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剑术的起源与发展演变

2019-11-25 04:25郑将栋
武术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剑术技击

郑将栋

浙江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浙江 舟山 316111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剑术作为武术中一项强身健体的传统体育运动,深受中外人士的喜爱。沿着历史的脉络,可以发现剑术的发展根植于社会环境,从最初的防卫击杀,演变到集健身、自卫、娱乐、艺术的多功能于一体,是剑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诗、书、画、舞蹈、戏曲等形成了密切的内在联系,蕴含着丰富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1 中国剑术的起源

剑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原始社会时期,远古人以狩猎和采集为主,自然环境十分恶劣。《韩非子五蠹》记载“人民少而禽兽众。”《淮南子览冥训》中说:“往古之时……猛兽食颖民,鸾鸟攫老弱。”为了方便狩猎、切割食物,古人打磨坚硬的石头和兽骨作为工具。在出土实物中,有用细长的石薄片嵌入兽骨两侧的“石刃骨剑。”[1]在山东出土有龙山文化时期的青石剑,形制与匕首相似,有剑柄、剑脊、锋刃,长约200毫米,宽约30毫米。”[2]经过长期的积累,古人逐渐掌握了使用工具跟野兽进行搏斗的技击方法,这些技击方法是剑术最初的雏形。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发,剑的军事地位提升,成为战场击杀的兵器,仅鲁史《春秋》中记载的兼并战争就高达四百八十余次。当时在中原地区,主要以车战为主,士兵多使用戈、戟、矛、受等长兵器,强的诸侯国有千乘之国的美誉,此时剑通常作为长兵器之下的辅助武器。《左传.姜子春秋》中有过记述,在车战中,都是用戈作为直接对攻的武器,用戈将敌方勾下战车以后,再用剑进行击杀,称“戈拘其颈,剑承其胸”。战国时代,战车衰落,步兵兴起,剑在战争中的作用更加得以发挥,成为当时战斗士兵的标准装备。为了在战争中取得优势,人们开始系统全面的教习剑的技击方法,中国剑术登上历史舞台。

2 中国剑术的演变发展

2.1 从《越女论剑》透视先秦剑术

“越女论剑”记载于《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讲述在春秋时期,越国有女子善于剑术,越王勾践在败于吴王夫差后,立志图强,差人去询问越女剑法的奥妙。具体内容为:“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布形气候,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腾虎。追形逐日,光若仿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顺逆,直复不闻。斯道者,一人当百,百人当万。王欲试之,其验即见。”[3]越女论剑的主要技击思想以“阴阳理论”为指导。关于阴阳的解释,《易传》记载:“始分阴阳,迭用柔刚”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观点。《系辞》载:“一阴一阳之谓道”,认为每个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并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律,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4]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先秦剑术与先秦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但要求攻守兼备,后发制人,高度概括了技击方法;在指导思想上运用阴阳变化的规律,并将思想运用到手战之中。《中国武术史》认为:“越女论剑所记载的剑术理论,带着几分神秘色彩与夸张笔调,但其总的精神阐明剑术的基本原理,强调先静后动,静中求动,动静结合。用阴阳开合来进退攻守,即高度灵活敏捷,而又从容镇静,从而高度概括了斗剑经验。”[5]

同时期的剑术理论文献《庄子·说剑》记载了:“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现之以至。”这一理论,被后世剑术家视为经典。文中论述了三乘剑术理论,分别是天子之剑、诸侯之剑、庶人之剑,将剑术与时政相结合,区分了剑术的高低,对后来剑术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后世论剑术的高低,都常以上、中、下三乘表示;由《庄子·说剑》可以得出,第一当时剑术非常盛行,受统治阶级追捧,民众练习者众多。第二剑术水平高超,已经有了击剑的理论总结和评价标准。

春秋时期的此时的另一篇剑术理论《吴越春秋·阖闾内转》中描述了一段春秋时期“要离杀庆忌”的故事,因为双方实力有较大的差距,最后“要离”通过借助风的力量,成功完成了刺杀的任务。讲述了击剑要以智取不可力敌,也是首次有文献记载利用借助外在的力从而增强剑术杀伤;此时也涌现出许多剑术大家,《史记·日者列传》载:“齐张仲、曲城候以善击刺学用剑,立名天下。”借此剑术又被后人称为“曲城之学”。

先秦剑术以吴越地区最为高超,吴越地区河流交错,多以近身水战为主,加以剽悍的民分、卓越的铸剑水平,都为吴越剑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丰厚的资源。“越女论剑”以女性为题材,可以说明先秦时期剑术盛行,男女都参与练习,否则赵晔也不会凭空用女性题材。吴越地区对剑的崇拜,也推动了剑术的发展。先秦剑术高超,已经有了完整丰富的技击理论,同时已经开始将剑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剑术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自身范围。

2.2 从《汉书》《剑道》三十八篇发掘秦汉剑道

《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剑道》三十八篇,虽然到现今都已经失传了,但我们然后可以从其他史书资料去佐证它。秦王朝统一六国之前,为了与中原各国争夺霸主,积极发展军事武艺,此时的战争已经由车战转为步兵战,剑是近身格斗的主要武器,楚国因兼并了越国吸收了吴越的铸剑术和剑法,实力大增。秦国因担心楚之利剑,不敢轻易发动战争。《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中秦昭王对秦相范睢描述楚国铁剑的性能说:“吾闻楚之铁剑利而倡优拙,夫铁剑利则士勇。”[6]在冷兵器为主要对战工具的战争时代,高超的铸剑术和击剑方法是每个诸侯国所觊觎的。

汉代,剑是主要贴身防卫的工具,从天子到平民都有佩剑的习惯,梁代陶弘景《古今刀剑录》中记载了汉高祖刘邦曾得一柄铁剑名为赤霄的宝剑。同时剑术也具有很高的水平,文人武士皆喜欢斗剑,以示兼备之才。[7]此时的剑术还具有“舞练”交流的功能,“剑舞”已经作为舞蹈形式出现在外交场合。最好的佐证便是鸿门宴中的“项庄舞剑”,说的是楚汉之争时,楚霸王项羽宴请刘邦,席间项羽麾下将领项庄,以舞剑为名刺杀刘邦,最后以失败告终。可见在秦朝以前就有这种“舞剑”娱乐的习俗。剑舞的形式至汉朝正式引入宫廷,在大型规模的百戏演出中,就编排了剑舞节目。在《汉书·艺文志》杂赋十二家篇幅及列有《杂鼓琴剑戏赋》十三篇中均有体现,此时的剑舞演练已经有了理论总结,剑术在战争中的技击格斗和宴会上“舞练”两种形式,在汉代都是十分流行的。

汉朝剑术发展迎来新的高峰,材质上铁剑彻底淘汰青铜剑,剑的长度增加重量却减轻了,搏击空间的增大和更加灵活的剑器,使剑术在技击方法上跨越了青铜剑的“纵横之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三国时期的《论衡·别通》载:“剑伎之家,斗战必胜,得曲城越女之学。两敌相遇,一巧一拙,其必胜者,有术之家也。”汉代名谚说:“吴王好剑客,民人多剑瘢。”[8]由此可以看出汉代对吴越剑术的崇尚;《汉书》载:“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学击剑”。东方朔“年十三学书,(年)十五学击剑。”这里的击剑可能是一种剑术活动,可以看出汉代少年习剑已经成了社会普遍的文化现象;习剑风气的盛行,也推动了剑术的发展。西汉文学家刘向《说苑》载:“鲁石公剑,迫则能应,感则能动;炫目无穷,变无形象;复柔委从,如影如响。” 在这篇著作中首次提出了“迫则能应,感则能动”意思是感受对方剑术的变化,从而做出反应;汉代的张仲、雷被、司马相如、曹丕等都是剑术高手。魏文帝曹丕《典论·自叙》语“:余幼学击剑,阅师多矣……余与论剑良久,酒酣耳热,方食甘蔗,便以为杖,下殿数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9]显示了曹丕精湛的剑术技艺。从这些史学资料,充分的印证了汉代剑术高超水平和击剑之分的盛行。

《剑道》三十八篇,是对秦汉时期剑术的一个理论总结。透过《剑道》三十八篇,我们可以看出秦汉剑道德蓬勃发展,从统治阶级到平民百姓,从金戈战场到宫廷内院,无不闪烁着剑术的光彩,此时的剑术也为后世剑术的升华奠定了基础。

2.3 唐宋剑术的功能演变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经济繁重,政治开明的朝代,其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推动了剑术的发展,使剑术突破自身领域,与社会文化相结合。唐代设立的“教坊”“梨园”,就是专门培养表演艺术家的机构,宫廷剑舞文化的发展,推动了剑舞文化在民间传播。“张旭草书受公孙大娘舞剑器的影响”说的是唐代书法家张旭在看到公孙大娘舞剑后,得其神韵,练就了“狂草”书法。在《新唐书·李白传附张旭》载:“旭自言:始见公主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意,观倡公孙舞剑器,得其神。”唐代大诗人杜甫在观看了公孙大娘《剑器》舞数年后,写下了《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其中有部分是对剑舞的描写,具体内容为:“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10]诗中难免有一些夸张的成分,但也能看出公孙大娘的剑术高超,让“诗圣”和“草圣”都深受渲染。

公孙大娘的剑术与舞蹈相结合,使剑术的功能在原有技击原理的基础上,升华为一种表演艺术。据《列子·说符》载:“宋有兰子者……,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在唐代以前就有剑舞的形式,公孙大娘应是对其之前剑舞技术的继承和创新,才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这种掷剑的剑舞,后来也一直受人喜爱。明代唐顺之《武编》载:“选诸军勇士数百人,教以舞剑,皆能掷剑空中。” 《文献通考》记载:“太宗选军中勇士教以剑舞,皆能掷剑凌空,绕身承接。”可见这种掷剑术,对后来剑术表演技艺和套路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在现今的武术套路中,也有所体现。由于剑舞在社会中迅速发展,自宋代以后击剑之风逐渐为剑舞所代替。[11]无独有偶,在宋代《图画见闻录》中记载了一段,唐代画家吴道子,受将军裴旻舞剑影响,提笔如神,顷刻之间就完成了画作的故事。可以看出,书剑之间也可以互相传神。

同时剑术已经成为文人墨客抒情咏志的对象,唐代很多文人墨客会剑术,在诗词中咏剑的也不胜枚举,如唐代诗人李白的《与韩荆州书》、郭震的《古剑篇》、贾岛的《剑客》等,都利用剑器或剑术为题材,抒发情感;《新唐书·李白传》载:“文宗时,诏以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12]可见剑舞在唐代高雅的社会地位。唐代剑也成了重要的装饰品,佩剑之风盛行,社会各阶层的人们都喜爱佩剑彰显尚武英姿,同时剑与本土道教相结合,成了 “镇邪压凶之器”神圣之物,给剑器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唐宋时期剑术的功能演变是多方面的,剑术与舞蹈相结合,成为了统治阶级和上层人士观赏娱乐的艺术;剑术与书法、画相结合,激发了画家、书法家创作的源泉和灵感;剑术与诗、歌相结合,成为了文人墨客、琴士歌者情感寄托的媒介;剑器与道教相结合,成为了道士手中的重要法器;剑成为了配饰,是身份的象征;剑术成为文化,在多元素的凝结下,完成了艺术升华。

2.4 明清时期剑术的演变

明代深受倭寇的袭扰,社会动荡不安,剑术从唐宋时期的华而不实,转为技击实战,此时也出现了众多针对倭寇的刀法的剑术理论。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在浙江义乌招兵抗击倭寇,研习对抗倭寇的技击方法,曾有“君俱学剑者,报国有新盟”的诗句,所著《纪效新书》对倭寇的日本刀和技击方法做了总结,说明我国传统兵器的劣势。戚继光说:“凡比较武艺,务要俱照示学习实敌真本事,真可对博打者。”在对倭寇的抗击中,我国将领对武术的花法排斥,注重真实的战场实用;明代何良臣著《阵纪》中记载日本刀的使用方法,认为日本刀的攻击方式简单,但实用性很强,难以防御。文中也暗含了中国武术要减少多余的花势,增强实战对抗性的。并对剑术有这样的描述:“剑用则有术也,法有剑经,术有剑侠。”对剑术的技击水平和历史地位都做了充分的肯定。明代剑术家郑若曾在此基础上著剑经《江南经略》,新添“边势厚背短身”的技击方法,被合称为“使剑之家六”,剑术得以进一步发展。

明代茅元仪《武备志》载:“古之言兵者,必言剑。今不用与阵,以失其传也。余博搜海外,始得之。”茅元仪搜得了朝鲜剑势法,是一种双手剑法,因为双手上在战场上会相互干扰,所以没有得以广,书载有的古剑诀十四句,并有详细著解,可以证实,在当时已经有了剑术的武术套路。双手剑并非没有得到发展,江南地区由木兰拳演变而来的木兰剑就分为单剑和双剑两种演练方式。

清代统治政权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我国民间传统武术实行打压的政策,这是导致清代拳术发展迅猛而器械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清代武术家吴殳,研习枪术三十年,著有《手臂录》,书中也对茅元仪的双手剑法进行了提及,晚年学剑,认为“剑器轻清,其用大与刀异”。[13]在所作《剑诀》和《后剑诀》中论述了自己的击剑理论;清代宋仔凤著有《剑法真传》一书,但此时的剑术已经不具备春秋战国、汉代时期的实战击杀,转向套路化,成为从属武术流派的一个武术种属,比如由八卦掌演化而来的八卦剑,太极拳为基础编的太极剑等。

2.5 现代剑术百花齐放

新中国成立后,对我国传统剑术进行了统计。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一九九一年出版的《中国武术拳械录》里归纳剑术有九十多种。[14]剑术的技击方法和演练形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如剑术的技击方法有刺、云、绞、洗、挑、挂、勞、撩、斩、抹、格、削等有二、三十种之多,加上演练中各种技术要求,已形成了一个现代完整的剑术训练体系。著名武术家蔡龙云先生在其所著《剑术》中认为:“剑术内涵丰富,运动形式可以分为对练、单练以及集体演练三类。按体式分类可以分为工、行、绵、醉四种”,[15]在此基础上又可以区分为单剑、双剑,长穗剑、短穗剑等。当代剑术的蓬勃发展,为人们习练提供了多重的选择,适合男女老少各阶层人学习与锻炼,剑文化中蕴含的理想气质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亦可以充实当代人的精神需求。

3 结语

中国剑术历经千年的演变发展,从最初应用于生产狩猎、攻伐击杀发展成多种形式的表演套路,成为一种舞练艺术。剑术的运用地点也从战场转入到朝堂,现在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武术健身的重要形式。丰富的技击理论,多样的演练技术,使剑术集健身、自卫、技击、娱乐、艺术多元化的功能于一体。在发展中剑文化不断的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蕴含着我国侠义高雅的理想气质。习练剑术能够起到健身抒情、磨砺意志、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在全民健身浪潮下,是值得进一步开发的武术项目。

猜你喜欢
剑术技击
赵王止剑
社会变迁维度下武当剑术传承人液态文化的构建
二十四式太极拳技击含义探析
浅探剑术的美学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剑术美育综合课程建设浅谈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
SPORT IN ANCIENT CHINA
罗汉拳秘传技击法(八)
传统技击五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