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传统香囊制作工艺及其文化异同初探*
——基于上林“渡河公”和右江“麽乜”的考察

2019-11-25 02:03陈凤梅樊道智万辅彬
关键词:上林县龙珠渡河

陈凤梅樊道智万辅彬

(广西民族大学 科学技术史系,广西 南宁 530006)

0 引言

民间将每年五月视为“毒月”,五月初五端午节更是九毒之首,节庆期间各地都有癖邪、消毒和避疫的习俗,如挂艾叶菖蒲、佩香囊避邪,以及洗中药浴、泡饮草药酒和雄黄酒等.广西上林县和百色右江区两地都分别有佩戴香囊“渡河公”和“麽乜”过端午以辟邪、防病的习俗.上林县渡河公是自明朝起就流传于上林县三里一带的一种特有的壮族民间吉祥物,原名叫渡老头公.上林三里镇端午节也称为渡河公节,因渡河公在上林县三里镇每年举办的端午节中占据重要角色而得名.百色右江“麽乜”(壮语音译),是广西百色右江地区壮族人群中流传已久,用以辟邪延寿、保平安的香囊.渡河公和“麽乜”都是“人抱珠”类型香囊的一种,两者同为广西壮族地区民间祈福、辟邪、延寿、保平安的吉祥物,作为广西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壮族文化传承的载体之一,两者之间有何异同?此前,学人研究中尚缺乏对两者进行对比论述.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关于“渡河公”和“麽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间节俗、旅游品方面.如肖怡芊[1]从渡河公传统节俗出发,对渡河公传统节俗的渊源、内容及文化内涵进行了解读,并提出渡河公节俗传承及发展保护的措施.谢芳[2]等人从旅游衍生品的角度对渡河公节庆民俗文化进行分析,期许实现民俗文化旅游化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周小琴[3-4]围绕麽乜的生产性保护、发展以及技艺的传承与变迁等问题进行探究.张正元[5]从多元文化视域的角度探析了壮族麽乜的精神意蕴.已有的研究都聚焦在各自的节俗、生产、传承与发展上,对其具体的制作技艺、文化内涵的研究较少.2008年,上林县“渡河公”入选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右江麽乜”也于2012年,被列入自治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7年3月《中国振兴传统工艺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正式发布,为响应和落实《计划》,以及传承和振兴广西传统工艺,2017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亦公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自治区级传统工艺振兴项目目录》.“上林渡河公制作技艺”和“壮族麽乜制作技艺”被列入该批振兴传统工艺目录中.基于此,文章选取上林县渡河公与右江“麽乜”香囊(图1和图2)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就其来源、制作工艺、文化等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丰富相关研究成果,弘扬广西优秀传统文化,为广西传统工艺的传承与振兴提供资料支持.

图1 上林县“渡河公”Fig.1"Duhegong"

图2 百色右江“麽乜”Fig.2“Mumie”

1 来源异同

关于“渡河公”和“麽乜”的来源问题,多见于民间传说故事,文献中未有明确记载,以下从两者的传说故事叙述其来源异同.

1.1 “渡河公”的由来

“渡河公”出现的具体时间不详,根据当地老人的说法,大概形成于明朝,至今约有400年历史.较早的相关文献记载是清光绪《上林县志》[6]中的一段话:“五月五日插蒲艾于门,包角黍(粽子)、具牲礼以祀祖先;饮雄黄酒,制彩囊配以香药与小儿女佩,又采百药煎汤洗浴以祛痰疫”.而此彩囊是否为“渡河公”,目前没有明确的答案.关于来源,当地主要流传两种说法:

1.1.1 对祖先的缅怀

据采访上林县“渡河公”传承人黄福连①黄福连,女,1947年9月生,广西上林县三里镇人.2011年获得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渡河公”代表性传承人荣誉称号.的说法为:相传古时,九重天上的银河突然决堤,天河之水淹没大地,只有一对奄奄一息的金童玉女(或兄妹)幸运地抱住一个大南瓜浮在水面得以幸存下来,于农历五月初五漂到了上林县三里汇水河畔的船山上,人类因此避免灭绝的命运.幸存的两人就被当地群众奉为人类的始祖,称为“渡河公”.后人为了纪念,把他们的幸存日“农历五月初五”作为纪念日.并且制作“渡河公”以寄托后人纪念祖先、崇敬祖先之情和免除灾难、祈祷未来风调雨顺、富足安康的心愿.②此传说为樊道智采访传承人黄福连整理所得,访谈时间:2018年9月24日,地点:上林县三里镇.这是目前流传较广,较为“官方”的说法.此外,还有一种故事版本也是与祖先相关,是结合了盘古与历史故事加工而成,[1]也是讲述两金童玉女遇洪水抱南瓜幸存的内容,其中加入了雷神与壮族祖先布伯的故事,而两个金童玉女则变成盘古兄妹的身份.

1.1.2 纪念屈原

另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据“渡河公”传承人黄福连所说,“渡河公”最初为无脸黑头抱石的形态,就是因为当初屈原投江时是抱着石头的,从后面看,只能看到无脸黑头抱石的状态.上林三里的端午节,当地又称“渡河公”节,其中有一项节庆内容是把做好的“渡河公”放在做好的船上,放到当地的汇水河中渡走.选择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过“渡河公”节正是变相的祭奠落水身亡的爱国诗人屈原.

1.2 “麽乜”的由来

右江“麽乜”(壮语译音,即神祖之意),其具体形成时间及来源缺乏相关文献记载.在百色右江地区流传着一个有关“麽乜”的感人神话故事,传说百色一带的壮族是崇拜龙的族群.相传古时候龙珠是天上太阳的火种,太阳靠龙珠的火才能光照大地,而龙是火种的守护神.某天,龙珠掉落凡间,守护龙珠的布洛陀神兽图额(后人称为龙)追着龙珠,在五月初五追至百色后却因仙气耗尽掉落地上,遇到了百色澄碧湖壮族青年伯皇,图额请伯皇寻回太阳火种拯救天下苍生.[4]图额告诉伯皇,喝了雄黄酒,身上擦满硫黄,挂上艾草……抓住火珠时用朱砂点它再把他吞掉.伯皇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龙珠,急忙用朱砂点住龙珠之后,吞掉火珠,全身当即被焚,伯皇和龙珠化成一体,升上天去.因为伯皇寻龙珠那天,正好是五月初五,为了歌咏伯皇和祭祀龙与太阳神,族人就在三江口(今二码头)龙居住的龙树附近起了一座祭龙台.妻子雅皇和族人用布做“麽乜”以供奉和纪念伯皇,向太阳、伯皇和龙神祈求平安吉祥.此后,当地人逐渐形成在端午节制作、佩戴“麽乜”的习俗.清朝年间,民众在原来的祭龙台上建了座观音庙,庙里面的出家人把“麽乜”制作传承了下来,加入中草药,让“麽乜”起到了防病治病的作用,并在端午节那天免费向民众发放,祝愿佩戴的人吉祥平安.20世纪六七十年代,观音堂被拆毁,“麼乜”也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2005年,在百色市举办端午文化节上,“麼乜”再次以百色壮族优秀文化遗产的角色重回人们的生活.

对比上述“渡河公”与“麽乜”历史来源可知,两者的出现时间大致可以推断其是在明清以后成为一种习俗流传下来.按传说内容上看,都与纪念祖先和先贤有关,“渡河公”来源可能受到北方汉文化的影响,“麽乜”则体现了壮族民间祖先崇拜的文化.角色上,“渡河公”中有人、南瓜或者石头,“麽乜”有人、龙、龙珠等角色,这也映射了它们在后续发展中形制及文化的异同.在使用及寓意上,两者皆成为在端午节制作、佩戴的不可或缺的吉祥物,成为祈福消灾、美好寓意的文化表征.

2 制作技艺的异同

“渡河公”与“麽乜”类型多样,文章论述的工艺流程仅以两者常见的、基本的类型(“一人抱瓜”或“一人抱珠”)为主.大体可分为身体、头部、南瓜(龙珠)等几个部位的制作.

2.1 “渡河公”制作技艺

2.1.1 材料及工具

制作“渡河公”香囊要先准备好以下材料:(1)各种色彩的布料:主要为白、黑、浅粉色棉布块,红、黄色绸缎等.(2)各式装饰料:彩带、红绸带、大小珠彩、亮片、流苏、中国节等.(3)内部填充料:丝棉(或棉花)和艾草、香蒿、白芷、苍术等十几种风干揉碎的中草药物.制作工具主要为:剪刀、火机、各式不同尺寸的绣针、彩色棉线等.

2.1.2 工艺流程

(1)身体制作.

将一块带有纹饰的布料按比例裁剪成正方形,把正方形布料的四个角边线对缝,形成人的“手脚”,缝至中间处,需预留“肚子”的小口,以便放置填充料.将缝好的布料翻过来,使针线缝合的线路朝内,不外露.填充料的放置是先将一层丝棉从“肚子”口塞入身体内(图3),用小木棍将丝棉推向四肢压实,使四肢充实、固定而不至柔软、变形.再将制作好的中草药放在丝棉之上(图4),以塞紧塞实为宜.还需再放置一层棉花进行压实、封口,防止中草药外露和充实身体.完成填充后,用棉线进行缝合处理,至此,身体部分基本完成.

图3 填放丝棉Fig.3 Sachet production

图4 填放中草药Fig.4 Sachet production

(2)头部制作.

渡河公头部制作一般选用黑布做头发,白色布做脸.制作时,将两色布料重叠一起剪出头型(图5),沿边缝合,留一个小口,从小口往内填充丝绵.[1]缝合处应余多布料出来,以便后续的头、身相连.放填充物的方法与制作身体填充物大致相同,一层丝棉、一层中草药、一层棉花,压实、压匀,再把小口缝合即可,最后用彩色丝线缝制出眼睛、鼻子、嘴巴等表示人“五官”的形态,因习惯各异,有些制作者喜欢在最后的装饰步骤时才进行脸部“五官”和头饰的缝制.

图5 头部制作Fig.5 Sachet production

(3)南瓜制作.

“渡河公”南瓜的制作材料是黄色缎面或棉布两种,先裁剪出一个圆形,沿边缝合留口填填充物.[1]填充物填塞方法与上述一致,最后缝合.在缝合处用红色丝线从瓜身外与南瓜尾部相连,在头尾位置分8线重复缝制,最后做出“米”字南瓜造型.(图6)修饰南瓜的线多为红线,少许出现绿线;红配黄、绿配黄成为手工艺制作人首选的颜色搭配,然后在中心部位上点缀上亮片和金珠作为装饰,整个造型就更加动人了.[1]

图6 半成品的南瓜Fig.6 Sachet production

(4)缝合与装饰.

身体、头部和南瓜这三大部分制作成功后,需将三者进行组合缝制,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渡河公”.缝合时,将头部缝合口紧挨身体两手中间处,多余出来的头部布料放在覆在身体肚子缝合处,用相应彩色线进行缝制,使头部固定在两手中间“脖子”位置上.在进行南瓜与身体的缝合时,将彩色腰带沿身子中间“腰部”绕一圈,把腰带头尾和身体“肚子”开口处进行缝合(图7).再将南瓜开口处与身体开口处进行对接缝合,尽量将腰带、肚子、南瓜缝合处隐藏于内,使线脚不外露.身体四肢贴附在南瓜上,用相应彩色线进行缝制,使其呈怀抱南瓜状(图8).此外,还可按需求增加头部帽子、头饰的等装饰制作.装饰物的材料及装饰的位置按制作者喜好及大众审美及需求而定.一般常见的是“屁股”加红色流苏、头部放约30 cm的红色绸带挂绳.

图7 制作“腰带”Fig.7 Sachet production

图8 各部位缝合Fig.8 Sachet production

2.2 “麽乜”制作技艺

2.2.1 材料及工具

制作“麽乜”的材料大致可分为三种:(1)布料:红、黄、蓝、黑、青五色有纹饰或图案的棉布或者绸缎.(2)填充物:艾草、苍术、菖蒲、路路通、香草、五加皮等十几种中草药材料和棉花或者丝棉填充内部.(3)装饰物:金线、亮片、珠子、挂绳、吊珠和品穗等.制作工具主要有:笔、剪刀、纸板或绵纸、树脂、棉或丝质的绣线等.

2.2.2 工艺流程

(1)布料图案制作.

在制作身体、头部和龙珠前,先用笔设计绘制布料所需的图案,用纸板绘制打样,用彩布按样板图案裁剪,粘贴或者缝制在布料上.

(2)身体制作.

用大小合适的正方形纸板套模,将有图案的布料按纸板大小进行裁剪,把所得的正方形布料四角按比例对缝,形成“四肢”,中间留一小口,将缝好的布料由内朝外翻,使线脚朝内,不外露.再将棉花、中草药按棉——中草药——棉的顺序填放于身体内,用小木棒推实“四肢”、手指按压填实身体,把填充物塞紧塞实为宜.最后将开口稍作缝合,使填充物不掉露即可.

(3)头部制作.

按比例用圆形纸板套模,将一块彩布裁剪成圆形,在圆形边上用针线按0.3~0.5 cm的针距进行缝合.留一小口放置填充物,放填充物的方法与身体相同.最后缝合开口即可.

(4)龙珠制作.

龙珠制作与头部相同,比例比头部稍大一些.

(5)缝合与装饰.

缝合是将头、身子、龙珠按规定位置进行缝合.头放在身子“两手”间的凹陷处,将头部原本的缝合口与“两手”间的凹陷处进行连接缝合,线脚不外露.龙珠在身子的“肚子”开口处,把龙珠原缝合口与身子原缝合口对接相逢,隐藏两开口缝合处.装饰是将彩珠、亮片、流苏等装饰物件按需求及审美进行组合,连接、缝制在“麽乜”上.常见的为头带中国结挂绳、“屁股”处放流苏的装饰形式.(图9)

图9 流苏与中国结挂饰装饰Fig.9 Tassel and Chinese knot decoration

2.3 异同表现及分析

从上述制作技艺叙述可知,渡河公”与“麽乜”在制作技艺上呈现“大同小异”的特征,同时也是两地文化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一种体现.

就相同点来说,材料都主要由包裹物、装饰物、填充物三部分组成.包裹物布料都为彩色棉布或者绸布.装饰物也都是一些常见的配饰小物件.填充物中,同用艾草、苍术等中草药及棉花(或丝棉)两种.工具上都有针、线、剪刀等基本使用工具.在材料和工具上符合一般香囊制作的物料.制作流程上,主要有身体、头部、南瓜、装饰等四个部位的制作.在身体制作上,同是使用一块彩色正方形布料,四角边对缝,形成“四肢”,中间留一小口,填充中草药及棉花,再缝合的步骤.头部制作、在南瓜和龙珠的制作与上述无异.装饰物的制作都与制作者的喜好、审美及民众需求有关.两者外形上的“人抱珠”形象则与两地传说内容及祖先信仰崇拜相关.

就不同点而言,材料上,两者使用的布料颜色稍有区别,“渡河公”喜用红、黄、蓝、黑、白、粉等多种颜色,“麽乜”则常用红、黄、绿、黑、白五色中颜色的布料;填充物中,中草药的成分,除了艾草与苍术相同,其余的药物有所不同,“麽乜”中的中草药种类较多于“渡河公”,这与百色靖西“药市”有很大的相关性;装饰上,“渡河公”腰间明朝装束的彩带设计可能与明朝时上林三里一带是军事重镇有关.据研究者肖怡芊调查所述,明朝时期,中原来的汉族官员陈文坤来三里驻军,其夫人喜欢缝制辟邪消灾的香囊,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将孩子挂带的香囊放于河沟上随水渡走,此后这一行为被广为模仿并流传,且陈家后人强调其祖籍为湖南、湖北一带.所以明朝装束的“渡河公”很可能源于此,“渡河公”纪念屈原一说也可能与此相关.“麽乜”布料上多绣制的图案可能与百色人擅长绣制“绣球”工艺有关.在工具上,“麽乜”有用来绘图打稿的笔、纸板,按照纸板图稿描图后剪成纸样或作衬底的绵纸及用来粘连、拼接麼乜的部件的树脂,而这些都是制作“渡河公”时没有的工具.从制作流程上看,“麽乜”布料的纹样需要用纸板、树胶等制作,在布料的尺寸上用纸板来套模裁剪,“渡河公”则用现成图案的布料居多;头部包裹物制作上,前者是用黑白两布料重叠一起剪出头型,沿边缝合.后者是用圆形纸板套模,将彩布裁剪成圆形,在圆形边上进行缝合;“渡河公”制作南瓜时,要做出“米”字南瓜造型,“麽乜”则没有这种步骤.装饰上,“渡河公”为了更符合金童玉女的兄妹形象及壮族人物形象,通常有帽子、头饰之类的装饰制作.在头部挂饰上,“渡河公”喜用较长红色绸带,便于人挂脖子上.而“麽乜”则多为中国结形式.

3 艺术特征与功能的文化表征

艺术与文化是较为深层次的内涵表达,从艺术特征及文化功能上探究两者的多元表达,是比较两者异同的重要部分,是两地精神与文化的深层异同体现.

3.1 艺术特征上的文化表征

“渡河公”与“麽乜”在布料的颜色、图案及造型的演变上存在着共性与个性的精神意蕴与艺术表现.

3.1.1 布料颜色及图案的精神意蕴

“渡河公”与“麽乜”在布料的颜色及纹饰上还是有所讲究的.“渡河公”一般运用较为丰富、对比强烈的色彩,以红、黄、蓝三色为基准色,南瓜为金黄色,服饰、头饰加以黑、白、粉等其他彩色的辅助与搭配,形成色彩鲜明的本土民俗风格的“渡河公”.“麽乜”的色彩则与五行有关,主要为红、黄、绿、黑、白五种颜色.用五色制作“麽乜”的缘由,据说五色是代表五个方位:红色属火,主南方;黄色属中央为土;绿色属木,主东方;黑色属水,主北方;白色属金,主西方.五行相生相克,能驱疾避邪,符合人们求吉避凶的心理.[4]

在布料纹饰上,两者喜用有龙纹、鱼纹、荷花、牡丹和梅花等寓意美好的动植物纹样及抽象的几何图纹的布料.“麽乜”的布料图案纹饰,大多经过手工设计、缝制或粘连而成,图案栩栩如生,不同的图案纹饰,代表不同的精神意蕴.如:“麽乜”布料图案较喜用龙纹,这与其来源的传说及龙的寓意有关.龙是一种神异动物,代表高贵与尊荣,能除邪保平安,同时也是幸运与成功的标志.

3.1.2 造型演变

上林“渡河公”大体形制与百色右江区“麽乜”非常相似,前者为一人四肢抱南瓜,后者则为一人四肢抱龙珠的形态.但在人物细节上,两者还是有少许差别.

“渡河公”的形态据研究者肖怡芊的研究,大致发展为:无脸抱石头→无脸抱南瓜→有脸抱南瓜三个过程.据传承人黄福连所说,“渡河公”中的“人抱珠”香囊雏形模样为无脸、黑头、无辫、四肢抱南瓜形状(图10),现已成为头部有脸、有辫,腰部有似明朝装束的彩带,四肢抱南瓜的形状,现在“渡河公”的造型已从单人抱瓜,发展成两人或多人抱瓜的类型,但主要以金童玉女合抱着一个金黄色南瓜造型为主.皆为有脸、有辫或有帽的民族装扮的形态,其制作工艺相似,只是制作细节有所区别.

起初“麽乜”的造型较为简单,为头部无脸、无辫、无头饰,四肢抱珠好似一个勇士伸开四肢拥抱龙珠的造型.随着发展需求的改变,其在造型上也发展成头部有脸、头发、有壮族头饰的形态,但还是以头部无脸、无辫、无帽,四肢抱珠的造型为主.

“渡河公”与“麽乜”人物造型上的差异性,前者可能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后者英雄抱龙珠样式,与传说贴切,意为守护太阳、拥抱希望,则与壮族文化更相关.就后续“渡河公”与“麽乜”造型的发展演变上看,两者香囊普通从无脸类型到有脸、有辫、帽子等设计出现的发展过程也是人们审美及需求的发展过程.

图10 黑头无脸渡河公Fig.10"Duhegong"

3.2 功能上的文化表征

在功能学派看来,“功能”就是“满足需要”,就是事物与制度的“作用”.认为一切文化和社会现象都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和不可缺少的作用.[7]马林诺夫斯基强调文化的内在性质就在于它的功能,同时认为人类的需要表现为生活需要、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三种基本形式.“渡河公”与“麽乜”作为“除秽纳福”之物和“传情达意”之礼也正符合了人类三大需要,在上林、百色右江两地的壮族人们的生活、社会和精神上起到重要的影响,是一种文化的功能体现.

3.2.1 “除秽纳福”之物

端午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是毒日,天气燥热,五毒俱出,易暴发瘟疫.所以端午节人们多将艾草、菖蒲置于家中以“避邪”,干枯后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之效,或佩戴含中草药的香囊来增强免疫力,驱邪避秽,保佑安康.

“渡河公”与“麽乜”作为两地端午节必不可少的吉祥物,囊中放置的中草药以艾草、白芷、苍术、菖蒲等十多种天然风干的中草药为主,其成分、种类虽有异同,但都以安神镇惊、辟邪解毒、招福为目的.《本草纲目》草部[8]记载:艾又名艾蒿.性温、味苦、无毒,主治流行伤寒、虫蛇咬伤、小儿烂疮、盗汗不止、产后下血等症状.艾草亦常用于针灸,《本草从新》[9]说:“艾叶苦辛,生温,……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可见艾草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菖蒲是防疫驱邪的灵草,端午节有把菖蒲叶和艾捆一起插于檐下的习俗,《本草纲目》载:菖蒲气温味辛,乃手少阴、足厥阴之药.心气不足者用之,虚则补其母也.肝苦急以辛补之,是矣.[10]《道藏经》云∶菖蒲者,水草之精英,神仙之灵药也.可见菖蒲作用之奇,被推为灵药之用.白芷,“味辛温.主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风头,侵目泪出,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11]在《本草纲目》中载有“《仙神隐书》言∶种白芷能辟蛇,则《夷坚志》所载治腹蛇伤之方,亦制以所畏也.”[12]可知白芷除了药用之外,还可用于避蛇、疗蛇咬之伤.

“渡河公”与“麽乜”中填放的中草药虽为常见的药类,但适合端午时节驱邪解毒、延寿安康之用,同时也符合人们除秽祈福的美好生活愿望.这也是“渡河公”与“麽乜”药用价值及精神信仰的文化功能体现.

3.2.2 传情达意之礼

上林三里和百色右江地区的壮族村民,普遍将“渡河公”与“麽乜”看作是吉祥物,是一种对祖先与先贤崇拜信仰的表达,兼具传递情感及表达美好愿望的功能,是精神传达与信仰寄托的体现形式.

在上林,三里镇的人们喜欢把填放于“渡河公”中的中草药称之为“香艾”,因与“相爱”同音,遂赋予相亲相爱的情感表达,现成为上林地区年轻男女表情达意的信物.同样,因传说“麽乜”是雅皇为纪念心爱的伯皇而做,因此,“麽乜”也成为百色当地年轻男女的爱情物证.

“渡河公”与“麽乜”的来源均与对祖先和先贤崇拜有关,人们为了纪念祖先,把香囊制作成似祖先或先贤之样,于每年端午时节,或用于祭祀,或佩戴于身,以表对祖先或先贤的思念、崇敬与感恩之情.但两者的主体象征对象不同,“渡河公”象征的是幸存的金童玉女或者投江诗人屈原,“麽乜”象征的是民族英雄伯皇,这也是它们的个性表现之一.

百色“麽乜”因图案类型多样,意蕴丰富,成为馈赠亲人、朋友的佳品.因“麽乜”图案纹饰不同,寓意不同的特点,不同年龄段的人,在佩戴时也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延寿,喜戴梅花、菊花纹样图案的麽乜,小孩一般喜欢飞禽走兽类,双鱼、双蝶图案的“麽乜”则更适合相爱的年轻男女.而“渡河公”造型样式是较为固定的金童玉女抱瓜形态,在赠送亲友方面,则没有年龄段、寓意的讲究.

4 结语

流布于广西中部上林县和西部百色右江区的“渡河公”与“麽乜”作为两种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更是作为一种民间地方文化信仰、风俗习惯得以流传.二者不仅在工具、制作材料及工艺流程上呈现出大同小异的共同特征,还在艺术特征寓意、信仰传情等文化多元表达中体现其个性特征.概言之,它们在共性与个性的探析上亦可以归结为:来源祖先崇拜、主体象征对象不同;制作技艺大同小异;艺术特征及功能的多元表达的文化表征,同时亦是两地文化相似性与差异性的一种体现.

猜你喜欢
上林县龙珠渡河
绘颜绘色
《龙珠》故事 真正迷人的时代早已过去!
广西民族地区文化设计发展研究
“鸟人”
众猴渡河
红包王
南宁市上林县旅游业力促贫困户劳动力就业
善为『竹筏』巧『渡河』——谈过渡在议论文中的运用
南宁市志办到上林县开展地方志业务指导
贾人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