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沿

2019-11-26 06:02
军事文摘 2019年22期
关键词:臭氧层超新星酵母

人造奶来啦

人造奶来了,你敢喝吗?

两位硅谷生物工程师创立乳制品公司,用来生产人造奶。他们利用基因改造的酵母代替奶牛,保留牛奶的风味和营养物质。生产人造奶主要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将奶牛的DNA序列转入酵母细胞;第二步,酵母细胞发酵后产出乳清和酪蛋白;第三步,和营养物质混合。

人造奶中的蛋白质来自酵母菌,脂肪来自植物,矿物质和糖类通过另外添加,成分与牛奶非常接近。同时人造奶更健康,无乳糖、激素、抗生素、胆固醇。

南极发现超新星尘埃

据称,科学家在南极洲雪层中发现的宇宙尘埃,可能来自数百万年前诞生的一颗超新星。这些宇宙尘埃经过星际旅行后,最终落在了地球的南极洲。科学家之所以有这种推测,主要是因为他们发现这种尘埃中含有Fe-60同位素,它通常由超新星爆发释放,但几乎不出现在地球上。

鱼能感觉到痛苦吗

很多人说鱼的记忆只有7秒,我们也常常认为鱼没有记忆,没有感情,不会感到痛苦。而事实上,鱼和人类一样,有同样的神经和引起感觉的化学物质。越来越多的实验表明,鱼确实可以感觉到痛苦。

哺乳动物和鱼类有许多相同的神经递质,其中包括多巴胺和血清素。在人类身体中,这些神经递质与疼痛、饥饿、口渴和恐惧有关。

鱼的解剖学、神经化学和行为现象都表明,鱼能够体会到包括幸福、疼痛以及恐惧在内的多种感觉。

臭氧层正在恢复

联合国研究报告称,可为地球生命阻挡太阳辐射的臭氧层,正以每10年1%~3%的速度恢复,逆转多年来因释放有害化学物导致臭氧层危险损耗的现象。

按照预估速率,北半球和中纬地区的臭氧层预计在21世纪30年代将完全修复,接着南半球将在50年代,极地地区在60年代修复。

扔掉的塑料在被你吃下去

最近,微塑料再次引发关注。美国领导的一个科学家小组在北极钻取的冰芯中发现了微小的塑料碎片;在北极地区的积雪里,也发现了相当数量的塑料微粒……

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或颗粒,有片状、线状或块状等多种形态。不只是海洋和天空,人体内也同样发现了微塑料。近年来,研究者们相继在牡蛎、贻贝和鱼类等食物中,饮用水、海盐甚至蜂蜜中都发现了微塑料。据测算,一个成年人一年约摄入2000个微塑料。

不吃肉能节约耕地吗

如果人类不吃肉,将会节约大量耕地?

以美国为例,用植物性食品代替肉类,每年可以使国家节约2900万公顷的耕地、30亿千克的氮肥,减少2800亿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食物相关用水则预计增加15%。

不久前,联合国出台一份关于气候变化的报告,称要想控制全球变暖,人们得改变一下自己的饮食结构,多吃菜,少吃肉。的确,饲养牲畜会消耗大量土地资源,种植牧草、制造肥料也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动物本身还会排放甲烷。

猜你喜欢
臭氧层超新星酵母
RCW86超新星爆发遗迹
国际臭氧层保护日
南极臭氧层空洞2060年有望恢复
超新星爆发极其明亮 孕育绝大多数重金属元素
安琪酵母:全球第三、亚洲第一、两市唯一
安琪酵母:全球第三、亚洲第一、两市唯一
黑洞也爱吃点心
日本原装进口的健康食品
创造生命的它,会灭绝地球生命吗?
为什么要保护臭氧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