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导学,建构重组: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

2019-11-26 12:15朱慧霞
小学生 2019年12期
关键词:归类加减法题目

⦿朱慧霞

复习是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为了让学生巩固上课所学内容,学会举一反三做练习题,是复习课的主要任务。但是复习课普遍存在难以开展、成效不明显的问题。知识的巩固和发展,只有让学生在复习课中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才是解决复习课难开展的关键。笔者以一种建构重组的方法来使课堂变得具有开放性和生活性。并且笔者还采取了新课程的相关理念来让数学复习课变成学生再认识知识的课堂,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

“复习课”上学生埋怨练习题太多了,这是传统复习课中的普遍现象。教师们总是喜欢采用“题海战术”。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这一老套的做法,对于“题海战术”不少教育工作者开始反思这样做的意义,这究竟是给学生增加负担,还是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呢?多数教师认为复习不能机械重复,单纯的重复做题和练习不能够很好的起到巩固知识,发现新知的效果。学习的意义在于将学习者能够将学习内容自主转化成为个人经验的积累,从而灵活运用知识,做到活学活用。建构重组法,就是旨在让学生自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数学需要学习者具有很强的逻辑系统思维,将知识系统化,体系化输入,而不能零散的掌握知识。复习课是引导学生自己分类整理知识的课程,上好了复习课就有利于学生自己形成知识网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知识归类,使得自己的逻辑思维更加清晰。数学学习更加有条理。以下以“分数加减法”举例:

一、构建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自主梳理

教师列出来几类算式:1/3+1/4,0.25-0.1,0.5+0.8,1/2-1/3。

并提问“请同学们来把他们归归类,并说出你的依据。”

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算式后,可能第一位学生这样归类:1/2-1/3,1/3+1/4为第一类;0.25-0.1,0.5+0.8为第二类。

教师点评,先给予肯定,再重复该学生的归类方法,这位同学是依据分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进行分类的。

然后教师再加以引导,启发学生从其他角度进行归类。可能第二位学生这样归类:1/3+1/4,0.5+0.8为第一组,因为都是加法,所以归为一类,0.25-0.1,1/2-1/3为第二类,因为都是减法,所以归为一类。

这样让学生有一个发散的思维空间,进行自主归类的目的一是帮助学生回忆基本知识点,二是进行分析,整理,并且在整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再认识。

二、对比学习,在比较中掌握规律

教师先给出以下题目: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7/8,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1/8,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1/8,再问“同学们,你们能找出来这三个阐述的区别吗?”很显然,这些题目的区别很细微,第一个是“是”,第二个是“比……多”,第三个是“比……少”。这个时候要提醒同学们注意,遇到类似的阐述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审题了。第一个“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7/8”,换言之就是“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1/8。”如果题目是什么“男生比女生多”就要以女生作为基数,以女生的数量乘以分数即为多出的数量。提醒学生千万要注意区分,这是命题,人经常会使用的出题方法。并且让学生自己去多去搜集相关类型的题目,让学生自己去验证,找出来这类题目的解答技巧,并且鼓励学生和同学们分享自己发现的解题方法。

三、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往往在实际的情况中,想要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需要调动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师出题可以找那些创新性比较强的题目,从而深入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学习数学能够让学生们具备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要多取材于生活中的问题。生活能够为数学知识提供素材,而另一方面数学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比如下面这道应用题:在学校举办的第38届运动会上,小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长跑项目中,她用了1/6小时,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而小蓝则用了1/5小时,那么小蓝比小红慢了多少小时?此类问题都是在考察分数的加减法的知识点,但是题目的设置不是让学生们直接进行加减法计算,而是要求学生们进行转换,首先要把文字转变为数学算式。所以这就需要学生们充分理解应用题目的含义和要求,区分好什么时候应该用加法,什么时候应该用减法。这类题目又称为应用题,就是要求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良好的复习课要能够促使知识变得系统化,体系化。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结构有进一步的拓展延伸,从而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复习应当使不同的学生都获得相应的提升。要有针对性的结合学生个体的差异,进行复习课的归纳总结,进行分层教学,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多接触不同类型的题目,让那些理解能力比较弱的同学,牢固的掌握课内的习题,多重复基本知识,先打好基本功,至于拓展方面不应当强求。

四、总结

对于学生而言,复习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进入到另一个维度去认识知识,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反思。所以学生应当突破原有知识的界限,达到全新的高度,不能让学生被动接收知识,而是要主动创造知识。这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点拨。“老师讲课,学生做题”是老师和学生都已经厌倦了的死板的学习方法,而在知识梳理――知识重组――自主建构的三步走中,让同学之间相互学习,互相督促。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创造学习的乐趣。

猜你喜欢
归类加减法题目
数列易错点归类剖析
图画里的加减法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环保督察:洛阳做好绿色“加减法”
万有引力问题的归类分析
追根求源
单词加减法
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