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9-11-23 03:22彭东鸿黄胜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28期

彭东鸿 黄胜芳

【摘要】 目的 探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82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1例。对照组给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7.56%(40/41)高于对照组的85.37%(35/4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5, P=0.048<0.05);治疗后, 两组患儿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 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6%(4/41),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2/4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9, P=0.396>0.05)。结论 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效果满意, 能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改善患儿免疫功能, 安全可靠, 值得推广。

【关键词】 醒脾养儿颗粒;双歧杆菌;消化不良性腹泻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8.033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Xingpi Yanger granule combined with bifidobacterium on dyspeptic diarrhea in children. Methods   A total of 82 children with dyspeptic diarrhea as study subjec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Xingpi Yanger granul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ifidobacterium.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clinical efficacy, immune function and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56%(40/41), which was higher than 85.37%(35/41)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3.905, P=0.048<0.05). After treatment, T lymphocyte subsets (CD4+, CD8+, CD4+/CD8+) in two groups were all improved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degre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6%(4/41), and 4.88%(2/41)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χ2=0.719, P=0.396>0.05). Conclusion   Xingpi Yanger Granule combined with bifidobacterium has satisfactory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dyspeptic diarrhea in children, and it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iciency, improve the immune function of children. This method is safe and reliable, and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Xingpi Yanger granule; Bifidobacterium; Dyspeptic diarrhea

消化不良性腹瀉是婴幼儿常见消化道疾病, 其发病多与消化不良和机体消化功能异常有关, 该病是造成小儿生长发育障碍及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治疗该病以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保护肠道黏膜、调整饮食结构为原则[1]。醒脾养儿颗粒可缓解患儿症状, 但单独使用效果欠佳, 复发率高[2], 双歧杆菌作为人体有益菌, 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失调作用。目前, 关于肠道黏膜保护剂联合肠道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研究较多, 但两药联合是否可改善腹泻患儿免疫功能尚不清楚, 为此本研特进行研究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1例。观察组男24例, 女17例;年龄1~9岁, 平均年龄(4.83±1.96)岁;病程3~32 d, 平均病程(17.52±6.49)d。对照组男21例, 女20例, 年龄1~8岁, 平均年龄(4.78±1.94)岁, 病程3~29 d, 平均病程(17.41±6.42)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①患儿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3]中关于消化不良性腹泻诊断标准;②患儿病程≤60 d;③无重要脏器功能障碍;④患儿监护人知情且同意;⑤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 2. 2 排除标准 ①伴精神疾病;②意识障碍;③存在严重细胞免疫功能缺陷;④合并恶性肿瘤或先天性胃肠畸形;⑤近期使用过抗生素治疗患儿。

1. 3 方法 两组患儿入科即刻调整饮食, 维持酸碱平衡,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1. 3. 1 对照组 采用醒脾养儿颗粒(贵州健兴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Z20025415, 规格:2 g/袋), 服用方法:年龄1~6岁患儿, 饭前温水冲服, 2袋/次;年龄>6岁患儿, 3~4袋/次, 2次/d, 持续治疗9 d。

1. 3. 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杭州远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S20060010, 规格:0.5g/片), 服用方法:年龄1~6岁患儿, 饭前温水送服, 1 g/次;年龄>6岁患儿, 1.5 g/次, 2次/d, 连续治疗3 d。

1. 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免疫力功能指标:于患儿治疗前、治疗后取其空腹外周静脉血3 ml, 离心处理(速率3000 r/min, 时间10 min)后,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 包括CD4+、CD8+、CD4+/CD8+。②记录比较患儿治疗期间腹胀、便秘、大便干结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③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痊愈:症状体征消失, 大便次数及性状正常;显效:大部分症状及体征消失, 大便次数<3次/d, 性状正常;有效: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有所好转;无效:与治疗前比较症状无变化, 或病情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儿痊愈21例、显效11例、有效8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7.56%(40/41);对照组患儿痊愈19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6例, 总有效率为85.37%(35/4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05, P=0.048<0.05)

2. 2 两组免疫功能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儿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儿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均较本组治疗前有所改善, 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出现1例腹胀、1例便秘、未见大便干结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2/41);观察组出现2例腹胀、1例便秘、1例大便干结, 发生率为9.76%(4/4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9, P=0.396)。

3 讨论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具有发病率高、治疗时间长、恢复慢等特点, 其发生率占全部小儿腹泻的39%以上[4]。由于婴幼儿机体尚未发育成熟, 一旦发生腹泻, 不仅会加重胃肠负担, 还会削弱机体对细菌和病毒的防御能力, 对其消化功能和生长发育均有不良影响, 需及时诊治[5]。

中医学将小儿消化不良性腹瀉归入“积滞”范畴, 中医学认为, 脾升清降浊动能失调为其病因, 健脾止血及清热调气为治疗之本[6]。醒脾养儿颗粒是由一点红、山栀茶、毛大丁草及蜘蛛香为主要成分的中药制剂, 具有醒脾开胃、固肠止泻、养血安神作用。宋清香等[7]研究指出, 醒脾养儿颗粒能促进胃蛋白酶及胃酸分泌, 通过修复受损肠黏膜提高其抵御有害细菌能力, 并通过调节肠道正常菌群使其恢复正常。消化不良性腹泻与胃肠功能紊乱互为因果, 腹泻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 而胃肠功能紊乱则会加重腹泻, 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消化不良性腹泻会导致胃肠功能失调, 胃肠功能失调又会加重腹泻, 两者形成恶性循环, 进一步加重胃肠黏膜损伤。应用微生态制剂可抑制肠道内病原菌, 改善患儿症状[8]。双歧杆菌成分包括乳杆菌、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 上述成分均是肠道主要益生菌, 经肠道吸收可与其黏膜结合后, 在肠道内形成生物屏障, 对于机体对糖、脂肪、维生素及蛋白质吸收和利用具有促进作用, 并能调节宿主菌群失调, 加快肠道菌群恢复, 改善肠道功能紊乱, 增强肠黏膜局部防御能力[9]。双歧杆菌能够补充人体正常生理性细菌, 并通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大量细胞因子和抗体, 从而抑制或拮抗多种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 对于恢复机体内生态平衡具有积极作用[10]。本研究结果提示,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提示联合用药疗效优于单独用药, 原因是联合用药可起到标本兼治作用, 一方面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另一方面强化症状改善效果, 两者协同, 疗效满意。

CD4+和CD8+均为T淋巴细胞亚群, 前者为辅助性T细胞(Th1), 后者为杀伤性T细胞(Th2), CD8+ T细胞亚群可抑制CD4+细胞功能, 当CD4+和CD4+/CD8+降低或低于正常水平, 提示机体免疫力降低, 感染风险较高。罗冬等[11]研究指出, 双歧杆菌能诱导Th1反应, 刺激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 调节体内Th1/Th2平衡, 使其恢复正常, 保证CD4+/CD8+比值正常。本研究结果提示, 观察组治疗后CD4+、CD8+、CD4+/CD8+改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双歧杆菌可改善患儿免疫功能。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联合用药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 临床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采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双歧杆菌效果满意, 能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改善免疫功能, 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丁洪汇.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消化不良重叠患者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8, 30(12):79-81.

[2] 張卓. 联合应用醒脾养儿颗粒和西药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效果分析. 当代医药论丛, 2015, 13(11):265-266.

[3] 胡亚美.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2133-2134.

[4] 张胤, 花仕德, 罗小钟. 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研究. 当代医学, 2017, 23(12):98-99.

[5] 程莉莉. 浅谈婴幼儿腹泻的护理. 中外医学研究, 2010, 8(19):117.

[6] 张旭, 张声生. 张声生从升清降浊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 辽宁中医杂志, 2017, 44(3):476-479.

[7] 宋清香, 刘德香, 聊菲. 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疗效及对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中国妇幼保健, 2018, 33(20):113-116.

[8] 王继伟, 王新颖. 营养支持对肠道菌群与肠黏膜免疫的影响.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7, 24(5):310-313.

[9] 梅长红, 吕珂, 孙莉莉, 等. 益生菌对幽门螺杆菌根除后肠道微生物群分布的影响.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8, 30(8):943-946.

[10] 董俊红.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分析.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5, 20(3):231-232.

[11] 罗冬, 周定明, 江明万.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免疫功能及Fas/FasL表达的影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7, 17(13):140-142, 177.

[收稿日期:2019-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