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性

2019-11-23 13:45肖建国李卫红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综合素质小学教育重要性

肖建国 李卫红

[摘 要] 小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黄金阶段,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能力在小学也是最强的,所以近年来,众多小学加强了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尽量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掌握一门体育和艺术方面的特长。这有利于学生在小学时期人格的养成,以及对综合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 小学教育;学生;综合素质;重要性

传统的教育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只是一味地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疏忽了对学生兴趣特长的培养,由此导致大部分学生缺乏特殊性和个性色彩,到头来只是会读书罢了。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阶段,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近些年受到教育界高度的重视。

一、综合素质的概念

综合素质即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要指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思想道德素养、个性特长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综合起来的能力。传统的教育看重学生的学习知识的能力,所以学生课业压力大,学习丧失积极性,易产生叛逆心理。以前的教育老师和家长很容易为学习不好的学生打上“坏孩子”的标签,评价孩子的好坏更多看的是学生的成绩,这样的分类标准是不对的。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近年来,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它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以及身心健康的教育格外注重。

二、小学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以及敏捷的思维,他们很喜欢尝试新鲜的事物,对一切都抱有好奇心,小学正是他们寻找并培养兴趣爱好的最佳时期。小学生一般会对问题刨根问底,乐于提问,家长和老师只要加以引导并细心回答他们提出的疑问,便可以教给他们一些道理,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犹如海绵吸水般,汲取各种知识,很容易吸收这些知识,更容易培养正确的三观,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由此可见,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阶段中具有基础性的关键作用,只有基础打好了,接下来对心理健康、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兴趣爱好的养成都会有基础性的作用。我国小学教育主要采用的就是综合学科教学,不仅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使他们做到有方法地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不容忽视的,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可以使学习更加有效率,同时,综合学科教育还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进行启蒙教育,思想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不容忽视,它为学生未来综合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创新能力的形成

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后天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必须从小培养,并且要加以引导。小学生属于“潛力股”,在一开始并不能看出哪个学生有何过人的能力,但在长期的交往后,可以很轻易地发现每个学生的区别,这个时期的学生可塑性很强,老师和家长只要细心地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并且耐心地引导,给他们更多自己动脑的机会,在日常生活中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他们就会有更好的发展。比如,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师可以更多地采用启发式教学,而不是传授式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自主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鼓励他们尝试各种新鲜的事物,对生活时刻怀有热情以及保持积极的心态,同时,帮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主学习,时刻保持思维的活跃,多采用提问的方式,活跃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小学阶段就养成爱思考的习惯,这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以及今后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有利于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思想道德品质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家长不能对孩子还有溺爱的心理,一旦发现孩子的某些行为习惯出格,或者有错误的苗头,家长一定要严厉地指出并且督促孩子改进。

(四)有利于心理健康素质的养成以及人格的完善

心理健康素质是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是健全人格建立的重要方面。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将会提高他的自信心,更利于促进人格的完善。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而三观一旦养成就很难更改,所以在这个阶段要着重关注,教师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关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更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有利于学生智力的提升

小学教育是属于启蒙教育,教师要多利用提问和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思考,最大程度地开发脑力,提升学生的智力。在提升智力的同时,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就会在日后的学习中游刃有余。智力能力的提升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面上的,有丰富的知识才能有独立思考的素材,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课程设有很多综合性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课程,因而教师要推动学生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增长见闻,提升自己的智力能力。

三、“1+1”素质教育工程的实施

(一)“1+1”素质教育工程实施步骤

“1+1”素质教育工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宣传阶段、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首先在宣传阶段,各师生将该工程介绍给家长,帮助家长了解并推动“1+1”素质教育工程,同时,学校要多次召开讲座,将新型的教育观念介绍给家长,使家长鼓励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且通过讲座让家长改变成绩第一的观念;其次,在准备阶段,学校统计老师们的特长,并将他们分组,可分为艺术类和体育类,艺术类涉及唱歌、竖笛、琵琶、绘画等艺术活动,而体育包括田径、跳远、跳高等体育活动,每一个老师带不同的内容,尽量做到可以照顾到所有的学生,同时,要收集学生的兴趣爱好,将他们分为不同的兴趣班,鼓励他们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事;最后,在实施阶段,校领导要接受学生和家长提的意见,因为在实施的初期一定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所以对意见的采纳就尤为重要。学校要对接受的意见进行筛选,并通过讨论,将“1+1”素质教育工程变得更加完善,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1+1”素质教育工程的保障措施

1.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校领导和老师要先从旧观念中走出来,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认识到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2.加强领导,明确责任。“1+1”素质教育工程要设有组长和副组长监督该工程的实施,同时,各位老师要尽职尽责地教学生,激发学生对该特长的兴趣和积极性。

3.培训提高,强化师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是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在此前提下,老师们要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

4.加大力度,督导检查。在“1+1”素质教育工程实施的过程中,组长和副组长要监督老师是否认真完成工作。

小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阶段,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并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尽量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掌握一门体育和艺术方面的特长,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活动,丰富校园生活。

责任编辑 王 慧

猜你喜欢
综合素质小学教育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