昔日“穷秀才” 今日“最美人物”

2019-11-22 07:07刘焕江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唐河县日记攻坚

刘焕江

编者按:在各级扶贫干部的帮扶下,王万才丢掉思想包袱、放下酒瓶、拿起锄头,撸起袖子加油干,光荣脱贫。《唐河千帆过——王万才脱贫日记选》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公开发行,被评为“中原传媒好书”。2018年10月,河南省召开2018年度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暨先进事迹报告会,王万才荣获“河南省脱贫攻坚奋进奖”,以《感党恩 提信心 小康路上大步奔》为题做典型发言,并受到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的接见。

九月,沃野流金,大地飘香。记者来到有“中原粮仓”美誉的南阳,深入农业大县唐河采访一位因出版脱贫日记而成名的农民——王万才。

经过几天的接触和采访,聆听发生在王万才身上的故事,对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从安贫者到振奋者

“谁能相信,今天的我,与三年前颓废不堪的醉鬼老王竟是同一个人。短短三年,党的脱贫攻坚好政策改变了一个人,找到了一条路,富裕了一个家,让我真正实现了心里有劲、脱贫有路、脸上有光。”现年55岁的河南省唐河县城郊乡王庄村农民王万才动情地告诉记者。

王万才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穷辍学务农。王万才好读书,写一笔好字,酷爱对联、诗词、文章创作,时常在微博、微信中和网友交流创作,村民戲称其“王秀才”。

然而,女儿出嫁后,家里剩下三口人,妻子体弱多病,脑瘫智障的儿子久治不愈,啥也干不了,每天需要有人看护照料。全家靠6亩地为生,一年收入仅2000多元,家里穷得叮当响。王万才终日借酒消愁,是全村空酒瓶扔得最多的“空瓶户”,成了村里名副其实的“穷秀才”。

当时,他的网名就叫“老树西风”,微信签名是“老牛拉破车,一路向天涯”,真实地反映了他绝望无助、破罐子破摔的心态。那时,王万才最惬意的事儿,就是“躺在林中看蚂蚁上树”。

脱贫攻坚战伊始,经过民主评议等程序,2015年年底,王万才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2月,唐河县派驻村工作队进驻王庄村。

作为帮扶责任人,唐河县直工委副书记郭有霞来到王万才家。面对遍地空酒瓶的小院、凌乱的房间,郭有霞直言不讳:“老王啊,人很多时候就是活个精气神,只要你打起精神,再大的难事儿都不是事儿。今天,咱就先从收拾你的小家开始!”郭有霞说完,拿起扫帚开始打扫起来。

王万才满脸窘态,自觉“人要脸、树要皮”,让人家县城里来的一个女干部给自己打扫卫生,颜面何在?从那时开始,王万才像变了个人一样,干活有劲了!

从感动者到奋斗者

王万才在“看蚂蚁上树”的时候,亲历了扶贫干部日夜忙碌、挑灯夜战;年逾古稀的原村支书李喜才为“整村推进”逐户家访;驻村第一书记徐向涛连续四个多月没回洛阳老家看望父母,发出“王庄村不脱贫,我不结婚”的誓言;村民潘国营、李书强等年轻人开起网上淘宝店,把贫困户的红薯加价回收,网上销售,一年下来赚回了一辆宝马车,“红薯哥”转为“宝马哥”......

王万才坐不住了,“你不想动,政府推着你也得往脱贫路上走”。在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的谋划帮助下,2016年王万才租了6亩地种植地膜西瓜,在瓜地里套种了脱毒红薯,还种了6亩地膜春花生。经过精心管理,加上当年西瓜价格高,仅西瓜就卖了1.8万元,王万才尝到了甜头。他又申请了户增收项目,5000元补助款领到了手。

从此,王万才对种地的热情愈发高涨,没事就往地里跑。不觉中,他的酒瘾没了,满脑子是咋经营咋致富。随着健康扶贫、粮仓扶贫等惠民政策的扎堆儿出台,王万才觉得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2016年,经过算账,王万才全家纯收入达11800元。

2017年春节,王万才写了两副春联贴在自家门口,一副是“秋水半瓢邀月饮,春风十里荷锄归”,另一副是“和谐普世东风化雨,精准扶贫老树逢春”,来表达自己喜悦、感恩的心情。“老树”当然是王万才自己,只是,他的网名已从“老树西风”悄悄改成了“老树逢春”!

期间,唐河县长周天龙、县委副书记张富强到王庄村调研。和其他农户烫金对联不同,王万才家大门口已经晒得发黄、手书的对联引起了领导的关注。当听到王万才对脱贫攻坚的认识,并有意将自己的脱贫历程留下印记时,两位领导非常重视、充分肯定,吩咐随行的同志及时给予帮助。从那天起,王万才就更加留意扶贫工作中的点滴,遇到有意义有感悟的人和事赶紧记下来。

2017年,王万才种了10亩地膜春花生,土地收入加上各种补贴,再加上闲时务工收入,年人均纯收入达5800元,远超出了当年脱贫标准,王万才第一个主动要求脱贫。在他的带动下,王庄村又有十几户收入比较好、稳定达到脱贫条件的贫困户提出了脱贫申请。2017年12月,王万才领到了脱贫光荣证书。

2018年,王万才又流转了3亩地,一共种了15亩花生、西瓜、红薯。2018年11月,王万才又盘起了豆腐锅,制售传统豆腐。经过一年的打拼,年底一盘点,全家纯收入3万元,人均1万元。

2018年春节,王万才撰写两副春联贴在自家门口:一副是“疏竹几枝留月影,繁花满树报春晖”,横批是“东风浩荡”;一副是“浓墨芳菲扶贫大业千秋画,春潮澎湃追梦征程一路歌”,横批是“小康在望”。对联中的“繁花满树”,当然指的还是王万才自己。只是,他的网名已经从曾经的“老树逢春”,又悄悄改成了“老树繁花”!

从受益者到奉献者

怀着对精准扶贫的感恩之情,王万才陆续写下了几十篇脱贫日记在《南阳日报》上刊发,引起强烈社会反响。

截至2018年6月,王万才陆续写了35篇有价值的日记,中州古籍出版社将其编辑出版,编委会在序中写道:“《唐河千帆过——王万才脱贫日记选》虽文字粗浅,但质朴、情切,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是记载脱贫攻坚伟大成果的鲜活标本。我们将其脱贫日记进行汇编刊发,就是想以王万才的事迹为榜样,引导教育更多的贫困群众牢树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增强自主脱贫的坚定信心,通过辛勤的劳动实现致富梦想、创造美好生活。这也正是这本书的现实意义所在。”

党的十九大闭幕后,王万才经过反复思考,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其间,唐河县举办了多场“志智双扶”典型事迹报告会。作为脱贫代表,王万才每次都积极现身说法,让大家明白扶贫不是养懒汉,必须撸起袖子加油干,一为自己争气,二为政府争光。

2019年5月,王万才正式成为一名预备党员。为此,他在发表的《我的入党“初心”之初见》一文中写道:“入党了,身份变了,肩上的责任重了。过去,我因为脱贫与党结缘。今后,我还要在党的领导下,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继续绽放人生光彩,用切实的行动为党争光,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继续努力奋斗。”

2019年7月5日,王万才当选为唐河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王万才告诉大家,“党恩浩荡东风化雨,精准扶贫老树逢春。今天,老王脱胎换骨,犹如重生,成为最美人物。我虽然平凡,但我一样可以追求卓越!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在带动示范的实践中,我将继续探索、继续前行。‘一朝脱贫为劳模,终生奋斗不停步,这就是我的承诺!”

猜你喜欢
唐河县日记攻坚
唐河县关工委启动“爱心送考”公益活动
天上的星星亮晶晶
小小猪
微信和威信
攻坚脱贫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