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2019-11-27 08:55陈瑞东田文秋谢菲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0期
关键词:洛韦干扰素消失

陈瑞东 田文秋 谢菲

061000沧州市中心医院儿内一科,河北 沧州

病毒性脑炎(VE)是临床儿科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疾病,是由于各种病毒的影响导致儿童出现精神以及意识障碍等表现的依据,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会严重地影响患儿的健康,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病残率,并且目前在临床中尚没有较为特效的治疗方法[1]。本次研究对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在临床小儿VE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

资料与方法

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VE 患儿140 例,通过抽签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男45 例,女25 例;年龄0.3~13岁,平均(6.53±1.02)岁。观察组男42 例,女28 例;年龄0.4~14 岁,平均(7.53±1.2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①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临床处理,包括退热、止惊及平衡水电解质等;同时给予患者更昔洛韦进行治疗,药物剂量为5 mg/(kg·次),给予患者1 次/12 h,给予患者时要将药物与25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相混合,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每次滴注的时间≥1 h,疗程为10~14 d[2]。②观察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流程中增加使用干扰素α-2b对患者进行治疗,剂量为10万U/(kg·次),给予患者1次/d,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给药,疗程为5 d[3]。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相关症状(发热、头痛呕吐、抽搐以及意识障碍)的消失时间,比较相关数据。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治疗1 周内,患者的发热情况出现消退,意识清醒,并无头痛以及惊厥等情况出现,神经系统损伤开始逐渐恢复。②有效:治疗1~2 周后,患者的发热情况出现消退,意识清醒,并无头痛、惊厥等情况,神经系统的损伤开始逐渐恢复。③治疗后2 周,患者的情况未出现明显好转,临床症状无任何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 ,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观察组患儿头痛呕吐、发热、抽搐及意识障碍等症状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儿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s,d)

组别 n 发热消失时间(d) 头痛呕吐消失时间(d) 抽搐消失时间(d) 意识障碍消失时间(d)观察组 70 3.05±1.52 2.21±1.88 2.01±1.55 4.05±2.74对照组 70 4.68±2.85 3.74±2.13 3.88±2.41 6.88±4.78 t 4.222 4.506 5.460 4.298 P 0.000 0.000 0.000 0.000

讨 论

VE是临床中一种由多种病毒感染所致的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疱疹病毒、水痘病毒以及腺病毒等DNA 病毒以及肠道病毒、虫媒病毒等RNA 病毒,均可能导致患者出现VE。临床研究显示,临床中病毒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等多种途径感染身体,之后通过血脑屏障或者血循环进入患者的中枢系统之中,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导致不可挽回的结果[4]。相关研究显示,及时有效的早期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情况,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更昔洛韦,也被称为丙氧鸟苷(DH-PG),是临床中一种合成核苷酸类广谱抗DNA 病毒药,其能够直接对生物体内的DNA和RNA的聚合酶以及逆转录酶等起到干扰或者抑制的作用,呈现出明显的抗病毒活性,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同时在研究中发现,在静脉给予患者更昔洛韦后,患者的血药浓度将会在1 h内达到满意的程度,且在体内的蓄积较少,具有较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同时也发现,在正常的细胞内并不会出现磷酸化的情况,而在感染细胞内其浓度则会上升至非感染细胞的100 倍左右,因此不会导致正常细胞出现不良反应;更昔洛韦在临床中能够通过患者的血脑屏障,使得脑脊液中药物的浓度达到67%,因此能够有效对VE 进行治疗[5]。干扰素是身体中由病毒感染细胞所产生的一种具有可溶性的抗病毒递质,也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糖蛋白,该物质在临床中具有抑制病毒繁殖、免疫调节等多项作用;临床研究显示,干扰素能结合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后能够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对宿主mRNA传递蛋白的合成进行选择性阻断,有效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同时增强淋巴细胞在靶细胞中的特异性细胞毒作用,控制患者的感染;由于临床中患者在出现病毒性感染后,其自身的干扰素产生能力会出现明显降低,因此需要通过外源性干扰素调节患者的状态,促进患者身体的改善,并治疗患者的疾病[6]。在本次研究中,与单纯使用更昔洛韦治疗的对照组比较,增加干扰素治疗的观察组有更好的临床疗效,患者康复时间更短[7]。

综上所述,在临床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治疗中,相比单纯使用更昔洛韦进行治疗,增加使用干扰素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缩短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具有十分积极的效果,值得推广[8]。

猜你喜欢
洛韦干扰素消失
威伐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更昔洛韦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雾化吸入γ干扰素对免疫低下肺炎的疗效观察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
泛昔洛韦联合微米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观察
铺棉灸合并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45例临床观察
美永不消失
恩替卡韦治疗干扰素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72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