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安排好体育课的准备活动

2019-11-26 19:35魏金枝
读与写 2019年25期
关键词:运动量课堂气氛体育课

魏金枝

(安徽省淮南市舜耕中学 安徽 淮南 232001)

可见一堂体育课中准备活动的成功与否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环节。然而,往往个别体育教师和学生忽略准备活动的作用,在思想上自觉不自觉地认为体育课的“基本部分重要,准备部分次要,结束部分可要可不要”,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并不能科学安排准备活动。下面就怎样科学系统地安排一节课的准备活动,以及对当前一些中学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安排方式提出一些看法和见解。

1.准备活动应力求实效性,防止公式化

据了解,目前许多学校中的体育课准备部分存在公式化,教条化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无论上什么类型的课,准备部分总是那样公式化地进行,即由老师领着学生慢跑,然后让学生做几节早已掌握机械的选手操,或者做上些陈旧乏味的游戏。当然,这种方法符合人体运动循序渐进的原则,也便于教学顺序的稳定。然而,在中学几年的体育课,这样始终如一的循环下去,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感到准备活动单调、枯燥甚至产生厌烦,这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主观能动性、培养对体育课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十分不利,无意中降低了准备活动的效果。如果在活动中,从该课目的任务出发,遵循体育课部分的基本要求,通过各种途径,采取丰富多彩,变化多样的方式方法进行练习,培养学生自我活动能力,培养学生的课堂兴趣,这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课堂兴趣,会产生良好的效果。例如:结合授课的内容,适当地讲述一些体育方面的新闻、趣事,以及引导学生做一些具有表演的双人或多人的徒手操练习、艺术型体练习,以及武术操练习等。通过花样新颖的练习,不但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陶冶情操,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增进学生对体育知识的了解。

2.准备活动要不断创新

目前部分学校的老师,在安排准备活动内容时,不注意学生的兴趣和特点,为了方便,活动操老是那么几节,甚至整学期的复制粘贴,很少变换花样,虽然经常练习学生比较熟悉的操,能使全班同学动作能够整齐划一,省却了老师许多精力和时间,但是,如此下去就容易使学生产生机械性反应和不动脑筋的习惯,无疑对提高学生灵活性与敏捷性不利,甚至容易出现学生在练习中随心所欲,不求质量的不良现象。为此,应该改变这种状况。在徒手操的编排中,既要使用学生所熟悉的练习,又要不断提出新要求,提高动作质量。还要根据课的特点,适当增加新要求,提高动作质量,还要根据课的特点,适当增加些新颖的练习。应采取各种方式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例如:是否可以围绕着基本部分的内容需要适当编排一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平缓到激烈、由局部到全身、运动负荷逐步加大的练习。准备活动还要照顾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小学生、初中生的体育课,不需要把一般活动与专项准备活动特别针对,而是最好采用混合式准备活动,有时还可以采用模仿体操和趣味游戏等形式进行。这样不仅能达到准备活动的目的,充分活动下肢以增加腿部力量,更有助于跳跃项目的学习。而且可能通过这些练习克服当前初中生对体育课的惰性问题,另一方面,随着体育活动的日益广泛发展,体育健身内容的不断丰富创新,对体育课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在体育课的准备部分,特别是在一般性准备活动中增设诸如艺术体操练习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活动的目的,更主要的是可以弥补教学大纲中现代流行运动项目的不足,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

最后,准备活动的运动量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气候条件,要做出适宜调整,否则运动量过大,学生体力消耗过大,会影响授课任务的完成。如:田径耐力跑比较单调,运动负荷大,准备活动最好要以游戏形式开展,教师观察掌握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的运动量,适可而止。否则运动量过小,则失去准备活动意义,比如:冬季应选择运动量大一些的内容练习,准备活动时间稍长一些,强度和密度稍大一些。若气温高,准备活动时间应短些,以减少能量消耗。准备活动的运动量是否合适,可根据学生的自我感觉和教师的现场观察进行分析判断。

3.体育课的准备部分应层次清楚,重点突出

教师在组织准备活动练习中,应把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项性准备活动以及为专项服务的辅助练习紧密地结合起来,从精神上、生理上自然地向基本内容过度。为提高基本部分的练习效果打好基础,如在篮球运球向后转教学课的准备活动中,安排一些脚部动作练习,象前转身、后转身等。在百米课的教学中,准备活动就应安排一些各种跑的练习,象小步跑、高抬腿跑、加速跑等。这样安排便于引起与基本练习内容相仿的人体生理变化,提高与基本练习内容相应的人体有关中枢神经的兴奋性。

总之,在实践教学中,准备活动还应先结合课堂的教学任务,遵循人体生理和心理的规律,选择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准备活动,从提高学生的兴趣出发使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情绪得到充分调动,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做完准备活动。改进和提高准备活动的教学应放到较高的位置上去认识,而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随便活动一下,应该清楚地知道准备部分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体育课的质量。

猜你喜欢
运动量课堂气氛体育课
大树的日常
运动量
每天基本运动量:走4000步
体育课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浅谈课堂气氛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