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维管植物资源调查

2019-11-22 16:50查孝柱王德群李俊毛小明查光圣
安徽农业科学 2019年20期
关键词:资源调查

查孝柱 王德群 李俊 毛小明 查光圣

摘要 [目的]调查古井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维管植物的资源种类与分布特点。[方法]通过实地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整理与分析调查结果。[结果]古井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的药用维管植物278种。[结论]古井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维管植物资源丰富,应可持续利用野生中药资源和合理发展中药种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中药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古井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维管植物;资源调查

中图分类号 Q94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20-0186-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20.050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source Investigation of Medicinal Vascular Plant in Gujing Garde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ZHA Xiao zhu1,2,WANG De qun3,LI Jun4 et al (1.Anqing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llege,Anqing,Anhui 246632;2.Yuexi Guangsheng Camellia Oil Company,Anqing,Anhui 246630;3.School of Pharmacy, Anhu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fei,Anhui 230031;4.School of Pharmacy,Anhui Medical University,Hefei,Anhui 230032)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source types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inal vascular plants inGujing Garde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Method]On the spot investigation and sample coll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were performed, and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were sorted and analyzed.[Result]There were 278 kinds of medicinal vascular plants distributed in Gujing Garde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Conclusion]There are rich resources of medicinal vascular plant in Gujing Garde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It should make sustainable use of wild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and rationally develop Chinese medicine cultivation, adjust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Key words Gujing Garde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Medicinal vascular plant;Resource investigation

古井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过渡带,植被以常绿阔叶和北亚热带阔叶落叶林混交林为主要类型[1-2],植被的垂直变化也很明显[3-5]。前人对安徽大别山区的植物已经进行研究,如安徽省古井园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6]、岳西县药用单子叶植物[7]等,但是古井园自然保护区的药用维管植物及中药资源特点缺少详细调查分析。2007年10月、2017年10月和2018年3月,笔者根据调查的成果、相关调查资料及参考有关文献,对该保护区药用维管植物进行研究,旨在为调查古井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维管植物的资源种类与分布特点以及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合理发展中药种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调查情况加以分析总结,并对当地资源保护与利用提出建议。

1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古井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大别东南部,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姚河、主簿、巍岭3个乡境内,西北以姚家河为界,西南地势较高。保护区东界是岳西与潜山、舒城2个县的行政区界,分别与安徽潜山板仓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安徽舒城县万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毗连,西部以姚家河為界,海拔210~1 465 m。地理位置位于116°25′02″~116°33′23″E、30°56′43″~31°07′37″N,南北宽20.02 km,东西长13.25 km,低处210 m、最高峰丛毛尖1 465 m,相对高差1 255 m,总面积7 904.3 hm2。2000年始建为省级枯井园自然保护区;2014年晋升为国家级古井园自然保护区。

通过实地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整理与分析调查结果的研究方法,对古井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维管植物[8]进行调查。

2 药用维管植物资源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共发现278种药用维管植物,其中草本151种,占总量的54.32%;乔木53种,占总量的19.06%;藤本37种,灌木37种,均占总量的13.31%(表1)。说明药用维管植物中草本植物占相当大的比例,可能草本植物容易繁殖和采集以及古人当时的加工、炮制水平相一致,加工炮制方法简单,大多数只能简单的阴干、晒干。古井园自然保护区药用维管植物多以草本方式存在。古井园保护区药用维管植物主要分布在菊科、蔷薇科、唇形科、豆科、百合科、禾本科及天南星科,每个科的药用植物数量以及占总药用植物种类的比例见表2。高海拔处发现铁皮石斛,旁边伴生有苔藓、地衣、石韦等药用植物。

2.1 乔木 大别山五针松、多枝杜鹃、鹅掌楸、华东野核桃、厚朴、凹叶厚朴、刺槐、槐、合欢、皂荚、梅、光皮木瓜、石楠、棠梨、构树、桑、乌桕、重阳木、雪松、马尾松、柳杉、侧柏、龙柏、杜仲、泡桐、梧桐、法国梧桐、喜树、榔榆、榆树、朴树、无患子、臭椿、枫香树、丝棉木、白檀、黄檀、椴树、广玉兰、白玉兰、香樟、紫薇、垂柳、白杨、女贞、苦楝、盐肤木、毛竹、三角枫、麻栎、枫杨、银杏、板栗。乔木多是耐阴植物,因为除群落的第一层乔木生长良好外,在群落下层的乔木幼苗也生长茂盛;但在下层的幼苗一般叶子较绿,并且茎干木质化程度不高,而在阳光充分照射下幼苗木质化程度较高。

2.2 灌木 油茶、小果蔷薇、野蔷薇、月季花、绣线菊、红叶李、枇杷、山楂、紫荆、云实、十大功劳、南天竹、木半夏、野花椒、山栀子、栀子、六月雪、小叶女贞、桂花、金钟花、菝葜、卫矛、大叶黄杨、芫花、华山矾、青灰叶下珠、石榴、木槿、罗汉松、蚊母树、棕榈、万年青、金银忍冬、光叶海桐、山胡椒、柘树、枸杞。

2.3 藤本 何首乌、扶芳藤、南蛇藤、忍冬藤、木防己、络石藤、紫藤、五叶木通、蘡奥、乌蔹莓、鸡屎藤、茜草、东南茜草、丝瓜、绞股蓝、栝楼、杠板归、山药、野葛、萝藦、白英、马兜铃、管花马兜铃、绵毛马兜铃、海金沙、葎草、打碗花、牵牛、猕猴桃、华中五味子、金樱子、爬山虎、光叶菝葜、薯蓣、穿龙薯蓣、粉背薯蓣、黄独。

2.4 草本 苜蓿、鸡眼草、爵床、鸭跖草、锦灯笼、龙葵、地榆、茅莓、覆盆子、蛇莓、红花酢浆草、香蒲、牛膝、天名精、小蓟、蒙古苍耳、蒲公英、野艾蒿、鬼针草、野菊、旋覆花、墨旱莲、千里光、黄花蒿、毛茎马兰、鼠曲草、一年蓬、小飞蓬、加拿大一枝黄花、空心莲子草、抱茎苦荬菜、多头苦荬菜、紫花地丁、心叶堇菜、箭叶堇菜、野老鹳草、美洲商陆、木防己、凤尾草、白苏、夏枯草、白毛夏枯草、益母草、荔枝草、石见穿、石荠苧、光风轮、瘦风轮、紫苏、韩信草、葱兰、马蹄金、车前、青葙、野苋菜、美人蕉、垂盆草、藜、天葵、小毛茛、铁苋菜、蜜柑菜、叶下珠、泽漆、地绵、斑地绵、糯米团、野苎麻、雾水葛、马松子、沙参、桔梗、半边莲、田麻、莎草、荆三棱、明党参、野胡萝卜、芝麻、轮叶排草、萹蓄、荠菜、贯众、蕨、虎杖、东方香蒲、水烛香蒲、泽泻、慈姑、淡竹、薏苡、白茅、芦苇、小麦、糯稻、玉米、狗牙草、狼牙草、马唐、荩草、香附、孛荠、天南星、异叶天南星、云台天南星、滴水珠、虎掌、灯台莲、大薸、半夏、掌叶半夏、瑶落坪半夏、独角莲、石菖蒲、菖蒲、谷精草、灯芯草、直立百部、对叶百部、蔓生百部、百合、卷丹、黄精、多花黄精、玉竹、皖贝、七叶一枝花、麦冬、天门冬、知母、萱草、牛尾草、绵枣儿、葱莲、仙茅、石蒜、韭菜、小根蒜、大蒜、射干、鸢尾、姜、葱、天麻、石斛、铁皮石斛、细茎石斛、白及、凤尾兰、美人蕉、鸭趾草。

3 药用维管植物中药特点

3.1 常用中药资源[9] 古井园保护区药用维管植物资源丰富,其中属于常用中药的有葛根、桑叶、薄荷、辛夷、 苍耳子、生姜、葱白、地骨皮、青蒿、地面草、马齿苋、半边莲、千里光、野菊花、紫花地丁、蒲公英、贯众、金银花、椿皮、青葙子、夏枯草、栀子、知母、芦根、谷精草、鸭跖草、淡竹叶、竹叶、蚤休、土茯苓、射干、牵牛子、商陆、芫花、路路通、老鸛草、桑枝、木瓜、松节、防己、穿山龙、车前草、垂盆草、海金沙、泽泻、薏苡仁、玉米须、灯心草、萹蓄、木通、花椒、干姜、青木香、香附、薤白、艾叶、仙鹤草、茜草、荠菜、苎麻根、侧柏叶、槐花、地榆、小蓟、白茅根、蒲黄、白及、棕榈、炮姜、半夏、皂荚、旋覆花、桔梗、瓜蒌、苏子、马兜铃、桑白皮、白果、枇杷叶天南星、白附子、竹茹、竹沥、黄药子、百部、女贞子、墨旱莲、桑葚、枸杞子、南沙参、何首乌、杜仲、绞股蓝、山药、仙茅、韭菜子、麦冬、百合、石斛、玉竹、黄精、石榴皮、五味子、乌梅、浮小麦、糯稻根须、 樟脑、木槿皮、 大蒜等119种。

3.2 常用中药及其功效分类 调查中共有119种常用中药,占调查的药用维管植物的42.83%(表3),功效主要集中在清热药、止血药、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等方面。其中9种利水渗湿药都是在水边发现的,说明这9种植物有适应水的功能。该地区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所分布的植物为广布植物,因此,在调查的药用维管植物占常用中药的比例高。

3.3 药用维管植物药用部位分类 调查药用维管植物各药用部位发现(表4),木本植物主要集中在营养器官,草本植物主要集中在全草及地上部分。木本植物作为药用主要是生殖器官,而营养器官作为药用的大部分是根皮、树皮以及储藏根,说明药用部位是营养物质积累较丰富的部位。而草本植物作为药用的部位多为全草及地上部分,可能是草本植物比较矮小,不太容易分开各个器官,于是把整株作为药用。

4 中药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建议[10-12]

4.1 加强对药材的野生抚育,优选中药栽培品种 对野生的铁皮石斛、断血流、葛根、金银花等药用维管植物进行人工抚育,帮助其扩大繁殖及生长区域。在栽培中药品种上,大力发展药用维管植物如白及、石斛,限制天麻的发展规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4.2 加强产学研合作,大力发展利用中药资源 加强与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及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中药种质资源园区、产业发展园区及科研试验中心,走产学研用合作道路。

4.3 保护资源,禁止采挖 古井园自然保护区蕴藏着珍稀药用植物,但他们已不同程度地处于稀少和濒危状态,主要原因是由于生态环境破坏、人为过度采挖及自身繁殖和生长适应性弱而导致。因此,采取有效保护措施,确保物种多样性,是目前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中国植被[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0: 836-847.

[2] 《安徽植被》协作组.安徽植被[M].合肥: 安徽科技出版社,1981.

[3] 夏爱梅,聂乐群.安徽植被带的划分[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4,22(6):523-528.

[4] 《安徽植物志》协作组.安徽植物志:第 1 卷[M].合肥: 安徽科技出版社,1985.

[5] 《安徽植物志》协作组.安徽植物志:第 2-5 卷[M].北京: 中国展望出版社,1990

[6] 岳建兵.安徽省古井园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组成与特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7(5):462-468.

[7] 查孝柱,王德群,李俊,等.安徽岳西县药用单子叶植物资源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7):186-187,192.

[8] 王德群.药用植物生态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9] 黄兆胜.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10] 王德群,彭华胜,韩邦兴.安徽省中药资源优势和永续利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23(1):51-53.

[11] 王德群.种质资源在中药产业发展中的地位[C]//全国第5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南京: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天然药物资源专业委会员,2002:22-24.

[12] 方成武,刘守金,俞年军,等.六安市中药资源分析与产业化发展对策[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23(6):40-42.

猜你喜欢
资源调查
临沂市湿地资源调查与保护管理对策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抗污染植物资源及适应性调查
荆州市春色叶树种资源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