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文方法研究文学的挑战与机遇:格雷厄姆教授访谈

2019-11-28 02:36王丽丽玛丽艾玛格雷厄姆
外国语文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数字人文格雷厄姆机遇

王丽丽 玛丽艾玛?格雷厄姆

内容摘要:玛丽艾玛·格雷厄姆(Maryemma Graham)是堪萨斯大学终身教授,堪萨斯大学黑人书写历史项目的创立者和负责人。她的作品包括《非裔美国小说剑桥指南》(2004)、《非裔美国文学剑桥历史》(2011)及其他关于美国非裔文学和数字人文领域的书籍。格雷厄姆教授已经完成了多项数字人文研究项目,目前正与芝加哥大学合作开展“黑人作家再发现”项目。王丽丽博士在堪萨斯大学访学期间采访了格雷厄姆教授,访谈主要涉及数字人文领域的众多问题,数字人文是近些年文学研究应用的前沿方法。访谈聚焦数字人文的定义、当今发展形势、应用于文学研究的问题和挑战。访谈还包括数字人文对现存的文学假设、文学理论和经典文学研究影响。

关键词:数字人文;文学研究;挑战;机遇;玛丽艾玛·格雷厄姆

Abstract: Maryemma Graham is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English Departm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Kansas, founder and director of KU Project on the History of Black Writing. She is the author of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e African American Novel (2004), Cambridge History of Af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 (2011), and other books on Af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digital humanities. Professor Graham has finished several projects on digital humanities. She is working with Chicago University on a digital project of rediscovery of black writers. Dr.Wang Lili, a visiting scholar at the University of Kansas from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interviewed Professor Graham on a wide range of questions on digital humanities, a cutting-edge method applied in literary studies in recent years. This interview centers on the definition, current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 challenges and problems of digital humanities in literary studies. The interview also involves the influence of digital humanities on the existed literary assumptions, theories, and canonical works.

Key words: digital humanities; literary studies; challenges; chances;Maryemma Graham

Authors: Wang Lili is Associate Professor at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of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01, China). Her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African American Female writers and Digital Humanities. E-mail: lili_wang416@hotmail.com. Maryemma Graham is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and Ph.D. supervisor of English Departm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Kansas (Lawrence 66045, U.S.A.).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Af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 autobiography, gender studies and Digital Humanities. E-mail: mgraham@ku.edu

王麗丽(以下简称为王):格雷厄姆教授,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的访谈,与我们共同分享运用数字人文研究文学的方法。数字人文是人文研究与计算机技术融合的结果,并且被广泛应用在艺术、历史、文学等人文学科的研究,您对数字人文的定义是什么呢?

玛丽艾玛·格雷厄姆(以下简称为格雷厄姆):我可能会将数字人文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前数字时代、数字时代、数字当代。整体来看,对于数字人文研究的兴趣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文学研究领域运用数字人文要更晚一些,近几年才开始逐渐兴起。数字人文是共同的术语,尽管研究的工具来自计算机工程科学,研究的并不是计算机科学,而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在人文研究领域开展研究和教学。数字技术应用于人文学科研究,促进了计算机科学研究和人文科学研究,扩展了研究范围,运用数字技术建立档案、开展研究、进行分析,不断拓展研究的可能性。这是广义的数字人文,但是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即使是在互联网上阅读或者在一群人中用数字方式传递信息,都可以被称为数字人文。

王:微博、Twitter、Facebook 都属于狭义的数字人文吗?数字人文具体涵盖哪些方面呢?

格雷厄姆:用数字方式与人沟通交流,发送如PDF数字格式的文件都是数字人文的一部分。用软件或者程序分析文本,寻找一本书中的词汇分布规律模式,例如文本作者身份研究就是数字人文在文学研究中的具体应用。运用数字技术鉴别莎士比亚作品或者中国的《红楼梦》的作者就属于这种研究。用计算机统计分析作品的书写特点、用词风格、行文规律来推断作品的真实作者。数字方法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历史和文学研究,这就是所谓的数字人文。这种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历史,因为人类的经验记载在历史、文学作品、社会学中,并流传下来。任何时候使用计算机为界面研究以上内容都可以被称为数字人文。但是因为数字界面和电子界面不同,数字人文也多种多样。使用的软件是什么?传递的方式是什么?解读的内容是什么?这些是我们考虑界定数字人文的因素。

王:您是指数字媒介与人文研究的结合吗?数字人文在人文研究中的作用是什么呢?

格雷厄姆:完全正确。简单地说,技术的应用提升了人们对这些人文材料的理解和解读。有时就是把所有的材料电子化,并存放在一起形成电子档案,这也属于数字人文。数字人文起到整理归类的作用,把所有材料归到一起,用数字方法分类整理,也可以用数字方法或者设计程序来处理。用数字方法省去了人工的费时耗力,例如将要处理的纸质材料电子化,最后形成一个用计算机可以操作的电子文档。

王:既然数字人文已经被广泛应用在艺术、历史、考古学等人文学科,目前美国学者如何运用数字人文方法进行文学研究呢?

格雷厄姆:现在的研究问题主要是研究结果呈现和数据视觉化的方式。研究手段不局限于以计算机为界面,更多是利用软件如何比较数据,并将有规律的模式呈现出来,如地理空间研究。谈到文学,人们自然想到文学中重要的因素人物、主题、时间、空间。人物在哪里?事件发生的时间是什么?这些都是与空间有关。空间研究最适合用计算机辅助。计算机可以帮助揭示随着时间推移事件发生的时间、人物不同阶段的生活,然后将人物的生命循环与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联系起来。数据可视化允许我们在一个屏幕上利用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以及用户界面,通过表达、建模、动画的显示,对数据加以可视化解释,与传统的文字谈论表达具有更形象和更直观的优势。文学研究现在面临的挑战是缺乏更加有效复杂的方法,将作品研究模式呈现出来。过去我们认为可视化就是用图表和表格呈现研究结果,我们已经习惯于此,但是现在研究文本的多层模式和地区研究已经远远超越了这种范式。用可视化方式研究比较数据或者一个作者的所有作品,你可以清晰看到作者早期作品的场景、地点、人物与后期作品的差别。计算机分析可以呈现作者前期作品与后期作品之间的关联和变化,结果会促迫使学者提出、思考、解决之前未出现过的问题。

王:数字人文作为一种新的工具或者新的方法来研究文学,它具备什么优势呢?

格雷厄姆:用计算机统计真的很容易,因为没有别的更有效的方法能够迅速提取大量数据,除非把它存储在电脑里,需要时随时可以调出。以前都要人工拿起桌子上一本书,手动寻找需要的内容。老师在讲授文学课程时,如果有一本具备可搜索功能的电子版教材,便可更容易快捷地向学生展示在这本书中提到的词汇出现的次数和故事发生地点的变化,因为计算机立刻生成一个地点清单。当人们提到场景,他们只会想到故事发生的地点,而不会想到文字暗示的人物想象中的场景,而计算机可以找出这些。

王:数字人文不仅改变了我们研究文学的传统方法,而且对人们接触获得知识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在数字人文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呢?

格雷厄姆:开放性和版权是目前两个主要问题。一部分人可以直接获得电子资源,而另一部分人因为某些原因被排除在外。有些人会困惑,既然数字技术没有限制,为何无法获得公共图书馆的资源。一方面数字资源收费存在问题,电子资源应该免费对公众开放,因为电子资源库已经建成,任何有互联网连接的人都应该能够有资格获得。有限制的使用问题仍然是数字人文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问题的解决与政策有关,如公共政策、政府控制、国际关系等。这不仅仅是文学和人文学科的问题,是公众获取知识的关键问题,也是人权问题。

版权是另一个问题。因为作者写完一本书,他不想每个人都能直接获得这本书,因为有人会剽窃书中内容,或者复制整本书再加上自己的名字,变成自己的作品。有些作者是以写书出版销售给读者为生的。如果别人也可以写同样的书,然后署上自己的名字,这意味着当作者准备出版作品时,发现自己写好的书被盗,而自己却全然不知,反而会被读者认为是假作者。那些都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如何保护自己的版权?那些富有挑戰、尚未解决的问题因为版权法而真实地存在着。目前还难以实现把书本电子化、免费向公众开放。

王:尽管数字人文存在使用权和版权问题,在文学教学和文本分析方面它还是非常有用和有效的。数字人文方法在文学研究方面应用的挑战是什么呢?

格雷厄姆:最严峻的挑战之一是如何呈现统计的信息,因为大多数文学研究学者没有受过画图表技术的训练。但是目前技术发展已经远远超越我们所能预料的了。我们现在努力研究如何与可视化技术建立更好的联系。可视化技术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地呈现研究结果。呈现出的模式可以与读者互动,并与读者讨论结果产生的原因。计算机可以统计语言、对话等任何可以统计、标记、编码的部分,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文本编码变成一个热门研究课题的原因。对于文学学者而言,这项研究工作比较困难,因为我们没有接受过这些方面的专业训练。编码文本时需要找出句子,加上括号标记,然后由计算机筛选统计。我们在努力研究寻找新方法,推进编码文本的进程。

另一个最大的挑战是多语种问题。随着不同国家加入数字人文研究工作,不同语言的作品被电子化,如何编码多种语言的作品并让大家都能使用,这个问题日益凸显且不易解决。因此,我们需要经过专业数字技术训练,同时精通语言技术专业训练的语言学家。数字研究不断发展,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人越来越多,涉及的语言也越来越多,而不仅仅局限于英语。尽管英语是主要语言,但数字人文研究领域英语再也不是唯一的语言了。

王:数字人文改变了讲授文学课的方式,挑战了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数字人文是如何挑战,甚至改变了文学研究中的一些现存的理论假设呢?

格雷厄姆:首先,数字人文改变了文学研究的覆盖范围。大多数文学研究甚至历史研究都是基于历史记载文献。历史研究考虑可以讲述这一时期历史事件的历史记载,或者追溯另一个时期历史发展中的主要思想。那就意味着用哪些书、做哪些研究可以实现研究目的。例如文学研究中,假设20世纪20年代出版的主要作品都是关于移民的,将这一时期的所有作品电子化,用计算机统计出所有地点的名字。研究计算机生成的地点列表时,你会发现有很多地点,但这些地方似乎不都是移民城市。结果表明20世纪20年代作品以移民为主导的假设并不成立。移民问题只反映在一部分人的作品中,即移民作家的作品。然后你会反思为什么之前我们不知道那些非移民故事的作品。出现的新问题完全颠覆了原有的假设。可视化研究结果显示出以移民为主题作品的数量和非移民主题作品的数量。统计数字图表清晰地显示移民的变化时间、上升、下降的趋势、达到峰值的年代。当人们都能使用数字书籍研究时,翻译和批评接受研究也会加速。文学研究的各个方面都被加速,研究论题和研究范围更广泛,必然对现有的理论产生影响。

王:既然数字人文已经改变了现有的部分假设,数字人文也会改变解读传统经典作品的方法吗?数字人文如何影响经典作品的重新解读呢?

格雷厄姆:当数字人文应用于经典作品解读时,你会发现作品中尚未研究过的问题。经典作品再次变得重要有多重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经典作品中的特殊结构,另一方面因为经典作品表现所在的那个时代的特殊问题。计算机解读作品、筛选数据、呈现模式和变化趋势。结果会让你从不同角度重新审视经典作品。事实上,数字人文文学研究做的最好的是中世纪作品研究。作品越古老,越受到研究者们的青睐,这其中有两个原因。首先,研究经典作品不存在版权问题。其次,对于经典作品研究成果很多。因为经典,所以很多人都去研究。阅读所有研究成果,同时阅读原作,这样你可以发现学术研究或者作品批评接受的规律。因为这些是旧的学术研究成果,因此你能发现你从未想过的方法来重新研读经典作品。在美国,中世纪、前现代、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在数字人文研究中很受欢迎。这有助于产生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来解读经典作品,从而形成新的研究成果或者文学理论。事实上,你可以做以前无法实现的比较研究,即经典作品与当代作品的对话,因为我们现在有跨文化、跨時空分析的方法。莎士比亚时代与其他时代比较有什么特点?例如,现代与莎士比亚时代有什么共同之处或者不同之处。这使得经典作品再次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因此也会提出我们之前从未想到过的研究问题。

王:数字人文开辟了研读经典作品的崭新方法,使得经典作品成为数字人文研究项目的热点。那么,数字人文是如何影响,甚至改变现存的文学理论呢?

格雷厄姆:数字人文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研究理论,我认为这将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我过去认为数字人文仅仅是一个辅助文学研究的工具或者方法,但是它也是一个最终产品。数字生产出产品的结果是什么?如果数字人文本身成为一种理论,研究学者也会增加数字人文方面的理论。数字人文本身是一种分析方法,因此它最终也会变成一种理论。我觉得现在已经有大量的与数字理论相关的观点了。现在有后现代理论、后结构主义、性别理论、女性主义,什么是数字理论呢?事实上,我们正在开辟一个将数字作为理论探讨的全新领域。我对这个领域并不保守,据我所知,很多人对这个领域感兴趣。数字人文已经开始创造它自己的理论,我知道很多人正在做这件事。

王:数字人文对现在主流文学批评的挑战是什么呢?

格雷厄姆:现在有一个词叫“公民学派(citizen school)”或者叫“公众的学术(citizens scholarship)”,因为数字人文增加了文学作品的可获得性和使用性。这意味着除了文学学者或者历史学者以外的任何一个普通读者都可以接触到作品。我们必须找到一种语言,可以跨域空间和专业的界限,与不同领域的人交流沟通。基于众包①(crowdsourcing)模式的研究和建立公民学者团体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因为很多普通读者在阅读作品,早已超越了传统意义界定的学术范围。数字人文使得每个人可以接触使用所有作品。翻译问题、“众包”问题、如何创建一个有学问的公众学术等,在数字人文研究领域变得更加复杂,因为人们经常会问到你从未想到过的问题,尽管他们不是学者。我们认为学者和普通人有阶层区别,两者思考的角度、关注内容大不相同。

王:从某种程度上看,数字人文使得文学批评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术界,而是任何可以接触到作品的读者之间的对话。一个普通读者可以变成博学的批评家参与到研究者的批评对话中。数字人文如何改变了作者、普通读者和学者之间的关系呢?

格雷厄姆:数字人文确实改变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模糊了他们之间的界限。一个普通的读者可以变成批评学者,所谓的“批评家”的解读观点也可能受到公民学者的挑战。如果分别用“公民学者”和“传统学者”两个术语区别这两类人,数字人文迫使他们之间的界限差异变得更加模糊。可以想象,很难让传统学者接受公民学者的研究或者观点 ,因为传统学者不知道公民学者提出的假设,但是公民学者有阅读作品的平等权利,同样有提出自己观点的自由。区别在于公民学者不具备传统学者所具有的批评素质和经受过的专业训练。有时接受过文学批评训练的传统学者容易对某一观点产生偏见,结果将公民学者的观点排除在外。传统学者的观点本身带有偏见,但公民学者因为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眼界可能会更开放,思路会更开阔。他们接受任何可能性,每种观点对于他们而言都是新颖的,他们的言论没有任何边界。然而传统学者认为如果他们没有阅读过所有的文献,他们无权发言。在某种意义上,传统学者和公民学者之间的有趣互动使得学术大众化。数字人文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在推动学术社会化、大众化的过程。平等问题和包含问题是数字人文的核心。起初我认为开创数字人文这种新形式的人仅仅想到与自己的所在群体互动,他们认为数字人文可以让全世界的学者相互探讨,但是他们没想到事实上,其他人也能接触到文学作品,并且能阐述自己的观点。

猜你喜欢
数字人文格雷厄姆机遇
再见,机遇号
扎克伯格大哭一场
指数再创新低 把握底部机遇
数字学术与公众科学:数字图书馆新生态
跨界与融合:全球视野下的数字人文
跨界与融合:全球视野下的数字人文
大规模古籍文本在中国史定量研究中的应用探索
机遇
格雷厄姆:我极少分析个股
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