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局部加氧治疗糖尿病足慢性创面疗效观察

2019-11-23 03:22陈全新陈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28期
关键词:糖尿病足疗效

陈全新 陈玉

【摘要】 目的 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 技术联合局部加氧治疗糖尿病足慢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46例糖尿病足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VSD技术联合局部加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创面溃疡面积和脓性分泌物情况。结果 治疗7 d后, 实验组患者溃疡面积(1.1±0.3)cm2明显小于对照组的(4.5±0.7)cm2, 无脓性分泌物率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9%,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糖尿病足患者慢性创面时加入VSD技术联合局部加氧, 能促进患者足慢性创面得到明显修复, 有效提高临床效果, 具有临床价值, 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局部加氧;糖尿病足;慢性创面;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8.027

据相关研究显示, 若糖尿病足患者的慢性创面并未得到规范治疗与尽早诊断, 会导致患者病情出现急速恶化, 最终可能会造成患者截肢, 故而尽早诊断患者病情以及优化患者诊疗方案, 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在《糖尿病足慢性创面处理指南》中指出, 可使用VSD技术进行治疗, 然而VSD有一定局限性, 其在治疗过程中会使得创面氧溶解度降低, 不利于控制创面内厌氧菌所引起的感染, 然而糖尿病足慢性创面常见一种并发症即是厌氧菌感染。故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使用VSD技术联合局部加氧治疗糖尿病足慢性创面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46例糖尿病足患者。纳入标准:①患者均满足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②患者均满足糖尿病足定义, 即患者因为末梢血管出现不同程度病变以及合并神经病变而造成患者出现下肢溃疡、感染现象, 或深部组织被破坏;③无其他内分泌系统疾病者;④无肾功能、肝功能、心功能不全者;⑤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内容,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其他原因造成的皮肤溃疡, 如放射性因素、化学物质因素、电流因素等;②溃疡处出现恶性病变;③血液疾病史者;④凝血功能出现异常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23例。按Wagner分级标准对两组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分级, 其中对照组Ⅰ级14例, Ⅱ级7例, Ⅲ级2例;实验组Ⅰ级16例, Ⅱ级5 例, Ⅲ级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使用药物对患者血糖进行控制, 尽早对患者创面进行清创, 并敞开死腔, 将坏死组织清除干净, 不残留任何引流死角。留下患者创面的分泌物, 并对创面分泌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以及细菌培养, 再依照检测结果为患者选择适用的敏感抗生素。与此同时, 再给予药物改善患者微循环, 促使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恢复。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VSD技术联合局部加氧治疗, 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 2. 1 VSD技术治疗 患者在止血和彻底清创之后, 采用一次性的负压引流护窗材料进行治疗, 依照患者创面的大小选择适合的护创型号, 再依照创面形状来对护创材料进行拼接或是修改, 并将其覆盖在患者溃疡创面, 在必要时可进行缝合固定[2]。若创面存在腔隙, 可使用护创材料进行填充, 填充面积≤创腔的1/2, 并放置多侧孔硬质硅胶管引流管, 并对创口周围的皮肤进行清洁, 再使用生物透明膜将整个创面进行覆盖, 不留下一点间隙, 但也不应过紧。采用“系膜法”对引流管进行严密封闭, 在确认封闭无漏气现象出现之后, 使用三通管连接中心负压, 并保持在-125 mm Hg(1 mm Hg=0.133 kPa)状态下实施吸引治疗。在手术后5~7 d内, 将VSD护创材料拆除, 并实施常规换药措施[3], 1周为1个疗程。若患者创面并无出现异常分泌物, 且内芽组织处于红润状态, 却并未填满整个创面, 再实施1个疗程, 直至整个创面被肉芽组织所填满。护理人员应每日观察患者有无出现出血征象、引流管是否处于通畅状态以及负压有无效果等。

1. 2. 2 局部加氧治疗 患者基于VSD技术治疗之上再将氧通过氧气调控器进行控制, 并将其传到患者创面内, 从负压源对面输入体积分数为100%的氧, 10 L/min, 促使氧气能够均匀地分布在护创材料中, 实施时间为50 min/次, 2次/d, 1个疗程为1周[4]。

1. 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创面溃疡面积及脓性分泌物情况。通过护理人员测量患者的创面面积, 使用透明方格纸画创面法, 采取Osiris和Adobe photoshop 7.0对创面面积进行计算。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溃疡面积对比 治疗前, 两组患者溃疡面积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 实验组患者溃疡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脓性分泌物情况对比 治疗前, 两组患者无脓性分泌物率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 实验组患者無脓性分泌物发生率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现阶段我国糖尿病患者就诊意识不高, 往往在来院就诊时已经为糖尿病晚期, 合并了较严重的并发症, 治疗效果差, 住院时间长, 其中大部分患者即是因为足部溃疡或坏疽来就诊, 此时足部创面往往较深, 血管神经及肌肉肌腱甚至骨骼破坏, 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 加重了患者本人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VSD技术是治疗急性和慢性伤口的方法。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创伤学的发展, VSD技术和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VSD技术作为治疗难治性伤口的新方法, 效果肯定, 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和欢迎, 这项技术可以减少病程, 减轻患者的痛苦, 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通过大量临床研究证实, VSD技术有效消除了患者伤口表面的细菌、坏死组织、脓液等, 有效减少了生长细菌, 降低了患者的细菌感染率[5]。VSD技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容易造成创面低氧环境, 为此在应用VSD技术治疗的同时可联合实施局部加氧治疗, 局部加氧治疗通过提高创面局部的氧分压, 促进创面浅表组织与氧结合, 显著提高组织再生能力, 促进胶原纤维形成, 加速毛细血管再生, 改善微循环, 同时抑制细菌生长, 特别是厌氧菌的生长, 减少创面感染几率。VSD技术联合局部加氧治疗为促进慢性创面愈合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思路。

综上所述, 在治疗糖尿病足患者慢性创面时加入VSD技术联合局部加氧, 能促进患者糖尿病足慢性创面得到明显修复, 有效提高临床效果, 具有临床价值, 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宋国勋, 许同龙, 施忠民, 等. 糖尿病足早期手术治疗进展.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5, 1(2):96-99.

[2] 闫波, 苏少飞, 田玉峰, 等. 糖尿病足下肢动脉血运重建的疗效观察. 宁夏医学, 2015, 3(37):264.

[3] 杨香菊, 何双涛, 史良凤, 等. 糖尿病足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中国综合临床, 2016, 32(2):127-130.

[4] 张崇义. 外科综合治疗糖尿病足52例分析. 医学信息, 2014, 7(27):514.

[5] 谷涌泉. 糖尿病足的治疗 .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5, 22(8):914-916.

[收稿日期:2019-01-30]

猜你喜欢
糖尿病足疗效
不同浓度土黄连液湿敷对糖尿病足疗效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糖尿病足如何调治
糖尿病足中西医结合护理及预防
太原市糖尿病足多学科诊疗联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