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高血压采用缬沙坦治疗的临床疗效体会

2019-11-27 02:25马德华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1期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缬沙坦临床疗效

马德华

【摘 要】目的:探究门诊高血压患者使用缬沙坦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门诊于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使用计算机软件随机择取1020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降压药类别分组,调查组患者使用缬沙坦药物治疗,一般组患者服用贝那普利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调查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优于一般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调查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9%,低于一般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门诊高血压患者使用缬沙坦药物开展降压治疗,疗效较好且安全系数高。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缬沙坦;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1-0-02

高血压属于心脑血管疾病范畴,属于全身性循环疾病,患者较为突出些临床症状为头晕、乏力以及呕吐,患者正常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生活秩序会遭到破坏。高血压患者在血压管理不佳的情况下,将会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病风险,因此稳定降压是高血压患者首要疾病管理要求[1]。本文旨在研究缬沙坦用于治疗门诊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择取1020例患者参与研究,现将具体研究内容作以下整理: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门诊于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使用计算机软件随机择取1020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降压药类别将其分为调查组与一般组。纳入标准:临床确诊为高血压;精神状态正常,能够与人正常交流;对研究药物不过敏;无肝肾功能障碍。调查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比例为267比243,年龄上限为75岁,年龄下限为59岁,平均年龄为(67.9±2.1)岁,高血压发病时间为(1~9)年,平均发病时间为(4.3±1.1)年;一般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比例为271比239,年龄上限为73岁,年龄下限为61岁,平均年龄为(67.4±2.3)岁,高血压发病时间为(1~8)年,平均发病时间为(4.1±1.2)年。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以及发病时间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同期比较价值。本文研究项目已通过科学技术委员会审批,核发有正式文件,研究流程符合伦理学规章。

1.2 方法

调查组患者使用缬沙坦药物(北京诺华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5218)治疗,每次服用40mg,在用餐前半小时服用,早晚各服用一次。一般组患者服用贝那普利药物(杭州远大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2871)治疗,每日服用10mg,用餐前半小时服用,一天服用两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接受为期一个月治疗[2]。

1.3 观察指标 (1)记录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血压;(2)记录患者服药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头晕、乏力和咳嗽),作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0.0处理所有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使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测,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采取卡方(X2)检测,P值小于0.05时认为组间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比较

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下降,调查组患者血压下降程度高于一般组患者,表明调查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优于一般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分析 调查组患者中共计有27例患者发生用药不良反应,身体乏力患者10人,头痛患者8人,咳嗽患者8人,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9%;一般组患者中共计有72例患者发生用药不良反应,身体乏力患者29人,头痛患者16人,咳嗽患者27人,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12%。调查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一般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X2=9.7932,P<0.05)。

3 讨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疾病属于心脑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与正常人相比,高血压患者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大幅上升,且随着病程的延长,全身器官会受到血压影响,导致病变。随着人口老龄化,导致高血压患者数量逐年增长,因此需要加强对于高血压疾病的公共卫生投入。除药物治疗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健康行为调控也可协助稳定血压水平[3]。高血压疾病属于终身性疾病,由于当前临床并无治愈高血压疾病药物,患者必须长期服用降压药才能稳定血压水平,降低靶器官损害。高血压患者在选定降压药物治疗时,需要着重考虑长效降压效果和用药不良反应,保障用药安全性。

贝那普利,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抑制剂药物,可参与血管紧张素Ⅰ合成血管紧张素Ⅱ过程,通过抑制合成酶生物活动阻滞其转换过程,从而避免血管过度收缩,起到降压作用,同时还可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起拮抗作用,抑制其生物活性。贝那普利在临床中应用较广虽然疗效较好,在血管紧张素Ⅱ和AT1受体结合过程中起到选择性抑制作用,因此有长效平稳降压效果,同时缬沙坦还可改善心血管重构,保护心血管组织。缬沙坦的药物半衰期较长,无药物积蓄现象,多余成分可从尿液以及胆汁中排泄,患者长期服用后用药不良反应较小。

综上所述,门诊高血压患者使用缬沙坦作为主要治疗药物,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较少,用药安全系数较高,可以有效改善预后,建议在临床中应用。

参考文献

章春兰,范福权.门诊高血压采用缬沙坦治疗的临床疗效体会[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3):123+132.

郑蕾,邓杰.门诊高血压采用缬沙坦治疗的临床疗效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07):123-124.

禤惠连.社区门诊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06):202-203.

猜你喜欢
高血压患者缬沙坦临床疗效
社区高血压患者控盐限油健康教育效果与评价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缬沙坦联合葛根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黄芪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4例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