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语文素养教育策略研究

2019-11-27 23:00孙永德甘肃武威第三中学
教书育人 2019年25期
关键词:高中生新课标高中语文

孙永德 (甘肃武威第三中学)

在应试教育下,学生的语文素养教育趋向淡化、弱化及边缘化,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呈下降之势。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其基本特点决定了教育教学的人文性,通过加强学生素养教育来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高中语文素养教育影响因素分析

从当前国内高中生整体语文素养水平来看并不理想,素养教育令人担忧,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应试教育下的学生语文素养教育效果不佳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应试教育问题日渐凸现,其主要是基于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状况,单纯地将学科分数视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可以说应试教育对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产生了严重影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虽然传统应试教育的不利影响范围在逐渐削弱,但是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依然无法走出应试的藩篱。

2.语文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

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有两个,一是工具性,二是人文性,二者相互统一,相辅相成。语文教育主观性较强,而且感情色彩浓厚,很多地区的高中学校科学量化体系缺乏,以至于教学目标模糊。换言之,基于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难以用量化对其进行评价,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方法都非常陈旧。虽然高中语文在新一轮课改推进下教学策略和方法有所改进,在学生体验及其对话方面有所考虑,但是却严重忽略了评价指导作用。事实上,这些问题与教师的语文素养关系密切,而且与一些教师不能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素养教育的基本要求和语文课程特点有关。

3.音像文化使学生的期待视界变得平面化

白纸黑字的文本具有图式化及稳定性特征,给人们留下了充足的时间去思考,而且留有较为广阔的阐释空间。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而且物质需求也在不断地提升,但是却严重忽视了个人精神生活的丰富,尤其是阅读逐渐被新媒体娱乐所替代。从整体来看,社会读书氛围非常淡薄,而且未受到良好环境氛围熏陶,处于青少年时代的高中生对经典书籍的阅读兴趣也因此而淡化。

二、新课标下国内高中学生语文素养教育的有效路径

基于以上对现阶段高中语文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笔者认为新时代背景下应当保持与时俱进的语文素养教育。

1.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加强学生语文素养教育

根据教育教学理论,我们可以先对学习结果进行合理分类,主要是因为不同的学习结果的学习条件和过程也存在差异。为此,素养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这与“因材施教”教育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在高中生语文素养培养过程中,主要是学生对传统汉语言文化进行内化的过程,并且在学生身上实现新价值和达到新水平。

2.学生语文素养教育延伸

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实际上是逐渐敞开个人胸怀的过程,当学生将个人的体验融入文本时,实际上就是在与人进行情感交流。在高中生语文素养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审美鉴赏及创造能力培养为目标,积极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应根据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延伸,按照时代审美观念、趣味和理想,借助课本文学教材,对学生进行美的影响,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性情及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目的。新课标指出,学生审美情绪及积极态度的培养,应当融入帮助学生掌握方法及提高语文能力中,不能仅仅将其作为一种附加。

3.加强学生表达及交流能力的培养

交际能力是高中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更应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学生两种能力的培养,一是阅读能力,二是写作能力。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切身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及描写的情景。然而,在传统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时存在严重的重记忆而轻联想的现象。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利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同时这也是学生认识世界及创造表述的动态过程,更是语文素养提高的有效途径。

总而言之,高中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应当包括情感、品质及趣味等,而这些都是难以量化的。在教学实践中,最重要的还是要立足于实际,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与学习热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高中生新课标高中语文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高中语文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早自习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美国高中生如何度过暑假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