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特征

2019-11-23 11:45张洋
理论观察 2019年9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新时代

张洋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論特征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09 — 0008 — 03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引领党和人民开创新事业、扬帆新征程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思想向国家思想、具体性向普遍性的转化。在波谲云诡的国内外复杂环境的洪流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攥紧党和人民事业的方向盘,保证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浪打不迷航,风吹不转向,承载着“中国梦”驶入历史新阶段,回答了如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历史和现实问题,更带着创新的高度、实践的效度、民生的温度为马克思主义传宗接代,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依据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史方位的清醒判断〔1〕。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焕发生机,成为中国特色,并大步迈入新时代,是有其主客观原因的。一方面,中国历代领导集体,始终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作为我国改革和建设的指导方针,探究从未停止过,信心从未泯灭过。另一方面,在错综复杂、充满不定性因素的国际国内环境中长存并取得一定成就,善于自我剖析,敢于纠正错误,是保持我们党鲜明品格永不变质的关键所在。正是因为这一高度清醒的政治认识,世界社会主义历经五百年经久不衰,实现了从理想到现实。

(二)当今世界经历新变局

习总书记站在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在把握国内外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以和平与发展为大背景的当今世界正在面临百年变局。一是,各个国家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着新一轮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产业和科技革命,但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都充满不可控性。二是,当今世界经济处于动能转换期,部分国家将世界经济发展到达瓶颈期这一阶段错误的归咎于经济全球化的弊端,从而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导致全球责任真空,破坏经济复苏与繁荣。三是,当前各国综合实力此消彼长,新的“游戏规则”正在变革中由多双不同颜色的“手”制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综合实力增强,在新兴产业创新方面和旧产业转型方面都取得了不容小觑之建树。在西方发达国家面临着领导阶层与贫苦大众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陷入了无限焦虑的境况下,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探索全球治理体系之”药方”,提出了“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具有理论张力同时具有切实可行性的新时代“中国智慧”,使中国成为世界各国跨越深水实现交融的“桥梁”。

(三)党面临新考验

虽然当前我国取得了一系列令世界各国鼓掌称赞的成果,但是我们党执政面临的外部条件仍然是庞杂的,抵御诱惑的能力仍不足,影响党先进性纯洁性的因素仍存在。党作为人民意志的坚定执行者必须增强辩证的思维能力,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2〕。习总书记鉴往知来明确指出“四大考验”这一深水区以及“四大危险”这些硬骨头仍是我们当前闯关夺隘阶段的拦路虎,在这一科学概括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报告又从具体方面分析了我们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民生层面,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速已超过我国经济增速,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当前分配不公的问题还是很醒目的。政治层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仍然存在欠缺,“党的建设”这一国家发展繁荣的“命门”还存在短板。经济层面,经济发展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发展中的不均衡的问题依旧突出,线上交易的繁荣发展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冲击。文化层面,开创性和自主性思维缺乏。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以及自身存在的缺陷,我们党务必时刻保持“马不卸鞍,人不卸甲”的警觉状态,注意“黑天鹅”事件引起的连锁负面反应,也要重视“灰犀牛”事件触发社会深层次问题。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根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门认识人的本质、研究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不仅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强调了个体现实的社会性,突出了塑造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性,而且在其所撰写《资本论》中也充分贯彻了为全人类的自由解放而拼搏的精神,从这方面看,与新时代党和国家指导思想中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价值本质不谋而合。习总书记用新思想体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立场,立足于对人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享有者这一科学真理认识,为党的工作划定基本底线,让人民群众审判党的各项工作〔3〕。现阶段,习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价值底色,结合基本国情、传统文化,契合中国思维方式,创立了具有广泛引领作用的新时代新思想。这一思想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意义,又向世界彰显了“中国方略”和“东方智慧”。

这一思想从本质上讲就是站在千年伟人马克思的肩膀上,对其理论进行透彻解读以及全新阐释,进而在新时代构筑起理论与实践的“同心圆”,为中国实践提供思想和方法论资源。这一思想发生于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局限于中国传统文明的样板,不直接模仿马克思、恩克斯等马克思主义思想家设想的体式。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树干”

如何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著作”写的既深入浅出又气势长虹需要大智慧,是新一代党和人民不容推卸的历史使命。在撰写这篇“著作”的进程中,一代代国家领导人谱写出了精美的“篇章”。邓小平同志在新中国建设进程中遭受挫折的大背景下,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征程;以江泽民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伊始接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领跑;胡锦涛总书记立足于新发展、新需要把社会主义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凝聚到党和人民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去;虽然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仍然坚持将历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成功探索作为参考方案,对其逻辑主线、学理认知等方面进行多视角、全领域的研究学习。新时代党和国家领导集体在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中不断的调整坐标和航向,最终形成了具有科学真理的新时代指导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秒摆”持续、稳定、准确的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历史大钟“时针”不断向前。它们都将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放在第一位,都将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奋斗作为最终目标。新时代、新现实对理论有着新要求〔4〕,当代社会主义是一场新的“上京赶考”,基于此做出的新的理论概括和战略安排,更好的回答了“时代之问”。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特征

(一)理论创新性与实践指向性相统一

一方面,党和国家领导集体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时代洪流中航行指引方向的灯塔。习总书记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5〕对于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马克思主义不能束之高阁,它需要结合现实进行必要的时代创新转化。因而,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6〕,不仅是新时代和新实践的迫切需求,而且也是其自身开放性理论品质的本质要求。由此产生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先是刀口向内进行自我革命,然后与世界各国在關键领域达成价值上的共识,实现利益对流,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向中国化的嬗变。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未来走向精准把握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着新时代怎样去统筹发展与安全、把握当今时代的“变”与“不变”、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现实问题进行战略部署,在战略部署的基础上将实施路径进一步的细化落实,具有强烈的实践指向性。

实践指向性是理论创新性的价值映射,理论创新性是实践指向性的合理基础,二者的价值融合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前提。这一思想必然与马克思的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这一行动指南保持着高度一致。马克思曾说必须要由人类运用实践的力量才能够使这一思想“开花结果”〔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突破现实和理论“卡脖子”的困境,为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构筑起了“承重墙”,进而实现抽象化了的成果向现实转化。

(二)科学真理性与与时俱进性相统一

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纵观历史,环顾现实,吸收借鉴马克思以及中国历代领导集体的科学理论成果和宝贵经验,使我们能够找准问题、爬坡过坎、担得起风险,使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焕发着生机。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过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新时代党和人民保持战略定力、攻坚克难、制定政策的根本思想基点,但决不能把这一真理教条化、碎片化,谨防因新的盲从而导致新的挫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深刻剖析和总结影响广大人民群众切身福祉的因素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的基础上,认识到闭门造车必然会与世界脱节,寻找与世界各国之间更多利益交汇点是建设美好世界的必由之路,这一思想是为我们新时代凝心聚力、提高战斗能力、解决突出问题掌舵领航的根本保证。

科学真理性有通过与时俱进性进行价值实现的需要;与时俱进性的实践过程促进科学真理性的调适,把二者有效的统一起来理清了立与破的关系,是这一思想站稳立场,消除隔阂,动员力量的本质要求。

(三)民族具体性与世界普遍性相统一

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以往的共产党人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因而首先体现了民族性。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的摧残下,曾经的丝都瓷国进入了流离转徙、风雨如晦的年代,在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站了出来成为历史重任的担当者,终结了任人宰割的局面,带领中国人民真正的站了起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政治标识,使中国人民真正意义上富了起来;新时期党的领导集体应对新问题、新局势,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革,带领着广大人民群众重振丝都瓷国的威望和信心。新时代党的指导思想站在理论制高点和道义制高点上全面地回答了党的建设的总要求、经济建设的重点内容、社会矛盾转化的依据等问题。另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球为坐标,具有世界各国认同的价值普遍性〔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当今世界大变局向着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发展,为当今世界纷繁复杂的治理难题建言献策〔9〕。在奋斗方向层面,加强跟各国的交流合作,展开对话,为世界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现实可能性;在重大举措层面,不仅积极构建普惠的区域经济架构、推动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全新构建,而且提出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构建各国之间的“立交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为中国长治久安指明方向,而且积极夯实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基础,推动国际社会良性互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体现着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新特征,同时是在我国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产生的新指导理论,这一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中国的鲜活生命力,同时验证了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的正确性,这一思想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

〔参 考 文 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2.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2.

〔3〕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新华网,2013-12-26.

〔4〕邸乘光.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J〕.新疆师范大学.2018(2)7-21.

〔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02).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4.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52

〔8〕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N〕.新华社,2017-12-01.

〔9〕赵政,王喜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质和时代特征〔J〕.河南社会科学.2019,(02):7-14.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新时代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