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湘绣艺术资源在高职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2019-11-29 05:58◇戴
大观 2019年11期
关键词:湘绣针法技法

◇戴 露

湘绣是长沙当地刺绣的一个特殊种类,湘绣的发展与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汉绣与楚绣。湘绣色彩十分丰富,注重颜色的深浅浓淡,同时又可以保证整体的素雅整洁和舒适感,即使在今天对于高职的“平面设计”的教学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一、湘绣艺术的应用特点

湘绣艺术历史悠久,艺术形式较为多元化,主要表现为其色彩运用、工艺技巧以及图案品类都非常丰富,因此,湘绣的应用形式和构建形式也表现出多样化状态。湘绣多样化的特点,使其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形式灵活多变,设计形式也较为广泛,可以从很多方面,如纹理、图案、技巧、材质、文化、色彩等对其进行应用设计。湘绣主要的艺术应用特点有以下几点:第一,图案结构的重新设计。将湘绣技术所涉及到的图形进行一定的变形设计,将传统的图案结构进行打散重新设计,进而获得新的图案。第二,色彩的创新。色彩的创新主要应用于绣线和服装面料本身风格的改变。第三,传统绣线的变形设计和重新组合设计。将传统的绣线重新组合进而形成新的结构,表达出新肌理效果[1]。

二、湘绣艺术对高职“平面设计”教学的意义

(一)帮助学生建立起自然和谐的设计理念

传统的湘绣艺术在近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理念逐渐变得成熟,其显示出来的是在人类多年繁衍生息过程中,与自然环境相适应,逐渐顺应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的平衡关系。但是在近些年来,在一些商业活动的引导下,许多平面设计的作品以“改革创新”为幌子,大肆对传统的湘绣艺术进行“过度创新设计”,导致传统艺术本身具有的平衡性与生态性受到破坏,进而污染和浪费了湘绣的艺术资源。在平面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使学生在理解湘绣传统艺术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创新和艺术创造,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设计理念。

(二)提高学生认识艺术的可实践性

社会上的各种艺术形式大多数来源于社会上的生产实践活动。也就是说,社会中人类的艺术创作的灵感与动力来自于自然社会的实践活动。但是艺术院校是以书本为主进行教学,内容缺乏实践创新,与现今市场需求的创新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违背。因此,将传统的湘绣艺术应用到平面设计教学中,可以促使学生理解平面设计的物质性,进而让学生通过实际生产提高其设计的能力。将传统的湘绣艺术应用在实际教学中也符合当前“产学结合”的主流,有利于实现设计教育的根本目标。

(三)引导学生了解艺术设计的价值

湘绣传统艺术具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其中包含着丰富的艺术内涵。但是在现代的一些商业活动中,部分设计人员受利益的驱使,使设计工作显得极具物质性,本应该存在的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文化内涵逐渐消失。在当下的设计教学当中,设计工作的技巧性逐渐被重视,进而忽视了设计工作本身的艺术性。现代的优秀设计作品应该是在保证具有艺术性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设计作品的技巧,这就是传统工艺的特点所在。现代设计应该与传统艺术资源有一定的相关性,所以在设计教学中应该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设计工作的艺术性,抛去商业价值的前提下,进行设计工作特有的技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挖掘[2]。

(四)激励学生艺术设计的创新性

虽然湘绣传统技术历史久远,但是其对激励学生对自己艺术作品的改革创新具有积极作用。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设计工作一直被西方艺术所影响,从而导致学生的设计想法缺乏民族观念,进而使其设计作品缺乏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思想内涵。因此,在平面设计的教学中应该使用传统的艺术资源,为学生的思维逻辑进行创新性引领。

三、传统湘绣艺术在高职“平面设计”教学中的相关应用

(一)平面设计教学中传统湘绣针法的应用

任何刺绣传统艺术最基本的构成成分就是传统针法,当然,湘绣传统艺术也是如此。我们在宏观上欣赏湘绣的作品所表现出的相关内容时,不应该忽略湘绣传统作品的独特针法魅力。将作品局部放大,我们可以发现湘绣的针法是其最精妙的设计元素。湘绣传统艺术中的最基本针法分为以下四种:第一个是“人字针”,第二个是“松针”,第三个是“打子针”,以及第四个“环形针”。“环形针”,其特殊的组合方式,在平面设计的教学中可以充分显现出螺旋结构的效果;“打子针”,在平面设计中可以通过其特殊的手法表现颗粒状的设计效果;“人字针”,这种针法具体表现为刺绣双侧疏密有致,线路倾斜,在湘绣的作品当中用来表现飞鸟的双翼,在平面设计中,可以利用其特殊的手法营造出半透明的效果;“松针”,其线纹是放射状,可以用来表现花丝,在平面设计中可以作为表示特殊线条的一种方式。传统的湘绣艺术有近百种针法变换,以上四种针法只是较为典型,若将所有的湘绣针法开发出来,并将其运用到平面设计的教学中,将会成为现代社会的一部分重要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在理解湘绣传统针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设计的主流特点,发散思维,开拓自己的设计思路。

(二)平面设计教学中传统湘绣材质的应用

中国古代常用的刺绣材料通常包括真丝、软缎、尼纶、棉线、硬缎以及纱线。其中真丝是传统湘绣的刺绣原料,真丝属于蛋白质类的材料,被称作“纤维皇后”。真丝之中含有十八种氨基酸,具有促进人体皮肤新陈代谢的功效,进而使人体皮肤保持水润光滑。这种天然的原生态材料不仅不会对消费者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而且也不会对国家的生态资源产生破坏。因此在实践生产中,我们可以将湘绣的材质特性应用在现实生活当中的床单、被罩、桌布、手帕、毛巾等各种日常生活用品的设计上。这样既提升了其艺术性,而且保留了其自然性。故此,将传统湘绣艺术的材质在平面设计教学当中加以结合利用,可以使学生切实体会到设计当中以人为本的根本性原则,使其设计出的作品更加具有实用性。

(三)平面设计教学中传统湘绣特殊技法的应用

湘绣传统艺术在近千年的发展中产生了许多令人赞叹的特殊技巧,例如双面绣、立体绣等技巧。这些特殊技法如若与现代的平面设计相结合,会有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例如,当我们在设计一些高端画册或者高端书籍时,我们可以采用传统湘绣的双面绣技巧,将相关材料的正面和反面设计成不同的艺术图案,从而表达出不同的艺术效果。还有在家庭装修中也可以使用双面绣的技巧,从而在保证实用性的前提下提高观赏性。立体绣的特殊技法可以应用于一些产品的外包装以及室内的墙饰设计,可以在有限的二维空间显示出较逼真的三维效果,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并且在使用传统湘绣技法的同时,可以使学生领略到湘绣技法的精妙,感受到传统技法的独特性和不可分割性,并且使学生在了解湘绣基础之上继续创新出更具时代特点的艺术作品。

(四)平面设计教学中传统湘绣图形的应用

图形的表达是湘绣传统艺术的重要环节之一,传统湘绣图形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包括走兽、花鸟、山水、人物、鱼虫等。其中尤为重要的图形类型就是狮子、老虎等走兽,由于其独特的技法可以使其所展现的效果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湘绣传统艺术的图形特点以写实著称,逼真的鱼虫花鸟的图形可以运用在小件商品的设计上,山水、走兽等可以运用在大型物体的表面设计上。此外,教师在平面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传统湘绣艺术的精妙之处,也利于增加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归属感,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湘绣传统艺术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平面设计专业的影响极为重要。我们应该在关注湘绣传统艺术的同时,在现实的设计工作中对传统湘绣艺术的材质、技法、针法以及图形等元素加以分析利用,在不脱离传统的文化背景之下,设计出更具观赏性和实际性的作品。

猜你喜欢
湘绣针法技法
湘绣艺术在儿童玩具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董氏奇穴动气针法治疗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肿胀的疗效观察
揿针穴位埋针法在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便秘中的干预价值
手指飞舞 编出玲珑花边
“非遗传承+创意文化”视域下的现代湘绣设计创新分析
非遗传承视角下湘绣设计的创新研究
水彩技法在油画创作中的应用实践
手绘技法表现
作品一
例析三角恒等变换的三种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