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篮球运动中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

2019-11-28 15:18刘卓
广西教育·C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健康人格篮球运动作用

刘卓

【摘 要】本文阐述大学生人格形成与篮球运动之间的关系,分析篮球运动在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中的作用,提出在篮球运动中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有效措施:发挥教师教学主导作用,提高大学生健康教育水平;采用丰富多彩的篮球教学方式,加强大学生人格塑造;注重篮球运动评价,为分阶段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篮球运动  大学生  健康人格  培养  作用  措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8C-0163-02

大学阶段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最后时期,而对于即将迈入社会的学生而言,培养良好的品格,树立健康的人格非常重要。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大学生能否建立现代人的健康人格,关乎自身的成长与成功,同时也与大学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大學生人格形成与篮球运动之间的关系

目前人们对人格的定义并不统一,该词源于拉丁文,原意表示面具,是个人在社会中扮演全部角色的综合。《现代心理学》中“人格”可解释为从人本质出发,将其看为生物性与社会性人格,标志人的精神面貌,也是知、情、意的整个心理过程,集合心理状态、气质、能力,具体指心理倾向、心理特征、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具备人格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在《现代社会心理学》中,人格可表示个人在社会或文化儒化过程形成个人生理、心理的内外在统一系统,在完整、统一内在系统的社会文化情境中建立稳固的反应模式,也可以说成是独特的个人成分,包含个体体现或与群体成员所具备的成分。

大学生的人格指的是人与他人相区别的不变的特点品质,这种品质表现为心理的特征和外在的行为,前者是对后者的支配与指导。有著名的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人在形成人格的过程中影响因素主要有三点,分别是遗传肌体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人的生活社会实践因素,其中遗传肌体因素为人格形成提供可能性,社会环境因素为人格形成提供引诱力,生活社会实践因素为人格形成提供现实性。另外,人格发展也会伴随人的社会化而发展,这与篮球运动的性质和特点又有一定的契合性。众所周知,篮球是通过体育课程实现,和其他学科不同,投入篮球运动的过程中人的大脑会有强烈的兴奋灶,产生一些为适应活动的代谢反应,运动中还会跟随篮球活动的进程不断调整心态,全程集中注意力,这很大程度上确保人的心理、生理、智力与体力都得到很好的锻炼,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由此可见,篮球运动对大学生人格形成产生的作用是非常深刻的。

二、篮球运动在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中的作用

首先,篮球运动有团体互动的特点,在参与篮球运动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互相配合、帮助与竞争,特别是在竞争中感受自身价值,并体会成绩与荣誉,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同时也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与合作能力。这个过程还能提高学生在团队中的自我观念,正确认识团队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扮演自身角色,实现自我价值。篮球运动这种集体性的项目属于社会公德性的明确规则运动,学生参与其中更能懂得运动道德与规则的重要性。

其次,在篮球运动的个人篮球动作中,其技术学习和表现中体现学生的技能转化能力。在篮球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都要与自己比赛,体现自我能力,发挥进取精神,超越自我极限,而在与对手的竞争比较中,学生则要具备勇敢无畏的精神和快速的应变能力,结合所处的运动环境,与对手和所处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勇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提高自身心理承受能力和快速复原能力。

再次,学生通过篮球运动身体素质得以提升,且在持续性长、强度大的环境下,学生的疲劳感增强,抗疲劳能力也将提升,个人意志力大幅度增长。

最后,在篮球运动中,学生在与同学合作的过程中学会关心他人和关心集体,失败不气馁,成功不骄傲,形成拼搏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培养成优良品质。此外,大学生经历比赛失败后,还能逐渐锻炼不良的情绪状态,保持稳定的心理并锻炼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在篮球运动中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有效措施

(一)发挥教师教学主导作用,提高大学生健康教育水平

学生素质培养的高低与其所受的教育息息相关,而师生之间的教育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水平。因此,在教学引导中,教师要将篮球文化与学生身体健康联系起来,在教学实践中告知学生,篮球运动是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结合体,学生投入篮球运动时内脏器官与感觉器官的功能得以增强,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支配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对外的适应能力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在日常篮球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在篮球比赛对抗下让学生感受篮球文化的魅力,篮球比赛中有攻防转换的运用,学生由攻转守和由守转攻的过程都需要激活全身的运动细胞,兴奋神经,调动全身心投入的活力。而每次的组织进攻,传球运球,内外结合等应用中很大程度上能锻炼学生的智力。另外作为团队性质的运动形式,篮球运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合适的情感,和谐团队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人格。篮球比赛有输有赢,付出不一定有收获,因此每次的成功或失败都是学生锻炼心理承受能力的机会,还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胜不骄,败不馁。所以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在篮球课程的开展和篮球运动的组织中,篮球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主导性教学的关键作用,让学生全面深入地认识篮球这项具有极大魅力的运动,培训学生学习篮球技术,提高篮球水平,还要积累学习经验,注重自身修养的提升,以比赛的方式开展各种篮球实践活动,除了要让学生从篮球运动中感受到篮球的乐趣,体验运动的快乐外,还要营造良好的篮球教与学氛围,让学生在各种尝试中品味酸甜苦辣,学会掌控篮球比赛欲望,克服比赛困难,掌控自己的情绪,获取队友的信任及信任队友,从而为更好地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奠定基础。

(二)采用丰富多彩的篮球教学方式,加强大学生人格塑造

在开展篮球运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要任务在于准备教材、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基础能力设计教学细节和总体的活动流程。通过学生姓名、身体情况、性格特点、基本技术掌握情况、学习热情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注意不能忽略基础较差的学生,为不同学情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尤其是兴趣不大、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对其每次的训练效果予以肯定,让学生从篮球运动中获得成就感,提高其学习篮球、提升篮球能力的信心。与此同时,也要认识到没有惩罚的教学是不完整的,针对达不到学习要求的学生要通过适当的方式给予处罚,比如定点投篮、做俯卧撑、进行半场运球训练等,培养学生勇于承担错误与责任,正确对待挫折的健康人格。

笔者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分组练习。分组后学生在共同参与的训练中互相监督,指出对方动作的优缺点,及时改正缺点,关注并学习对方优点,训练时增强彼此间交流和沟通,从而提高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二是反复练习。练习项目为不同方向滑步和变向跑等,提高大学生反应和决策力,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三是行进间练习传接球。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当安排训练的密度与次数,提高学生吃苦耐劳的能力与毅力,并在训练中增强相互鼓励和相互照顾的品质。四是学习战术过程中的练习配合。学生参与篮球运动不能单纯依靠身体素质,还要依靠大脑的智慧,尤其是需要团结合作,分组后更要齐心协力才能战胜对手。在练习配合中,学生能提升自我的顽强、冷静和善于思考的能力,逐漸学会用正确的方法与手段塑造健康人格。

另外,很多教练员通过组织学生与其他班级学生开展篮球友谊比赛的方式锻炼学生的篮球竞技能力,并要求学生比赛过后对自身的表现从个体到团队进行总结,以使学生明白每次篮球比赛胜负的关键点,在分析探讨过程中强化自身思辨能力,同时更深入地了解篮球知识,并将其应用在比赛的分析中。这有利于大学生失败后总结经验教训,提升斗志,并提高自我公平竞争的意识,潜移默化地形成积极进取、奋勇拼搏的精神,感受团队合作中的集体荣誉感。笔者也常用异性效应组织开展篮球练习,借助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促进大学生在异性面前抑制自我不良行为,逐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在实施过程中,还可以安排值日生借送篮球器材,并在预定时间内如数整理和归还,借用的学生都要养成爱护器材的良好习惯,形成勇于承担义务的责任感,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注重篮球运动评价,为分阶段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提供科学依据

大学篮球教师要将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作为重要的目标内容,在丰富教学手段的过程中将学生的健康纳入考试的评价体系当中,要求学生掌握更多关于篮球运动的健康知识,增强心理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心理品质,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在评价的实施中可包含两个部分,一是理论知识,要纳入篮球课程的知识测试或定期的问卷调查中,观察并及时掌握学生开展篮球学习活动的动态以及对心理健康知识掌握的视觉状况。二是心理健康评价的测评,主要为了检测大学生健康状况,及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并调整自身的心态与学习方法,从而更积极找寻更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篮球。在实施测量评价的实践中发现,评价的过程能够让大学生及时掌握自身的情况,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还能为分阶段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提供科学的依据,利于教师安排后续的培训工作,很好地弥补传统考试形式下出现的各种片面和低效的教学问题,无疑为促进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篮球运动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教师或教练员要积极从体育心理学理论的角度出发,将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充分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和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多样化、多层面地运用不同教学手段开展篮球教学实践,帮助学生认识篮球,体会篮球乐趣和奥秘,从中吸取篮球精神,不断健全、完善自身人格。

【参考文献】

[1]杜德春.浅谈高校篮球文化在促进大学生健康中的作用[J].音体美,2014(2)

[2]周兰芝.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探析——基于篮球教学的研究[J].调查与思考,2018(2)

[3]余海阔.篮球运动对培养高校男生健康人格的研究[J].科教纵横,2009(5)

[4]胡俊.大学生篮球运动与健康人格关系解读[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1)

[5]赵锡华.论篮球教育与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关系[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责编 苏 洋)

猜你喜欢
健康人格篮球运动作用
幼儿篮球运动
浅析独生子女健康人格问题及培养策略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社会支持系统理论在留守中职生健康人格引导中的运用
浅析以就业为导向的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健康人格养成
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