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护理要点分析

2019-11-23 03:22李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28期
关键词:护理要点阿替普酶急性脑梗死

李霞

【摘要】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要点。方法 78例采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全面化组, 各39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 全面化组采用全面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病情好转时间、住院时间、产生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心率(HR)、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全面化组满意度为100.00%, 高于常规组的79.4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全面化组NHISS评分、HR、HAMD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护理前, 且全面化组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面化组病情好转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51±1.01)、(7.21±2.26)d, 均短于常规组的(4.56±1.31)、(9.52±2.24)d, 产生费用为(4411.56±243.11)元, 少于常规组的(6392.67±245.29)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面化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全面化护理效果理想, 可提高治疗效果, 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缩短住院, 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 阿替普酶;急性脑梗死;护理要点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8.064

急性脑梗死是常见脑血管疾病, 由于脑动脉供血中断或急剧减少, 从而引发急性脑梗死, 进而引起心肌坏死。这类患者疾病发作后容易引起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严重的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阿替普酶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之一, 全面化护理是指基于医学证据和临床经验的系统组合, 以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和改善临床治疗结果。本文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选择阿替普酶溶栓治疗, 随机分组对照分析了急性脑梗死临床护理中采取全面化护理的临床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78例阿替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组, 全面化组年龄51~76岁, 平均年龄(65.11±5.35)岁;病程2~12 h, 平均病程(8.21±2.21)h;体重43~80 kg, 平均体重(62.11±6.57)kg;体质量指数20~26 kg/m2, 平均体质量指数(23.11±1.25)kg/m2;文化:小学及以下5例, 初中11例, 高中11例, 大专5例, 大学7例;男25例, 女14例。常规组年龄51~78岁, 平均年龄(65.46±5.21)岁;病程2~13 h, 平均病程(8.27±2.77)h;体重43~81 kg, 平均体重(62.58±6.62)kg;体质量指数20~25 kg/m2, 平均体质量指数(23.01±1.21)kg/m2;文化:小学及以下5例, 初中11例, 高中11例, 大专4例, 大学8例;男26例, 女1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 全面化组采用全面化护理, 具体如下。

1. 2. 1 识别全面化护理问题 建立全面化护理小组, 每个小组成员需要接受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培训和教育, 明确全面化护理问题, 并结合具体问题进行文献检索, 评估实用性和有效性, 基于个体急性脑梗死患者差异制定有针对性的全面化护理计划。

1. 2. 2 使用全面化护理 ①加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的观察, 在发病24 h内易发生心律失常, 应重点加强对这一阶段的监测。②环境护理:适当限制就诊时间和人数, 减少噪音、强光干扰, 使急性脑梗死患者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和心肌耗氧量, 并控制病房的温度和湿度达到理想水平, 增加患者的舒适度。③在患者出现排便困难的情况时, 应通知医务人员采取措施, 避免患者排便时过度屏气增加心脏负荷。④用药干预: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采用阿替普酶治疗, 在治疗中需要严格掌握溶栓的时间窗, 并预防出血。⑤饮食干预:引导急性脑梗死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品, 并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 避免过度饱胀。⑥心理护理:对患者病情和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情绪在疾病的早期阶段波动很大, 护理人员应保持冷静的语气, 并积极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沟通, 了解其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的主要原因, 并给出有针对性的护理策略, 耐心解释急性脑梗死疾病的知识和心律失常的治疗, 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更全面的了解, 缓解其负面情绪和消极心理, 并加强对疾病的治疗和护理。⑦康复训练: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合理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观察患者的运动反应, 避免出现不适加重病情。⑧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前, 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和家属说明在家中的预防措施, 严格遵照医生的建议, 不可随意加减药物剂量。叮嘱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免疫功能, 但不能剧烈运动, 并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2, 3]。

1. 3 觀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病情好转时间、住院时间、产生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前后NHISS评分、HR、HAMD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采用本院自制的住院患者护理调查表, 采取百分制。满意:≥60分;不满意:<59分。满意度=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全面化组满意39例(100.00%), 不满意0例;常规组满意31例(79.49%), 不满意8例(20.51%);全面化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14, P<0.05)。

2. 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NHISS评分、HR、HAMD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 常规组NHISS评分、HR、HAMD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23.33±1.21)分、(93.36±3.21)次/min、(26.31±1.79)分、(65.21±2.72)分, 全面化组NHISS评分、HR、HAMD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23.24±1.24)分、(93.14±3.11)次/min、(26.24±1.35)分、(65.78±2.27)分;护理后, 常规组NHISS神评分、HR、HAMD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15.21±1.72) 分、(82.51±1.01)次/min、(13.21±1.57)分、(81.34±2.72)分, 全面化组的NHISS评分、HR、HAMD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10.21±2.71)分、(75.56±1.21)次/min、(6.31±1.21)分、(92.34±3.62)分。护理前, 两组NHISS评分、HR、HAMD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全面化组NHISS评分、HR、HAMD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护理前, 且全面化组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患者病情好转时间、住院时间及产生费用比较

全面化组病情好转时间、住院时间及产生费用分别为(2.51±1.01)d、(7.21±2.26)d及(4411.56±243.11)元;常规组病情好转时间、住院时间及产生费用分别为(4.56±1.31)d、(9.52±2.24)d及(6392.67±245.29)元。全面化组病情好转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 产生费用少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全面化组出现并发症1例(2.56%), 常规组出现并发症8例(20.51%);全面化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5, P<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1~2 d易发生心律失常, 对急性脑梗死和心律失常患者采用标准化及科学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全面化护理可以促进患者康复, 确保护理服务的针对性和真實性, 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各方面的需求, 从而尽快使患者恢复健康[4]。对急性脑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全面化护理, 可确保临床护理更加具有针对性。以往临床上在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时采取常规护理, 有一定的被动性。全面化护理依赖于医学知识和临床实践, 为有不利条件的患者提供积极的护理, 这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5-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全面化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全面化组NHISS评分、HR、HAMD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护理前, 且全面化组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面化组病情好转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 产生费用少于常规组, 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全面化护理效果理想, 可提高治疗效果, 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缩短住院, 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施学松.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相关因子水平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9, 26(1):39-42.

[2] 苏建, 张津华, 蒋超.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血管再闭塞的影响因素.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 39(4):775-777.

[3] 王少帅, 吴雪梅.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药物评价研究, 2019, 42(2):314-316.

[4] 程相杰.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应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 26(2):56.

[5] 李江涛, 刘荣丽, 王润青. 急性脑梗死不同时间窗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效果.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9, 16(1):30-33.

[6] 高志红, 宁鸿珍.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观察及护理对策.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7(4):65.

[7] 吴伟莉, 颜顺荣. 急性脑梗死早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 淮海医药, 2015(6):617-618.

[收稿日期:2019-03-25]

猜你喜欢
护理要点阿替普酶急性脑梗死
rt—PA与尿激酶在大面积肺栓塞溶栓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超早期急性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
微量注射泵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
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治疗方案及护理要点分析
超早期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的临床观察
肝癌肝切除术后并发胸腔积液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浅议腹腔镜直肠癌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手术的护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