瘘道切除闭式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的效果观察

2019-11-27 05:21刘祯发程启文龙建林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1期
关键词:治疗

刘祯发 程启文 龙建林

【摘 要】本文观察分析瘘道切除闭式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的效果。在2018年1-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位肛瘘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分组的方式分成两组:其中一组行瘘道切除闭式引流术治疗,为观察组(40例);另一组行切开挂线术治疗,为对照组(40例);观察比较两组的切口愈合时间、术后VAS评分、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的肛管最大收缩压和肛管静息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高位肛瘘的治疗中采用瘘道切除闭式引流术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瘘道切除闭式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

【中图分类号】R6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1--02

高位肛瘘一般治疗难度较大,手术过程比较复杂,选对手术方式十分重要。本文为研究瘘道切除闭式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的效果,现在2018年1-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位肛瘘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详细的报道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8年1-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位肛瘘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排除了伴有直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心肝肾等功能损伤、恶性肿瘤及有肛部既往手术史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分组的方式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4-57岁,平均年龄(45.2±6.7)岁。对照组(40例)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25-55岁,平均年龄(44.7±6.1)岁。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显示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观察组行瘘道切除闭式引流术治疗:取患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采用超声刀在肛瘘外口处沿肛瘘走行作潜行切除,同时冲洗创面,分离正常括约肌组织,完整切除瘘管至直肠黏膜下内口,若内口不明显则切至黏膜下层,采用可吸收线对根部行结扎切除;支管行隧道式潜行切除,同样伴随冲洗创面;将引流管一端穿入合适泡沫敷料的隧道内,同时填入创面,然后自基底部逐层缝合创面,从附近正常组织引出未包裹的引流管并固定在肛周皮肤,连接负压引流瓶,行持续吸引。

1.2.2 对照组 对照组行切开挂线术治疗:取侧卧位,指诊探查内口位置,若有外口则以探针探查,对低位管道沿探针行放射状垂直切开,将坏死组织彻底搔刮清除干净;对高位管道以探针从内口引出,挂入橡皮筋,修剪创面,以油纱填塞创面,外敷料包扎固定。

1.3 观察指標 观察比较两组的切口愈合时间、术后VAS评分、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的肛管最大收缩压和肛管静息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分别用率、表示计数、计量资料,采取X2、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切口愈合时间、术后VAS评分、住院时间 两组在切口愈合时间、术后VAS评分、住院时间等方面的比较显示观察组均显著短于/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手术前后的肛管最大收缩压和肛管静息压 术前两组在肛管最大收缩压和肛管静息压方面的比较显示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均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详见表2。

2.3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两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比较显示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3 讨论

高位肛瘘是一种肛肠外科难治性疾病,常会波及肛门周边器官,给患者造成极大不便。并且若因肛瘘而排出的脓液穿透肛门括约肌,还有可能会产生恶变,带来更大危害。

临床治疗高位肛瘘的传统手术方式是切开挂线术,但因其手术操作复杂、创伤大、容易造成括约肌功能损伤,因此已渐渐被临床淘汰。瘘道切除闭式引流术是一种更为科学的手术方式,其可在不用剖开括约肌的情况下有效清除局部炎症、闭合创面,既疗效显著,又损伤小。

根据本文临床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在高位肛瘘的治疗中采用瘘道切除闭式引流术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储正达;潜行刨削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猜你喜欢
治疗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