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三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2019-11-26 07:18江苏省相城中等专业学校赵晓宇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19年16期
关键词:学徒导师师傅

江苏省相城中等专业学校 赵晓宇

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江苏省相城中等专业学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的精神,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

1 现代学徒制试点的目标

通过学校、企业和行业协会(以下简称“校企行”)三方共同招生招工,联合培养技能人才;校企行三方共同建设教学实训基地,模拟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实施在岗教学,把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进行有效对接,加强专业课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校教师、企业师傅和协会导师的互动,打造“教师+师傅+导师”的三导师型教学团队。经过现代学徒制试点,探究校企行三主体人才培养新模式,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

2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过程

2.1 校企行三方联合进行招生招工

校企行按照企业人才需求进行联合招生,企业、学生和学校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并按照现代学徒的模式进行培养。学生在学徒期间可获得企业的生活津贴。

我校与苏州市相城区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及苏州欧亚伟业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等汽车维修企业进行合作,三方根据企业实际人才的需求情况协商制订招生招工计划。在招生过程中,实行文化素养检测、健康测试和面试三者相结合的方法。学徒、学校和用工企业三方签订合作协议,确定学徒的学生和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按照学徒和企业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学徒培养的在岗职责、学习内容和权益保障等内容。

2.2 校企行三方共建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

校企行三方根据企业生产实际、岗位素养需求和行业职业标准,共同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我校与苏州欧亚伟业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汽车维修类专业实训基地,按照企业实际生产的模式建成汽车保养、汽车机电维修、汽车钣金、汽车喷涂、汽车美容等实训室,既能满足校内实训教学的需要,也能满足汽车维修企业职工技能培训的需求。

我校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与苏州骏秀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建成了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综合实训室。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综合实训室完全按照汽车销售企业的要求进行建设,这样既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训教学,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创业实践。

2.3 校企行三方共同实施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有效对接的学徒培养

校企行三方共同开展专业建设、技能人才培养、企业职工培训、职业标准和技能标准的制订等工作;共同制订课程标准、开发专业教材和专业课程、实施专业教学和综合考核评价、进行专业教学研究等。学校进行系统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协会承担行业通用技能的训练;企业通过师带徒的形式,组织实施具有企业个性的岗位技能教学;校企行三方派遣教师、师傅和导师共同进行专业教学,实现了校企行三方一体化人才培养。

(1)对接企业实际生产过程,同步进行实践教学。校企行三方经过调研论证,共同制订实施性教学计划和专业教学大纲。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和行业生产共性,结合专业教学的要求,突破原有固定的教学课程模式,制订教学计划,且根据企业的生产实际调整教学内容,使得校内的实践教学与企业的生产过程基本保持同步。

汽车维修企业工作的时间性特点比较明显,特别是季节转换和重大节假日后,由于汽车保养和事故车修理的业务增多,使得企业维修任务重、维修技术人员不足。在企业维修繁忙时间来临之前,学生在校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然后到企业对应的岗位进行生产实践。学生在企业师傅的帮助下,参加汽车保养、汽车总成拆检、汽车检测等实际生产工作,学校选派的专业教师和协会选派的专业导师到企业进行技术帮扶。在学校、企业和协会三方积极互动下,学生提高了专业技能,获取了相应的收入;教师了解了企业的岗位职责和技能要求,提高了实践教学能力;协会掌握了企业的生产特点和学校实践教学的要求,指导和协调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企业既解决了用工短缺问题,又得到了学校和协会的技术帮扶,实现了校企行三方共赢。

汽车销售企业在大型车展等促销活动到来之前,根据汽车销售实战的需要,将学生带到车展中心或将汽车销售网店开到学校,企业师傅和协会导师到车展中心和学校进行驻点,对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的学生在上岗前进行培训,讲授售前、接单和售后服务及网店运营等职业岗位专业技能。学生在企业师傅和协会导师的指导下,帮助企业进行现场和网上销售。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了解了企业的经营文化和理念,锻炼了执行能力和沟通技巧,经过线下线上的实战体验,提升了专业技能,为将来的顺利就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校企行三方互聘互派,共同建设教学团队。学校积极探索建立教师流动制度,设置兼职专业教师岗位,加大学校、企业和协会三者之间的专业人员互聘共用,推行学校、企业和协会互派专业人员进行挂职锻炼。企业和协会选派高技能人才到学校进行任教,明确师傅和导师的职责和待遇,把师傅和导师的教学工作纳入到学校的绩效考核,使他们在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时能享受对应的带徒津贴。企业实践和为企业技术服务可以作为专业教师的绩效考核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在校企行三方人员的互派中,教师对企业文化、行业特点、岗位需求和生产过程等方面加强了认识;企业师傅和行业导师在学校通过教学实践,增强了专业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校企行三方人员互派互聘,共同建设师资队伍,初步构建了“三导师”型的专业教学团队。

通过现代学徒制试点,校企行共同制订了教学和课程的标准,明确了教学的内容和模式,研制了考核评价的方法。校企行三方共同构建三导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建立了学校教师、行业导师和企业师傅的考核评价机制,使得现代学徒制试点学生的培养质量得到了充分的保证。

3 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反思

3.1 校企行三方合作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要与企业、行业三方建立长久合作,为学生的培养和就业提供保障,在这方面学校会更积极主动,但有些方面学校则相对被动。比如在招收学徒方面,学校关注招收学徒的数量和质量,而企业关注招收的学徒能否满足自已生产经营的需要,能否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协会关注学徒能否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提供动力。再如,在建设实训基地方面,学校依赖企业的投入和协会的帮扶,而企业则担心人力物力投入后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如何调动校企行的积极性,找到技能人才培养三方共赢的策略,需要进一步探究。

3.2 “三导师”制的构建尚需进一步探索

校企行共同建设教师队伍是现代学徒制试点的重点,学徒的培养必须由学校教师、企业师傅和行业导师共同实施。但学校的用工制度和人事编制限制了“三导师”制的构建。一方面,学校支付兼职教师津贴的资金不足;另一方面,企业和协会的技术骨干工作满负荷,使得企业无法选派员工到学校担任师傅。因此,如何构建“三导师”制的长效合作机制,三方应付出更多努力。

猜你喜欢
学徒导师师傅
今日菜色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香港学徒制利益相关者权责划分及经验启示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导师的猫
只会一种
只会一种
如何处理好干与学的矛盾
芬兰大多数学徒是成人学习者
和谐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