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失效的原因及对策

2019-11-23 13:45蔡文凯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中等职业学校对策

蔡文凯

[摘 要]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对德育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由于受诸多矛盾的困扰出现了失效现象,使其德育工作主阵地作用的发挥大大减弱。因此,探究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失效的原因,找到切实有效的对策,对于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原因;对策

思想政治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在教学中普遍出现了教师难教、学生厌学、课堂教学效果失效的现象,思想政治课的应有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质量,充分发挥其德育主阵地的作用,是中等职业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全面分析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失效的原因,探索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失效的原因

根据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效果实效性不强的问题,立足实际,通过深入探究课堂教学的失效现象,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传统的教育理念,制约了学生个性发展

教育理念引领着教育实践。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下,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实施硬性灌输,形成了教师在课堂中的绝对主导地位,极大地制约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抑制了主体地位的发挥。然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及个性发展缺乏客观的认知,不能科学地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这必然难以达到德育教育的真正目的,甚至制约了学生个性的良好发展,缺乏针对性的德育教育就会陷入困境。这致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缺乏兴趣,学习的主动性不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顾对学生进行理论灌输,缺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对话交流形式。新课程理念背景下的中等職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让学生成为独立的个体,引导他们善于学习新知识,发现新思路,探究新方法,并且有相应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成为合格的技术人才奠定全面基础。

(二)落后的教学内容,脱离了现实需要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内容要适应时代发展。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我们的教学内容也要与时俱进。如果理论与实际相脱离,那么,学生接受的就只能是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难以成为行动的指南。如果老师在授课中照本宣科,老生常谈,内容空洞,套话连篇,就会脱离社会生活实际。一味地说教,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重“知识”、轻“实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厌恶情绪,出现逆反心理。思想政治课的独特育人功能便不能有效地发挥出来。

(三)职校学生素质普遍偏低,出现了认知偏差

中职学生大多数是中考后未录取普通高中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基础较差,没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存在着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和自制力。相当一部分学生法制、纪律观念淡薄,对家庭、集体和社会缺乏责任感。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低下,自控能力较差,情绪不稳定,甚至自暴自弃。中职教育是就业教育,不是升学教育。在当今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受某些不良舆论的影响,有些学生潜意识里认为思想政治课没多大用处,以为在中职学校只要学好技能,将来走出校门靠技术谋生,忽略了政治思想教育对学生自身成长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的教育目标难以实现,德育工作受到阻碍。

二、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失效的抑制对策

在新形势下,努力消除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的失效现象显得尤为重要,必须积极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进一步加强与改进青少年的道德素质,搞好思想政治课教学,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一)更新教育观念,突显学生主体地位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更新教育观念必须以学生为本。打破“教师中心论”,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包办一切。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这是不能错位的。以学生为中心,就要把握学生思想状况,突出学生个性发展。任何教育活动如果没有受教育者主体的积极发挥,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教师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让学生个性和独立人格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育学生不要迷信书本,不能膜拜权威,做善于独立思考而又勇于创新的开拓者。

(二)丰富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相结合

思想政治课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必须改变传统德育内容的陈腐落后的面貌。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优化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第一,教学要贴近社会实际。教师要深入到社会实践中去,教学内容不能仅限于德育的“光明面教育”,还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社会阴暗面”,客观分析社会生活实际中存在的不良现象,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第二,教学要走进学生心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真正关心的问题,多与学生探讨社会热点、青少年成长等问题。让思想政治课堂变得有温暖、有温度,不再是忽视学生心灵的冷冰冰的说教,而是富有灵性的教育,从而把学生培养成心灵纯洁高尚的人。第三,重视人性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教师还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避免德育内容的“成人化”,引导学生正视生活中的丑恶现象,回归对人性的正确认知,对社会的客观认识,让学生走出课堂后不至于产生社会“令人窒息”的感受。第四,要变革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从繁重的工作中走出教育教学的误区,在老办法、蛮办法不奏效的新时代,要开创新思路,运用新方法,尽量采用网络化和多媒体教育,增强课程的感染力、科学性和可信度。

(三)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增强教书育人本领

首先,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要从理想信念、人格魅力等方面加强个人修养,能够做到倾心育人、无私奉献,把教书育人视为天职。做到知行合一,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言传身教,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学生,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其次,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要求,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自觉提升自身素质,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必须具备真学识,且能学以致用,练就一身真本领,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再次,提高科研水平。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极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加强科研。不仅要熟悉本学科研究的现状、研究的前沿和研究中的空白及出现的问题,而且还要做一个杂家,对相关学科都要有所涉猎,保证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是提升学生思想境界、塑造学生健全人格、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的重要途径。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实效,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当务之急。面对思想政治课出现的失效现象,我们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方法,通过有效的手段抑制当前的失效现象,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从而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福州.也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0).

[2]陈克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探析[J].理论界,2006,(11).

[3]孙力.提高职业学校政治课教学效果的几点做法[J].教学研究,2012,(5).

[4]李宏昌,杨秀莲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师生互动问题的思考教育探索[J]. 教育探索,2011,(8).

责任编辑 邓 振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课中等职业学校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平面设计课教学模式优化探究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培育学生职业精神的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