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分型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9-11-23 03:22吴美妹陈厚宏司徒桂花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28期
关键词:子宫瘢痕妊娠剖宫产术超声

吴美妹 陈厚宏 司徒桂花

【摘要】 目的 分析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分型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 并进行超声分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结果或保守治疗结果证实, 所有患者均分别给予经腹超声诊断方式、经阴道超声诊断方式以及经腹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方式, 分析比较三种检查方式的诊斷效果。结果 单独经腹超声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为66.67%(40/60), 单独经阴道超声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为83.33%(50/60), 经腹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为96.67%(58/60)。单独经阴道超声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单独经腹超声诊断方式,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单独经腹超声诊断方式、单独经阴道超声诊断方式,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给予超声检查时, 推荐经腹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方式, 以便于获得更加科学合理的诊断结果, 辅助疾病的治疗。

【关键词】 剖宫产术;子宫瘢痕妊娠;超声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8.024

子宫瘢痕妊娠指的是剖宫产术后患者的受精卵着床于子宫瘢痕部位, 早期病变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导致加大了疾病诊断的难度, 容易引发误诊、漏诊等情况, 且瘢痕部位具有丰富的血供, 周围肌层较为薄弱, 无法采取刮宫方式进行诊断, 容易引发大出血现象, 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1-3]。随着近些年来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进步, 超声诊断方式获得了临床上的广泛推广, 为了对其诊断效果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10日~2017年8月10日于本院就诊的6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 所有患者均符合子宫瘢痕妊娠的判定标准, 均经手术病理结果或保守治疗结果证实, 给予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尿HCG检查为阳性结果, 伴有剖宫产史, 以腹痛、阴道流血等作为主要的临床表现, 切口处于子宫下段。患者年龄最小20岁, 最大40岁, 平均年龄(29.36±3.55)岁;妊娠距离上次剖宫产的时间间隔1~6年, 平均妊娠距离上次剖宫产的时间间隔(3.12±0.96)年;停经时间38~65 d, 平均停经时间(50.23±4.93)d;孕囊型30例, 包块型22例, 宫腔型8例。

1. 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给予彩色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 3~4 MHz为经腹检查探头频率, 6~8 MHz为经阴道检查探头频率。经腹检查:膀胱充盈, 选择平躺位, 耻骨联合上方置入探头, 便于将子宫的情况充分显示出来, 给予多切面重复检查(横切面、纵切面、斜切面), 对孕囊着床的部位、边界、内部回声、形态大小等情况进行重点观察。经阴道检查:将无菌安全套置于阴式探头上, 采取膀胱截石体位, 于阴道内部放置探头, 对孕囊内部回声、周边血流信号、边界进行探查, 对孕囊着床部位与切口的关系进行明确, 并对膀胱肌层与孕囊之间的厚度进行检测, 明确孕囊着床部位与子宫峡部前壁瘢痕处的关系, 观察孕囊位于瘢痕处着床情况, 包括位置、大小、边界与血流等。

1. 3 观察指标 分析比较单独经腹超声诊断方式、单独经阴道超声诊断方式以及经腹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方式的检查诊断效果。

1. 4 判定标准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超声表现分为三种类型:单纯妊娠孕囊:子宫颈管、子宫腔内无孕囊, 剖宫产瘢痕处可见孕囊;混合回声包块型:子宫下段前壁瘢痕处见不均质的混合型回声包块;部分位于宫腔型:孕囊于子宫峡部前壁瘢痕处着床, 该处肌层薄弱, 孕囊着床处周围有较丰富血流信号[2, 3]。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单独经腹超声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为66.67%(40/60), 单独经阴道超声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为83.33%(50/60), 经腹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为96.67%(58/60)。单独经阴道超声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单独经腹超声诊断方式,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单独经腹超声诊断方式、单独经阴道超声诊断方式,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属于异位妊娠, 实际诊断时应对宫腔、孕囊、瘢痕处、团块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明确, 超声检查方式包括经阴道及经腹超声检查, 可对不同类型瘢痕妊娠进行检查, 对子宫腔内部、团块、孕囊、瘢痕处周边肌层等情况进行观察, 以诊断子宫瘢痕妊娠[4-7]。

分析该类疾病的类型包括单纯妊娠孕囊、混合回声包块型、部分位于宫腔型, 实际进行超声诊断具有较为相似的影像学特征, 回声不是十分均匀, 妊娠孕囊和肌层边缘的边界不够清晰, 滋养组织生长状态为非均质性, 具有丰富的血流, 利于受精卵的着床与发育[8-10]。本次研究结果得知, 单独经阴道超声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单独经腹超声诊断方式,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单独经腹超声诊断方式、单独经阴道超声诊断方式,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类型的瘢痕妊娠患者进行诊断得知, 经腹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方式对单纯妊娠、混合包块型、部分位于宫腔型的诊断准确率均明显更高, 进一步说明联合检查诊断价值显著。

总之, 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给予超声检查时, 推荐经腹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方式, 便于获得更加科学合理的诊断结果, 辅助疾病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段丽芬, 徐虹, 何萍, 等.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治的应用.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4, 25(4):260-262.

[2] 雷岩, 魏冉, 宋彬, 等. 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MRI及超声诊断对照分析.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7, 23(2):151-155.

[3] 刘洋洋, 刘会玲, 李义学, 等. 子宫瘢痕妊娠患者阴道超声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治价值分析. 山东医药, 2017, 57(34):90-92.

[4] 李源, 向阳, 万希润, 等. 包块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39例临床分析.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4, 49(1):10-13.

[5] 韦晓昱, 于晓兰. 停经7周以内的Ⅱ型和Ⅲ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两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比较.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7, 52(7):449-454.

[6] 高红莲, 蒋荷娟. 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断及选择性治疗中的应用. 海南医学, 2013, 24(2):215-217.

[7] 卫炜, 王红, 王建华.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分析.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4, 10(6):76-79.

[8] 张玉林. 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的超声诊断应用价值.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 37(3):335-336.

[9] 涂艳萍, 王丽敏, 黄苑铭, 等. 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分型的临床价值研究.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8, 34(4):339-341.

[10] 田晓薇.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基层医学论坛, 2018, 22(17):2383-2384.

[收稿日期:2018-11-14]

猜你喜欢
子宫瘢痕妊娠剖宫产术超声
治疗性早产267例临床分析
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临床分析
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癌的临床评估和处理
超声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胆囊改变的关系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宫腔镜联合腹部超声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分析
腹腔镜辅助吸宫术诊治Ⅰ型早期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分析
子宫动脉栓塞术和甲氨喋呤注射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分析
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瘢痕妊娠20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