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对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影响分析

2019-11-23 03:22高海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28期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心血管疾病舒适护理

高海英

【摘要】 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对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影响。方法 110例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 观察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急促发生率为5.5%(3/55), 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6%(2/55), 猝死发生率为0, 均低于对照组的18.2%(10/55)、25.5%(14/55)、7.3%(4/5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 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 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舒适护理;心血管疾病;重症监护室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8.071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在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同时, 也使人们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不断增大, 导致很多人的生活结构和饮食习惯不规律, 进而提高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近些年来, 本院接收的心血管重症疾病患者数量越来越多, 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治疗和处理可能导致其他严重的并发症产生, 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对于心血管患者来说, 最为重要的一个科室为重症监护室, 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会集中到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一旦医护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或者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护理, 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后果。为了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给患者带来更加舒适的护理服务, 作者将舒适护理融入到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具体的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3例, 女22例;年龄52~70岁, 平均年龄(63.4±3.8)岁。观察组患者中男31例, 女24例;年龄54~69岁, 平均年龄(64.8±4.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1. 2. 1 对照组 患者实施传统护理, 主要内容如下。

1. 2. 1. 1 病情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每间隔1~2 h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查和记录, 按时为患者提供服用的药物和输液, 若患者出现不适或者生命体征出现异常, 则需要立即告知主治医生, 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以免病情的恶化。

1. 2. 1. 2 心理护理 由于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长期住院治疗, 可能产生一定的抗拒、焦虑以及抑郁的负面心理。为了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需要采取专业的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疏导, 比如转移注意力、播放轻松的音乐等, 引导患者以一个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治疗。

1. 2. 1. 3 病情宣教 当心血管患者入院时, 护理人员需要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 为患者和家属补充有关心血管和重症监护室的知识理论, 具体讲解治疗方法和药物服用情况, 叮嘱患者家属在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 2. 2 观察组 患者实施舒适护理, 主要护理措施如下。

1. 2. 2. 1 心理干预由于重症监护室患者长期受到病痛的折磨, 很容易產生恐惧、焦虑甚至抑郁的消极情绪,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经常与患者进行沟通, 耐心倾听患者的需求, 安抚患者的负面情绪, 引导患者树立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1]。

1. 2. 2. 2 疼痛护理 若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出现疼痛的情况, 护理人员首先需要安抚患者的情绪, 根据主治医师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镇痛方式, 首要选择的是非药物镇痛的方法, 可以通过转移患者注意力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如果镇痛效果不明显, 则采取药物镇痛的方法[2]。

1. 2. 2. 3 日常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每天定时为患者的病房进行清洁处理, 根据患者的需求调节好病房内的温度和湿度, 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氛围, 并且保证病房内的通风, 让患者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与此同时, 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制定专门的饮食计划, 为患者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3]。

1. 3 观察指标 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包括呼吸急促、心律失常以及猝死等。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急促、心律失常、猝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很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紧张甚至抑郁的负面心理, 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因此为了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需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舒适护理干预[4, 5]。所谓舒适, 就是尽可能贴合患者需求, 减少患者的疼痛, 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 通过舒适护理能够让患者的生理、心理得到一定的慰藉, 同时促进患者心血管疾病治疗效果的提升, 降低呕吐、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让患者拥有一个舒适的治疗体验[6]。通过本次的研究发现, 患者如果长期处于一种不舒适的状态中, 就会产生负面的情绪, 进而抑制治疗方法作用的发挥, 因此, 需要采用舒适护理的方式来使患者的心情放松, 引导患者以积极的心理状态面对治疗[7]。与此同时, 心血管疾病是一个变化快速的疾病, 容易在治疗的过程中产生很多突发疾病, 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需要将对实施舒适护理的医护人员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 叮嘱他们必须遵循医院的规章制度, 严格按照护理操作规范来进行护理服务, 尽可能减少外界因素对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影响, 减少各种可能对心血管患者的心理以及生理产生干扰的原因,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急促发生率为5.5%(3/55), 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6%(2/55), 猝死发生率为0;对照组组患者的呼吸急促发生率为18.2%(10/55), 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5.5%(14/55), 猝死发生率为7.3%(4/55)。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急促、心律失常、猝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 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 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东华. 延续护理模式对心血管介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基层医学论坛, 2019, 23(3):345-346.

[2] 纪巍. 优质护理对提高心血管内科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临床效果观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A1):293-294.

[3] 宫丽丽. 循证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患者压疮预防与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99):263, 266.

[4] 陈娟.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 6(34):154.

[5] 张晓焱, 贾璟楠, 曹艳茹, 等. 护理风险管理结合个性化护理在心血管介入导管室患者中的应用. 齐鲁护理杂志, 2018, 24(22):22-24.

[6] 王妍, 杜双双.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探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 6(31):120.

[7] 林云, 周锦华. 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院感发生原因及防控工作思考研究. 黑龙江医学, 2018, 42(9):905-907.

[收稿日期:2019-04-15]

猜你喜欢
重症监护室心血管疾病舒适护理
集束化干预措施在预防ICU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重症监护室的实习带教体会
舒适护理在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用于肺癌患者护理的观察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