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加强宪法教育的研究

2019-11-26 20:10
读与写 2019年21期
关键词:法律意识宪法道德与法治

肖 莹

(江苏省泰州市海军中学 江苏 泰州 225300)

当前初中生最大的特点就是模仿能力比较强,同时初中阶段也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初中生的自制力缺乏,非常容易受到外来的诱惑,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要想有效的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初中生未来的发展。如果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不及时对初中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就会对初中生本身、家庭以及社会的发展造成非常大的危害。要求教师加强初中生的宪法教育,促使初中生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为初中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1.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宪法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过于单一的培养途径。教师在课堂上只注重宪法知识的讲解,没有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于宪法知识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课本上,并不能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综合地运用宪法知识,再加上道德与法治考试中对于宪法知识的考点比较琐碎,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学生只会理解宪法的单个条例,却不能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在内心也没有形成对宪法的敬仰。

1.2 应试教育痕迹比较明显。初中教师在进行宪法教育的过程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比较大,过度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发展,以及学生在生活中是否需要掌握法律知识,甚至缺乏学生对法律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认为学生正在处于初中关键时期,应当以主要的学习科目为主,顾不上培养学生法律意识与能力。

2.初中道德与法治加强宪法教育的主要途径

2.1 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注重宪法知识的时代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责任非常的重要,因此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宪法知识,并能够综合地结合时代热点,向学生传递宪法知识,对于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培养,教师是主要的承担者,在初中法治教学的过程中,紧紧地结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对于宪法知识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并让学生真正的认识到宪法知识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宪法意识,努力促使宪法知识贯穿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也应当注重宪法知识的考核,促使教师更加重视宪法知识的教学。

例如部编版《维护宪法权威》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有效的理解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并要求公民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的权威,并形成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自觉的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人权。教师可以将地方各个基层学习十九大,维护宪法权威的主题宣讲会的内容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增强机关干部法治观念,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2018年12月13日,盘州市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吴胜卫主持召开盘州市政法委“学习党的十九大,维护宪法权威”主题宣讲报告会。引导学生认宪法知识的重要性,并为学生接下来进一步探究宪法知识的主要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创新宪法知识教学方法,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宪法知识的教学并不是一时半会儿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期的教育与教学,广泛性覆盖在学生的生活中,因此,教师在进行宪法知识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出发,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引入宪法知识,同时结合学生的不同的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宪法知识的学习兴趣,对于宪法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强化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掌握宪法知识,加强自身的教学技能,从而更好将自己所掌握的宪法知识应用到法治课堂教学实践中去。

例如部编版《理解权利义务》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单纯的给学生讲解权利与义务的内容,那么学生就会对宪法知识的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教师不妨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创新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利与义务,并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同时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的加强对宪法知识内容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加强宪法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提升自我教学技能,从而为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打下基础。

总结

综上所述,在进行初中宪法教学的过程中,要想让学生合理地掌握宪法知识,首先要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还要创新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宪法知识,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法律意识宪法道德与法治
宪法伴我们成长
宪法解释与实践客观性
《宪法伴我们成长》
加强高中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对策
尊崇宪法 维护宪法 恪守宪法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提高法律意识的实践与探索
论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