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患者血透并发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及疗效分析

2019-11-25 17:30龙昌顺
中外医疗 2019年26期
关键词:疗效分析

龙昌顺

[摘要] 目的 探究慢性腎衰患者血透并发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及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便利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泌尿外科收治的5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就不同年龄段患者血透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及患者临床疗效做出分析。结果 不同年龄段患者血透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中,>50岁患者的血透心律失常发生次数要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该年龄段内的患者血透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7.36%,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血透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患者临床疗效出现了显著改善,其中显效人数18例,占比36.00%,有效例数30例,占比60.00%,无效例数2例,占比4.00%。总有效率为9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肾衰患者血透并发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和患者年龄具有重要关联,并且在明确了相关诱发因素后,按照患者治疗需求,将相应的治疗措施落实,以此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 慢性肾衰患者;血透并发心律失常;诱发因素;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9)09(b)-0046-03

Inducing Factors and Therapeutic Effect of Hemodialysis Complicated with Arrhythmia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LONG Chang-shun

Department of Nephrology, Lianjiang People's Hospital, Lianjiang, Guangdong Province, 524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disposing factors and clinical efficacy of hemodialysis complicated with arrhythmia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Methods A total of 50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8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enrolled. Among them, 26 were male and 24 were female. The incidence of hemorrhagic arrhythmia and patients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were compared. Analysis of clinical efficacy. Results In the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hemorrhagic arrhythmia in patients of different ages, the number of hemorrhagic arrhythmias in patients >50 years ol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other age groups. The incidence of hemorrhagic arrhythmia in this age group was 37.36%,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age group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fter a period of treatment,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patient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mong them, 18 people were effective, accounting for 36.00%, 30 were effective, accounting for 60.00%, and 2 were invalid, accounting for 4.00%.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s 96.00%,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predisposing factors of hemodialysis complicated with arrhythmia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are related to the age of the patients. After the relevant predisposing factors are clarified, the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treatment needs, so as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f patients.

[Key words]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Hemodialysis complicated with arrhythmia; Predisposing factors; Efficacy analysis

慢性肾衰也被称为尿毒症,是临床泌尿外科治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引起该项病症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慢性病、尿路感染等,都会为慢性肾衰发作提供条件。在临床治疗中发现,慢性肾衰患者在患病过程中,其自身的肾功能损害恶化现象严重,致使患者体内排泄物不能及时排除,造成患者体内水、电解质失衡,且酸碱失衡,进而对患者的其他器官侵蚀,引起患者的生活不适[1]。通过血液透析,能够有效的改善慢性肾衰患者病症,对于患者生命质量改善具有重要研究意义。但是由于在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会造成患者心律失常。因此,需要及时的患者血透中的心律失常诱发因素分析,然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此为患者临床治疗中的病情控制提供保障[2-3]。该院以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泌尿外科收治的50例慢性肾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患者血透并发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及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便利选取该院泌尿外科收治的5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55.85±9.24)岁。患者平均透析时间(6.5±0.8)个月,且患者治疗中均未服用引起心律失常药物。该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同意,且患者知情,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都需要按照医护人员的要求,进行心电监护,并且以碳酸氢盐作为患者血透中的透析液。将中空纤维聚砜合成膜作为透析膜,透析面积为1.2~1.6 cm2。血流量设置为200~250 mL/min,透析液流速控制为500 mL/min,维持透析温度为37℃,透析时间为3~4 h/次。每周血透2~3次,时刻监督患者血透后的情况。当患者血透后尿量≤800 mL时,应该延长血透时间为15 h,当患者血透后尿量>800 mL时,则调整血透时间为9 h。

医护人员在患者血透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患者血透中的血压变化情况,对患者的脉搏以及心律等监督。如果患者在血透治疗过程中出现了呕吐、恶心等症状,应该根据临床症状判断患者的心电监测结果是否正常,并且判断患者是否出现了心律失常,及时对引起患者心律失常的原因分析。并且在临床血透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及时的按照患者表现出的症状,对其采取处理措施,如对于呕吐、大量出汗的患者控制中,应该采用碘胺酮加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同时在患者血透治疗中,应该按照患者治疗中的要求,对患者进行全血样本采集,对照血透之前的样本,观察相应指标的变化状况。

1.3  观察指标

就不同年龄段患者血透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分析,同时对患者临床疗效分析。在分析血透并发心律失常时,应该及时记录患者心律失常出现的次数,并且就心律失常与患者年龄的相关性影响分析。在临床疗效对比中,主要由显效(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无心律失常及其他并发症出现)、有效(患者生命体征基本稳定,且短期内没有心律失常及其他并发症出现)和无效(患者病情无改善)。总有效=显效+有效/例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段患者血透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

不同年龄段患者血透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中,>50岁患者的血透心律失常发生次数要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该年龄段内的患者血透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7.36%,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血透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患者临床疗效出现了显著改善,其中显效例数18例,占比36.00%,有效例数30例,占比60.00%,无效例数2例,占比4.00%。总有效率为96.00%(P<0.05)。

3  讨论

慢性肾衰患者是临床泌尿外科治疗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该种疾病的发作诱发因素较多,并且在患者患病过程中,具有较长的患病周期。一般情况下,慢性肾衰患者在患病中,表现为肾功能受阻、排泄功能紊乱以及出现水、电解质失衡现象。在对患者进行血样检查时,会发现患者的血液指标出现明显改变,且患者在临床发病时,会伴有高血压以及左心室肥厚等症状[4]。而这种病症的长期堆积和积攒会造成患者的自身机体运行能力受阻,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血液透析作为治疗慢性肾衰患者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治疗方式,在整个患者临床治疗工作开展中,具有重要治疗应用地位。要想在临床治疗中,提升患者病情治疗水平,就应该及时的按照患者治疗工作开展中的要求,对患者治疗中的病情控制分析。并且需要及时按照患者病情治疗控制中的要求,对患者临床治疗中的血液透析安全性管理工作分析。这是因为在临床治疗中,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患者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出现,这种并发症往往表现为患者的心律失常[5]。因此,在临床治疗慢性肾衰患者时,通常采用科学监护原则,对患者血透中出现心律失常的因素分析,并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以此提升患者血透质量,为患者的病情控制以及生存质量改善提供保障。

陈幸[6]通过研究指出,慢性肾衰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由于患者的自身年龄因素影响,出现患者治疗中的并发症发作是较为常见的。尤其是在年龄较大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出现患者血透中的并发心律失常现象更是较为常见。在选定的112例患者中,由于患者治疗中的心律失常状况不同,在对其治疗后的临床效率分析中,得出总有效率为95.26%,这与该研究结果相似,说明通过血透治疗,患者的临床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高红波等人[7]通过研究指出,慢性肾衰患者血透过程中,由于患者自身的机体耐受力不同,使得患者的血透質量出现了显著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当患者血透治疗中,患者年龄较大时,患者血透诱发心律失常的几率会相对较大。并且在患者血透治疗中,由于血透治疗中的次数不同,其对应的治疗效果也出现了改变,为了能够提升患者血透治疗效果,需要针对治疗中的并发症发生率分析,通过比对并发症发生率,发现高红波等人研究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6.22%,相比于该研究中的患者最好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了很多。

张连云等人[8]通过研究指出,在慢性肾衰患者血透治疗中,为了提升患者血透治疗水平,应该将心电监护设备以及吸氧设备等与患者治疗设备选择结合。这样才能保障在患者临床治疗中,能够及时对患者血透治疗情况分析,并且在患者血透过程中出现突发现象时,能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此为患者治疗工作开展提供保障。通过对比患者心律失常次数得出,由于患者年龄影响,其发生心率失常的情况叶子逐渐加剧,当患者年龄小于40岁时心理失常发生率要相对较高,这与该研究的结果也是相似的。当患者血透治疗中出现呕吐、大量出汗以及脉搏异常现象时,应该判定患者是否出现了心律失常,并根据患者治疗需求,及时对患者用药,以此稳定患者生命体征。

赖志廷等人[9]通过研究指出,在临床治疗慢性肾衰患者时,由于患者治疗中的用药方式以及血透方式不同,使得患者治疗的水平出现了明显的差异。要想提升患者临床血透治疗水平,应该及时对患者治疗中的用药管理分析,这样才能保障在用药分析和血透管理中,将诱发患者治疗并发症出现的因素明确,然后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案,对患者血透并发症出现症状控制,以此提升患者治疗水平。邓婷婷等人[10]通过研究指出,在慢性肾衰患者临床治疗中,为了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水平,应该及时针对患者治疗中的用药方式和用药管理要素分析,这样才能保障在相应用药方式和用药管理工作实施中,为患者治疗水平提升奠定基础。在选定的26例患者中,通过治疗后,患者发生治疗并发症例数为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9.23%,这与该文研究中的结果是非常相近的。

该研究结果显示,在选定的50例患者中,由于在临床治疗中,患者的年龄层次不同,因此,使得患者临床治疗中的病情控制效果出现了明显的改善。当患者年龄>50岁时,患者临床治疗血透中的心律失常现象发生率要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内的患者人数。这是因为,在患者临床血透治疗中,由于患者的年龄层次不同,使得患者治疗中对于血液透析的病情控制以及血液透析的环境适应性都出现了明显的不同。且在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年龄较大的患者,其自身的血液循环系统运行速率降低,使得患者血液透析的效果出现了明显的改变,为了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水平,应该在患者治疗中,及时对患者治疗中的年龄因素分析。对年龄较大的患者血液透析中,应该采取特殊监护手段,这样才能保障在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能够提升患者血透水平,为患者的病情控制奠定基础。

作为医护人员,在针对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管理中,应该明确患者血液透析管理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并且需要及时的采取护理监督措施,这样才能在患者血透过程中,及时的对患者血透中的危险因素出现原因分析,并且及时的采取处理措施,以此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水平。选定的50例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血液透析治疗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出现了显著的改善,总体治疗有效率已经达到96.00%。这说明,在患者临床治疗中,通过对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心律失常诱发因素分析,能够及时对患者治疗中的心律失常诱发因素分析,采取科学的处理措施,减少了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心律失常现象出现几率,为患者治疗水平提升奠定了基础,提升了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郑建国.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5):102-103.

[2]  代红梅,龚孝春.老年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疗效与心血管并发症临床研究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12(19):123-125.

[3]  兰艳敏.慢性肾衰竭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相关猝死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当代临床医刊,2017,11(4):156-159.

[4]  吴茵,赵鑫,张永红.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24):156-158.

[5]  孔亚玲,周刚,陈蕊.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6,31(5):147-148.

[6]  陈幸.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6,33(6):98-99.

[7]  高红波,李连珍.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配合舒适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16,15(8):14-15.

[8]  张连云,朱铁锤,刘向东.120例长期血液透析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特点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16,12(10):815-817.

[9]  赖志廷,莫凤琼,罗演华.左卡尼汀治疗慢性肾衰合并冠心病心律失常療效观察[J].黑龙江医学,2017,41(6):534-535.

[10]  邓婷婷,华永平,席罡,等.左卡尼汀治疗慢性肾衰合并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J].基层医学论坛,2017,22(16):14-16.

(收稿日期:2019-06-21)

猜你喜欢
疗效分析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胸椎骨折治疗中的价值探究
腹腔镜睾丸固定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的疗效分析
经皮肾穿刺治疗梗阻性肾积水的临床疗效分析
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
支架结合微弹簧圈技术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观察
依替米星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感染的疗效分析
血浆置换在重型肝炎治疗中疗效分析
以米托蒽醌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脏器毒性和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