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血液病患者疑难交叉配血原因

2019-11-25 18:25褚庆萍
中外医疗 2019年26期
关键词:血液病

褚庆萍

[摘要] 目的 为了对血液病患者疑难交叉配血原因进行探究。方法 方便抽取从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该院中的疑难交叉配血标本516份进行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等。之后再根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血液病患者疑难交叉配血原因进行探讨。结果 对于患有血液病的患者来说,凝聚胺交叉配血不合以不规则抗体阳性为多发因素,不规则抗体阳性所导致的血液病患者凝聚胺交叉配血不合占比为80.00%,而不规则抗体阳性又主要表现为同种抗体产生,其占比为83.33%,其中Rh系统抗体占比为70.00%。在该次研究过程中,对患者进行5次输血以上的血液病患者检出不规则抗体的几率要明显高于5次以下的输血患者,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患有对患有血液病的患者进行治疗之前,对患者的不规则抗体进行筛查是十分必要的,不仅仅可以有效的提升输血质量,同时也能够保障输血的安全。

[关键词] 血液病;交叉配血;原因

[中圖分类号] R44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9)09(b)-0188-04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Difficult Cross-matching in Patients with Blood Diseases

CHU Qing-ping

People's Hospital of Lingcheng District, Dezhou, Shandong Province, 2535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auses of difficult cross-matching in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al diseases. Methods  516 difficult cross-matching blood samples from our department from Jnay 2016 to May 2018 were convenient used for blood type identification, irregular antibody screening and identification. Then,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data, the causes of the difficult cross-matching of blood patients are discussed. Results For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al diseases, condensed amine cross-matching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irregular antibody-positive factors, and the proportion of condensed amine cross-matching in hematological patients caused by irregular antibody-positive patients was 80.00%. The positive antibody was mainly expressed as the same antibody, which accounted for 83.33%, and the Rh system antibody accounted for 70.00%. In the course of this study, the probability of detecting irregular antibodies in patients with blood diseases above five transfusion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with transfusions less than five times. The differenc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It is necessary to screen patients' irregular antibodies before treating patients with blood diseases. It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blood transfusion, but also ensure the safety of blood transfusion.

[Key words] Blood disease; Cross matching; Cause

疑难配血常导致患者输血治疗延误,进而使患者病情进展甚至对其生命造成威胁,疑难配血主要指各种因素导致的配血实验不合。因此找出配血不合原因,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治疗是十分关键的[1],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的病情、输血次数、身体素质、自身抗体干扰血型鉴定等均可造成配血不合情况进行检查,保证患者可以及时地进行输血治疗。该研究对血液病患者疑难交叉配血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输血相应的措施,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516份标本,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抽取该院所采集的疑难交叉配血标本516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所选择的研究对象是在患者和家属知情并同意,而且身体的生命体征正常的情况下,对其进行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与交叉配血,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在所采集的疑难交叉配血标本中选择516份标本,进行一定的鉴定筛查,并将来自该次所选取的516例样本需要进行输血治疗的血液病患者进行详细的调查。还在该次所选取的516例患者之中,包括295例女性患者以及221例男性患者,其年龄在12~76岁之间,患者的病程在3个月~4年之间。通过对患者进行一定的鉴定,其鉴定结果显示,在该次所选取的患者之中,包括15例血液病患者存在疑难交叉配血的情况[2]。

1.2  方法

在该次试验过程中,所需要采用的仪器以及试剂主要包括,江苏力博提供的抗A1以及抗B反定型用红细胞,谱细胞,抗-C,抗-D抗-F;而在该次实验过程中还需要应用到凝聚胺试剂;也包括不规则抗体筛选红细胞,抗人球蛋白检测卡;离心机等。在该次实验过程中,对于患有血液性疾病的患者,在对其进行ABO,RhD血型鉴定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微柱凝胶法对其进行筛选,而且在进行鉴定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按照说明书的操作流程来进行操作。在对患者采用微柱凝胶法进行筛选不规则抗体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同样的标准对其完成相关操作。相关医护人员在进行不规则抗体阳性标本的检测工作时,首先应该对患者的特异性抗体进行鉴定,可以利用患者自身的红细胞或者谱细胞进行,在选择不规则抗体的阴性标本时,检测人员应该根据谱细胞的整体反应格局对患者体内的特异性抗体进行判断,然后再利用固善法祛除患者自身对照阳性标本红细胞表面抗体,以上程序完成之后再对患者进行抗体特异性的鉴定[3]。对标本进行Rh表型检测时需要采用试管法对其标本进行检测,进一步验证抗体的特异性,之后再根据抗体的特异性,对合适的血源进行筛选,最后实施凝聚胺交叉配血和抗人球蛋白交叉配血[4]。

1.3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结果,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表示计量资料(x±s),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分析对血液病患者疑难交叉配血的原因,能够发现不规则抗体阳性是血液病患者凝聚胺交叉配血和抗人球蛋白交叉配血不合中最常见的因素,所占比例为80.00%,而对于不规则抗体阳性来说,又主要表现为同种抗体产生,其所占比例为83.33%,对于其他3例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患者来说,产生该种结果的主要原因就是受到了血浆蛋白干扰、血型不合和药物等,最终给实验结果造成了一定的交叉匹配干扰,见表1。而在该次研究过程中,有10例患者为同种抗体阳性,其中主要包括7例患者为Rh血型系统,所占比例为70.00%,而其余的血型系统包括3例所占比例为30.00%,见表2。而在该次研究过程中所有患者输血治疗的次数达到5次以上的患者与输血次数<5次的患者进行比较,能够明显看出输血次数>5次的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输血次数<5次的血液病患者,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于患有血液病的患者而言,疑难配血不仅仅会耽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同时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疑难配血主要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的配血实验不合,对此就需要院方找出患者配血不合的原因,并且对于配血不合的原因有针对性实施相关措施[5]。

该次研究对象均为血液病患者,相比较在516例需进行输血治疗的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以上的结果中可以看出,不规则抗体是造成杂交困难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该次研究对象均为血液病患者,研究结果表明,疑难交叉配血的原因中以不规则抗体阳性最常见,占80.00%,并且通过实验可以发现,患者的输血次数越多,患者体内的不规则抗体阳性率越高。而异基因红细胞抗原刺激增强是产生不规则抗体的主要原因。据报道,多次输血致敏红细胞产生不规则抗体的风险在15%~20%之间[6]。由于目前RhD抗原已成为输血前的常规检查项目,多采用同型输注,因此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产生抗-D的机会。研究表明多次输血的患者较易产生抗-E抗体与我国汉族人群中RhE阳性率相对较高(47.88%)有关[7]。因此,对血液病患者进行治疗之前,必须对患者进行不正常抗体进行筛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和提高输血的质量和安全性。

而该次研究主要是针对患有血液病的患者疑难交叉配血原因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输血治疗得到保障,而且该文也提出了有效的输血应对措施。在医院对患者进行输血治疗,输血主要是通过静脉给病人输血以达到治疗目的,在临床上治疗各种疾病中,输血疗法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治疗方法,该种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缺氧程度,并且能够使患者的生命体征得到维持。但是对患者进行输血治疗,会受到患者自身血型、疾病情况以及药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对患者进行输血治疗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现配血不合的情况,最终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分析患有血液病的患者疑难交叉配血原因是十分重要的。

在该次研究过程中,对于患者疑难交叉配血原因,进行多方面的分析,主要包括了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和血液病患者难以交叉配血标本的鉴定。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影响困难交叉配血次数最常见的因素是不规则抗体阳性,不规则抗体阳性的发生率随着输血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接受了多次输血治疗,这增加了患者暴露于异基因红细胞抗原刺激,最终导致不规则抗体的产生[8]。而且该次研究发现同种抗体在不规则抗体中是最为常见的。就我国现阶段的医疗水平来说,RhD已经成为血液疾病的常规检查项目,所以在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若发现了自身抗体之后,应该及时向经治医师进行报告,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通常情况下,在血液病的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会对患者进行多次输血,随着输血次数的不断增加,患者体内产生不规则抗体的风险也有有所增加,与此同时,有一些患者在进行输血治疗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化疗或放療过程,这一类患者的免疫系统波动很大,患者体内的抗体的数量和类型也会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变化,即使是进行过交叉配血也会导致输血的危险,因此不规则的抗体筛查对于血液病患者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患有血液性疾病的患者来说需要检验人员对患者的抗原以及抗体等多种成分进行检查,同时也需要对供血者的抗原以及抗体等多种成分进行检查,判断供血者与献血者的抗原与抗体是否能够相容,这样一来,也是对受血者的生命安全有所保障。而该文通过对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的多例血液病患者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交叉配血困难最常见的原因除了不规则抗体阳性就是血型鉴定错误,由于个别检验人员对患者血型鉴定的过程中出现误差,导致最终结果为错误的血型,致使交叉配血不合。如果遇到了危重患者抢救时,很有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而影响血型鉴定错误的主要原因包括在两个方面:分别是人为因素与客观因素。人为因素:主要包括试剂加样不标准以及污染,或者是检验人员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加错样本或者试剂,离心速度不够,或者离心速度过度,细胞与血清比例不适,等多种因素都会导致最终的判断结果产生误差,致使血型鉴定结果判断错误。而导致血型错误的客观因素:主要包括某些疾病导致患者的抗原减弱,且未对患者做反定型,产生血型鉴定失误。在婴幼儿或者是老年人血型鉴定的过程中,这一类人群的抗体效价低,某些药物干扰或者是正反定型并没有一起做,最终导致血型鉴定失误。

在对患者进行配血的过程中,无论是献血者还是受血者都会受到不规则抗体的干扰,最终导致交叉配血困难,所以院方应该对受血者的不规则抗体筛选起到足够的重视,与此同时,献血者的不规则抗体筛选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该次研究过程中,包括两例患者在做交叉配血实验的过程中出现试管凝集现象,而且在该次实验过程中,该献血者的血清分别与3位受血者配合,均显示不合,但是经过相关的检查,可以发现在献血者的血清之中含有抗-E,当检验人员进行试验的过程中,会使红细胞出现假凝集的现象,最终也会导致配血不合的情况出现,而这种情况大多数会出现在患有霍奇金病的患者或者是患有巨球蛋白血症的患者之中,也有可能会表现在其他的血沉快的一些病例之中。而患者自身的一些疾病,也会导致交叉配血困难的出现,例如患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疾病的患者,其自身的抗体在体外就能够与所得到的供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这样一来就会促使患者很难找到相容性的血液输注。而对于患有病毒性肺炎的患者来说,其血清中通常情况下会有很高的冷凝集素,对于这一类患者来说,较为严重的患者也会对交叉配血实验造成严重的干扰。

患有血液疾病的患者需要进行多次的输血治疗,而该文通过对相关案例进行调查,根据对相关数据结果进行分析从中可以发现,导致交叉配血困难的一部分原因,包括由于检验人员的粗心大意,而且鉴定人员没有较强的责任心,最终导致血型鉴定错误。所以检验人员进行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按照正规操作规程进行血型鉴定,也就是在对患者进行血型鉴定的过程中,检验人员应该做到先加标准血清后加细胞。在分型血清的阶段,也需要严格的符合操作标准进行操作,在进行鉴定的过程中,所用介质液必须是等渗,而且所需的介质液必须保证其新鲜无污染。进行正反定型的阶段,在实验室内需要有两个检验人员分别进行操作,若在检查的过程中出现患者正反定型不合的情况,就需要工作人员对患者正反定型不合原因进行查找,而且在对其进行判断的过程中,不能够单纯的以某种实验的结果为标准,在血型鉴定这一关,必须要做到严格把关。

在对受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过程中,应该做常规的抗体筛查,只有这样才能够发现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对患者进行输血治疗之前,检验人员需要对患者的不规则抗体进行筛选,与此同时,在献血者方面,也需要对其血清的抗体进行一定筛选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患者的抗原以及抗体与献血者的相结合。检验人员做假阳性处理的过程中,可能会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应用到未经洗涤的红细胞,在这时很有可能会出现是患者自身凝集素和异常蛋白质相互反应的情况,进而会引起假阳性的结果,最终导致鉴定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在进行配血前,检验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红细胞进行洗涤。而且,在进行交叉配血实验操作时,对其室温也需要有所关注,温度应该保持在22℃左右。在相关工作人员作冷凝集实验时,应该处于室温为37℃的实验室进行实验。采用37℃的生理盐水,可以对红细胞进行排除。对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来说,在其进行配血的过程中,有冷性抗体的患者,需要对其采用温盐水洗涤红细胞。如果在相关人员采用温盐水对红细胞进行洗涤之后,检验人员进行配血的阶段,需要在37℃的室温之中进行。

综上所述,通常情况下,患有血液性疾病的患者,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是需要进行多次的输血治疗,而在对输血治疗阶段也增加了不规则抗体产生的风险。此外,对于一些需要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的患者来说,患者自身免疫状态在治疗过程中会有很大的波动,并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抗体的种类和数量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即使是进行交叉配血的患者,也不能保证输血的安全。因此,不规则抗体的筛选对血液病患者是十分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患者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民霞,杜红梅,马红,等.28例疑难配血原因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1):8-9.

[2]  胡丽超,王献春,彭小婉. 血液病患者疑难交叉配血原因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35):75-76.

[3]  包建.血液疾病疑難交叉配血分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6):45-47.

[4]  杨慧.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与输血安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25(11):1826-1827.

[5]  项嘉亮,黄伟刚,陈炎添.临床疑难配血相关因素、相应处置措施及临床意义[J].分子影像学杂志,2015(1):48-50.

[6]  李革飞.微柱凝胶在临床疑难交叉配血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46.

[7]  刘新君.肿瘤患者反复输血对交叉配血结果的影响分析[J]. 中国实用医刊,2015(21):11-12.

[8]  张慧,李闻才,程晓文. 46例疑难交叉配血原因分析及输血策略[C].中华医学会, 山东省医学会,中华医学会临床输血学分会学术年会全文汇编.北京: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社,2015.

(收稿日期:2019-06-21)

猜你喜欢
血液病
马来西亚:警惕香蕉血液病
叙事关怀护理对恶性血液病患者治疗初期的影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血液病患者的应对策略
心理护理在以柔红霉素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恶性血液病中的应用效果
GM值在高危真菌感染风险的血液病患者诊断驱动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基于数据挖掘的血液病从虚劳论治的证治规律研究
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输注滤白机采血小板治疗血液病与泌尿系统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低的临床效果观察
隔姜艾灸预防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肌损害的实验研究
血细胞形态学观察对常见血液病诊断的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