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不同联合治疗临床分析

2019-11-23 03:22张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28期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联合治疗胃溃疡

张红

【摘要】 目的 分析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不同联合治疗方案临床效果。方法 94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47例。研究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雷尼替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2/47), 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8%(3/47), 兩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 疗效确切, 建议推广。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胃溃疡;联合治疗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8.03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ifferent combined therapies for Helicobacter pylori-associated gastric ulcer. Methods   A total of 94 patients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associated gastric ulcer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47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research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abeprazole+clarithromycin+amoxicillin,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larithromycin+amoxicillin+ ranitidin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was 95.74% in the research group, and that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80.85%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4.26%(2/47) in the research group, and that was 6.38%(3/47)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Rabeprazole+clarithromycin+amoxicillin has affirmative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associated gastric ulcer. It is suggested to be promoted.

【Key words】 Helicobacter pylori; Gastric ulcer; Combined therapies

胃溃疡(gastric ulcer), 广义角度分析, 是指位于胃角、胃窦、贲门和裂孔疝等位置的溃疡, 属于消化性溃疡范畴[1]。胃溃疡是一种慢性疾病, 病因多, 病情复杂, 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现代医学研究认为,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起该病的关键病因之一[2]。本文作者为了探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治疗方案, 选择了94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进行分组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11月收诊的94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47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27例, 女20例;年龄24~67岁, 平均年龄(45.13±7.29)岁;病程最短19 d, 最长13年, 平均病程(5.96±2.35)年。研究组患者中, 男29例, 女18例;年龄21~65岁, 平均年龄(44.83±7.95)岁;病程最短17 d, 最长10年, 平均病程(6.03±2.36)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研究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 国药准字H20052317)+克拉霉素(上海雅培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33044)+阿莫西林(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制药总厂, 国药准字H44021518)治疗, 口服给药。雷贝拉唑, 10 mg/次, 2次/d;克拉霉素, 500 mg/次, 2次/d;阿莫西林, 1000 mg/次, 2次/d。对照组患者采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雷尼替丁(江西汇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6021340)治疗, 口服给药, 克拉霉素与阿莫西林的用法及用量与研究组相同, 雷尼替丁150 mg/次, 2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2周。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 3. 1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2周后, 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经胃镜复查显示, 幽门螺杆菌呈阴性, 原溃疡处黏膜得到修复, 或者遗留有白色瘢痕;②有效:用药后, 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经胃镜复查显示, 幽门螺杆菌指数显著下降, 黏膜表面仍可见≥1个溃疡面, 但相比治疗前, 显著减少;③无效:临床症状变化不大, 胃镜复查显示, 幽门螺杆菌呈阳性, 黏膜表面的溃疡无好转[3]。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1. 3. 2 統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包括恶心呕吐、纳差/乏力、腹泻。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中有

2例出现不良反应, 1例恶心呕吐, 1例腹泻,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2/47);对照组患者中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 2例恶心呕吐, 1例纳差/乏力,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8%(3/47);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胃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其发生与多方面因素均有关, 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及饮食、胃酸与胃蛋白酶、应激精神因素、遗传、胃运动异常等是常见的病因。临床上, 胃溃疡患者多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 多呈胀痛、隐痛、烧灼样痛、钝痛, 一般餐后1 h内出现疼痛症状, 1~2 h后慢慢缓解, 下次进餐后再次疼痛, 有的患者并无显著症状, 或者以穿孔、出血等为首发症状[4]。这些年有研究发现, 胃溃疡发生及发展中, 幽门螺杆菌感染占据着重要地位, 对此, 临床治疗胃溃疡, 多以抑制胃酸分泌、根除幽门螺杆菌为主要目标。

克拉霉素是一种红霉素的衍生物, 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具备酸稳定性, 有效清除幽门螺杆菌, 该药对胃酸稳定, 口服吸收良好[5]。阿莫西林也称安莫西林或安默西林, 属于半合成青霉素类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半衰期约为61.3 min, 酸性条件下, 相对稳定, 胃肠道吸收率高达90%, 具有杀菌强的特点, 且穿透细胞膜的能力较强, 口服后, 药物分子中含有的内酰胺基立即水解, 生成肽键, 迅速结合菌体中的转肽酶, 促使其失活, 菌体依靠转肽酶合成糖肽用于建造细胞壁的唯一途径被切断, 细菌细胞迅速转变为球形体, 破裂溶解, 由于细胞壁损失, 水份不断渗透, 菌体最终胀裂死亡[6]。雷尼替丁也称呋喃硝胺, 属于强效组胺H2受体拮抗剂, 可竞争性阻断组胺结合胃壁细胞上存在的H2受体, 不仅可抑制基础胃酸分泌, 而且可抑制因组胺、五肽胃泌素和食物刺激造成的胃酸分泌, 促使胃酶活性降低, 抑制胃蛋白酶分泌, 且不会影响胃泌素与性激素分泌。雷贝拉唑, 具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 且可抗幽门螺杆菌。相比雷尼替丁, 雷贝拉唑抑酸作用更持久、更强, 且较少出现不良反应[7]。本文通过研究显示,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2/47), 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8%(3/47),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联合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 疗效显著, 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祖建.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不同联合治疗方案效果观察. 基层医学论坛, 2019, 23(4):522-523.

[2] 钱程. 乳酸左氧氟沙星片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效果观察. 河南医学研究, 2017, 26(2):315-316.

[3] 王玉芹. 探究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溃疡(GU)的临床疗效及远期复发率. 当代医学, 2017, 23(22):138-139.

[4] 高淑娟, 高银虎, 许君望.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82例. 陕西医学杂志, 2017, 46(9):1284-1286.

[5] 邵海燕, 张瑜.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对比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8, 16(7):150-151.

[6] 肖嘉新, 江芸, 王大海.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的疗效比较.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 11(25):95-97.

[7] 黄锦浪.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采用雷贝拉唑治疗的临床观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5(12):116-117.

[收稿日期:2019-03-22]

猜你喜欢
幽门螺杆菌联合治疗胃溃疡
怎样治疗和护理胃溃疡?
吸烟对胃溃疡患者有什么危害
湖州地区651例糖尿病患者幽门螺杆菌耐药情况调查分析
“幽门螺杆菌”那些事儿
布地奈德联合华法林钠对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价值评析
胆总管结石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近期疗效
胃溃疡易演变成胃癌吗?
手术治疗胃溃疡90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