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药房处方调剂中药师干预对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

2019-11-23 03:22廖思晓莫燕燕王钦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28期
关键词:抗菌药物

廖思晓 莫燕燕 王钦波

【摘要】 目的 分析藥房处方调剂中药师干预对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本院药房抗菌药物处方300份为未干预组, 另选取2018年1~12月本院药房抗菌药物处方300份作为干预组。未干预组处方调剂中不进行药师干预, 干预组处方调剂中进行药师干预。比较两组抗菌药物联用情况及合理应用情况。结果 未干预组抗菌药物单用158份(52.67%), 二联110份(36.67%), 三联及以上32份(10.67%), 干预组抗菌药物单用184份(61.33%), 二联100份(33.33%), 三联及以上16份(5.33%);干预组抗菌药物联用情况优于未干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干预组抗菌药物应用合理178份(59.33%), 比较合理40份(13.33%), 不合理62份(20.67%), 干预组抗菌药物应用合理244份(81.33%), 比较合理38份(12.67%), 不合理18份(6.00%);干预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优于未干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房处方调剂中应用药师干预, 可显著改善抗菌药物联用及合理应用情况, 且对于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保障其身体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药房处方调剂;抗菌药物;药师干预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8.055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pharmacist intervent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antibacterial agents in pharmacy prescription dispensing. Methods   300 antimicrobial prescriptions in our pharmacy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non-intervention group, and 300 antimicrobial prescriptions in our pharmacy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intervention group. Non-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no pharmacist intervention in the prescription dispensing, and 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pharmacist intervention. The combined use and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In the non-intervention group, 158 prescriptions (52.67%) for antibiotics alone, 110 prescriptions (36.67%) in duplex, 32 prescriptions (10.67%) in triple or above. In intervention group, 184 prescriptions (61.33%) for antibiotics alone, 100 prescriptions (33.33%) in duplex and 16 prescriptions (5.33%) in triple or above. The combined use of antibiotics in interven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non-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In non-intervention group, 178 prescriptions (59.33%) were rational in antimicrobial use, 40 prescriptions (13.33%) were reasonable and 62 prescriptions (20.67%) were unreasonable. In intervention group, 244 prescriptions (81.33%) were rational in antimicrobial use, 38 prescriptions (12.67%) were reasonable and 18 prescriptions (6.00%) were unreasonable.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in interven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non-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harmacist intervention in pharmacy prescription dispensin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ombined use and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and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patients and ensuring their health.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Pharmacy prescription dispensing; Antibacterial agents; Pharmacists intervention

作为为人们提供特殊服务的重要场所, 医院的服务质量对患者的身心健康起着直接影响。而患者接受临床治疗的过程中, 药房处方调剂更是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存在重要影响[1]。近几年, 由于临床上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现象频频发生, 再加上其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 如果发生滥用的情况, 不仅会对患者的机体产生损伤, 同时还会逐渐增强细菌耐药性。因此目前药房处方调剂的重点在于科学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而药师干预对于合理调整和使用抗菌药物具有积极意义[2]。本文即对药房处方调剂中抗菌药物应用的药师干预方式进行了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2月本院药房抗菌药物处方300份为未干预组, 另选取2018年1~12月本院药房抗菌药物处方300份作为干预组。

1. 2 方法 未干预组处方调剂中不进行药师干预, 干预组处方调剂中进行药师干预, 干预方法参照《处方管理办法》[3]中的相关规定, 结合药房实际情况, 遵循规章制度, 指导医护人员严格执行药师干预, 具体方法为:①在接收处方后, 药师需秉持认真严谨的态度, 对药物搭配情况、处方药物剂量等进行严格审核, 以防由于药物搭配不当而导致患者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同时注意对药房配药间相符性进行认真审查, 以防发生用药重复的情况。注意按照“行动不便两周量, 急三慢七”的规定, 在处方调配完成后, 进行反复确认和核对, 然后发放给患者, 从而有效确保其用药的合理性;②严格核定处方开具的医生、科室、患者相关资料、药品性状、药物用法用量等, 一旦发现不合理之处则需及时确认和核对, 且要对报告单、病例资料等进行仔细检查, 并与主治医生以及上一级药师共同协商解决问题。如果处方调配存在严重失误, 则需立即停止处方调配, 并向开具处方的医师以及患者进行协商和解释。另外药房还需建立相应的惩处制度, 针对处方中存在错误的情况需及时予以通报批评, 并对处方医生加以批评。

1. 3 观察指标 两组抗菌药物联用情况及合理应用情况。采用本院自制表格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结果、治疗药物、用药频率、剂量、疗效等进行记录, 根据《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通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的相关标准[4]对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进行判断。治疗性用药方面判定标准:若患者出现感染症状, 则说明其未遵循药动学原理用药;未进行药敏试验用药;药物疗程不符合规定标准;药物选择不正确;药物剂量过大等[5]。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等级資料采用铁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抗菌药物联用情况比较 未干预组抗菌药物单用158份(52.67%), 二联110份(36.67%), 三联及以上32份(10.67%), 干预组抗菌药物单用184份(61.33%), 二联100份(33.33%), 三联及以上16份(5.33%);干预组抗菌药物联用情况优于未干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比较 未干预组抗菌药物应用合理178份(59.33%), 比较合理40份(13.33%), 不合理62份(20.67%), 干预组抗菌药物应用合理244份(81.33%), 比较合理38份(12.67%), 不合理18份(6.00%);干预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优于未干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抗菌药物是临床常用的一类药物, 主要用于防治细菌感染性疾病, 但目前在抗菌药物的使用上我国普遍存在滥用现象, 可引起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导致疗效变差, 同时还会导致人类资源的严重浪费, 且还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有研究指出[6], 我国学龄前儿童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造成耳聋的数量高达30万人次, 占全聋哑儿童的30%~40%。此外, 还会导致过敏反应和二重感染的发生几率增加。因此, 促进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规范化、合理化, 减少耐药菌株产生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是目前医疗机构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药房处方调剂中,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用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7]:①处方药物的用量、用法不合理;②抗菌药物联用缺乏必要相关性;③药物疗程过长;④处方用药时机不当;⑤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等。近年来, 较多文献指出[8], 临床药师干预能促使临床抗生素的使用更加规范、合理。临床药师是临床用药的参与者, 有较好的药理学、药动学知识, 参与药物不良反应及疗效的评价, 其对临床用药各环节进行药学监督, 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显著提升, 有效抑制了抗菌药物滥用的现象,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医院必须加强管理力度, 监控药房处方调剂中抗菌药物的应用, 药师需对处方调剂的专业知识不断进行学习和培训, 以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调剂能力, 这样才能及时准确的判断出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情况, 从而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合理性、有效性, 进而提升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9, 10]。

综上所述, 药房处方调剂中应用抗菌药物时, 经药师干预可显著改善其联用以及合理应用情况, 且对于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保障其身体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盛垚, 冯华, 李景云. 临床药师干预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后的效果分析.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7, 37(6):865-868.

[2] 周学俊. 药师干预抗菌药物在药房处方调剂中的作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 17(30):207-208.

[3] 刘晶. 药房处方调剂过程中药师干预抗菌药物前后的变化探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 17(84):232.

[4] 郑顺富. 药师干预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中国药师, 2012, 15(2):250-251.

[5] 翟丽杰, 朱大胜, 付秀娟. 我院开展门诊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工作实践.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3, 13(9):1242-1244.

[6] 吴君, 章超, 胡春霞, 等. 某院门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药师干预效果的分析. 抗感染药学, 2015, 12(5):658-660.

[7] 杨亚蕾, 应冉冉, 李春晓. 药师干预药房处方调剂对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的影响. 中国民康医学, 2018, 30(4): 96-97.

[8] 张建霞, 戴作波. 药房处方调剂过程中药师干预抗菌药物的作用. 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32):172-174.

[9] 陈归荣, 陈丽思. 分析药房处方调剂过程中药师干预抗菌药物的作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 12(23):223-224.

[10] 娄浩. 浅析药师干预抗菌药物在药房处方调剂中的作用.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17(6):38-39.

[收稿日期:2019-03-04]

猜你喜欢
抗菌药物
我院开展“合理用药月”活动对用药监管的成效分析
某院2015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及合理用药评价
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分析
微量激素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抗菌药物组合轮用策略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治疗效果的研究
我国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中应关注的一些问题
我国近10年来主要致病菌“ESKAPE”的检出率及耐药率的变化
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成效分析
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