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在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2019-11-27 02:25沈雅平任育昕杨熙园张涛周政吕哲宇赵立新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1期
关键词:介入治疗临床效果

沈雅平 任育昕 杨熙园 张涛 周政 吕哲宇 赵立新

【摘 要】目的:研究与分析介入治疗在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78例,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12月-2018年12月,随后将这78例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39例)与介入治疗组(39例)。其中对常规治疗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而对介入治疗组患者采取介入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介入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症状缓解等指标均较佳,但是介入治疗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更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在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关键词】介入治疗;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1-0-02

妇科恶性肿瘤是妇女发病率较高的癌症之一,该类疾病在世界各地均会发生,且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在临床上关于妇科恶性肿瘤疾病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多,介入治疗是一类新型的治疗方法,该类方法可以有效地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缓解,对癌灶周边的微小病灶进行消灭,使得患者机体内的病灶得以彻底切除[1]。本文研究与分析介入治疗在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中应用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78例,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12月-2018年12月,随后将这78例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39例)与介入治疗组(39例)。在常规治疗组的39例患者中,年龄为29-76岁,平均年龄为(52.12±2.16)岁,在这39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为宫颈癌,有11例患者为子宫内膜癌,有8例患者为卵巢癌,有2例患者为阴道癌,有10例患者为IIb期,有20例患者为III期,有9例患者为IV期;在介入治疗组的39例患者中,年龄为29-78岁,平均年龄为(52.35±2.21)岁,在这39例患者中,有19例患者为宫颈癌,有10例患者为子宫内膜癌,有7例患者为卵巢癌,有3例患者为阴道癌,有11例患者为IIb期,有19例患者为III期,有9例患者为IV期;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组:对常规治疗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连续治疗4周以上。介入治疗组:对介入治疗组患者采取介入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介入治疗使用的仪器为大C臂DSA机(东芝Toshiba),对股动脉采用Seldinger穿刺术进行穿刺,随后进行造影,造影的部位为双侧髂总动脉分叉处,以此来对肿瘤的供血动脉进行充分显示,然后进行超选择插管,经导管向两侧的髂内动脉或者子宫动脉进行灌注(化疗药物),主要采取的药物为60mg顺铂、45mg表阿霉素、40mg阿霉素、600mg环磷酰胺,具体的药物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以及病情进行调整,采用明胶海绵颗粒作为栓塞剂,连续治疗4周以上[2]。

1.3 评判标准 由我院医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症状缓解等指标进行详细地记录,且进行存档。其中治療效果根据WHO的标准进行评判,主要分为完全有效(CR)、部分有效(PR)、轻微有效(MR)以及无效(NC)。具体评判标准如下:

CR:患者机体内的肿瘤完全消失4周以上[3];

PR:患者机体内的肿瘤有所消失,时间超过4周;

MR:患者机体内的肿瘤有所消失,但是时间未超过4周;

NC:患者机体内的肿瘤未消失;

症状缓解主要包括坠胀、疼痛、阴道出血以及下肢肿胀等,缓解程度主要分为未缓解、轻度缓解、中度缓解、明显缓解以及完全缓解等。

1.4 统计学处理 我院医师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症状缓解等指标记录于统计学软件SPSS 21.0中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介入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指标均较佳,但是介入治疗组患者的该项指标更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 介入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指标均较佳,但是介入治疗组患者的该项指标更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介入治疗可以有效地治疗不可切除的肿瘤,该类治疗方法是目前为止治疗恶性肿瘤的最为有效的微创方法之一[4],介入治疗一般分为动脉灌注化疗以及化疗栓塞,前者主要是一次性大剂量向动脉内进行灌注,可以有效地将原有静脉给药的途径进行改变,从而将药物作用的时间有效缩短,使得药物在短时间内作用于机体内的肿瘤细胞,进而将肿瘤细胞杀死,最终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化学栓塞可以用来治疗盆腔恶性肿瘤等类型的癌症,主要采取碘苯酯与碳铂混合栓塞剂进行治疗,该类介入治疗的原理为药物局部浓度增高,随后将作用时间有效延长。在进行化学栓塞介入治疗时,需要科学地选择栓塞剂,主要采用的栓塞剂包括钢圈、PVA颗粒、明胶海绵、超液态碘化油等,其中PVA颗粒是一类永久性的栓塞剂,具有较为显著的远期疗效,且不易发生并发症,应用效果显著[5]。

本文研究与分析介入治疗在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中应用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介入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症状缓解等指标均较佳,但是介入治疗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更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介入治疗在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双婷, 马佳佳.加速康复外科在妇科及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8, 34(1):22-26.

张骞, 李力.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妇科恶性肿瘤研究及治疗中应用的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8, 53(1):65.

Basaran D, Usubutun A, Salman M C, et al.The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of 21 Cases With Uterine Smooth Muscle Tumors of Uncertain Malignant Potential: Centralized Review Can Purify the Diagnosi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ical Cancer, 2018, 28(2):233-240.

佚名.复合理疗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 33(31):2432.

王永军, 韩肖彤, 王建六.腹腔镜联合开腹肿瘤细胞减灭术在复发性卵巢癌中的应用(附2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8, 18(2):181-183.

猜你喜欢
介入治疗临床效果
心血管介入治疗后拔管反应的临床研究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髋部滑囊炎的介入治疗探讨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