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提问技巧的设想与实践

2019-11-29 10:16李亚芳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设想教师应技巧

李亚芳

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不同,高中政治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进而自主认知和探究社会现实问题。关于这一点,集中反映在了政治经济学范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課堂提问技巧的研究。首先,高中政治教师应摒弃死记硬背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将死记硬背知识点转换为认知社会现状的能力。其次,要提高学生认知社会现状的能力,就要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热情和意识。提问式教学能较好地满足上述教学的要求。需要指出的是,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具有探究性。基于以上所述,笔者在本文将就高中政治的提问技巧展开讨论。

一、高中政治提问技巧的设想

结合政治经济学的知识点教学,笔者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设想。

1.对问题选择的设想。

在突出问题的探究性特征的前提下,在问题选择上应着眼于问题本身的延展性。所谓延展性,即通过对特定问题的选择,在课堂讨论中引申出更深层次的结论,并给予学生认识社会政治、经济现象的启示。例如,在“影响价格的因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何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地方往往存在着价格的差异?

2.对问题呈现的设想。

教师在呈现问题时需要考虑到高中生的整体认知水平,要凸显问题探究的方向。问题的呈现可以采取价格数据列表法、价格数据描述法。另外,在凸显问题的探究方向上,教师要以启发式语言为主导。

3.对问题回归的设想。

研究高中政治提问技巧,其本质在于更好地向学生传递课堂知识,并使他们能够关注身边的社会政治、经济现象。因此,这就存在着问题如何回归课堂教学的问题。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应在课堂问题探究阶段很好地控制讨论的节奏和议题方向。所以,为了保证问题回归正途,教师需要在备课环节为提问教学建立起前后连贯的逻辑思路。

二、高中政治提问技巧的实践

以“影响价格的因素”的教学为例,笔者从三个方面给出实践路径。

1.问题的提出。

例如,前文的问题,问题的题干应为:为何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地方往往存在着价格的差异?但在表述这一题干之前,教师应在启发式教学法指引下,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向他们就某一商品在不同地域的价格差异,以及在同一地域不同时间段的价格差异现象进行实证描述。这里的商品可以选择高中生所熟知的,如猪肉、牛肉,在聚焦了学生关注度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该商品的价格为什么因地域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或者,该商品的价格为什么因时间节点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2.问题的呈现。

问题的呈现与问题的提出是同步进行的。围绕所指定的商品,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中的图片展示功能,并以高中生所熟悉的超市为背景,这样能增强学生对价格差异性情形的可信度。遵循图片制作的可操作性原则,教师可以在空间维度下选择不同地域的该商品(如猪肉)价格来比照。若是资源条件具备,还可以配合新闻报道的视频。

3.问题的回归。

问题的讨论固然应回归到课堂教学之中,但也需要重视问题探究的可延展性。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要求各个小组结合有关知识点对影响价格的因素进行归纳,并让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回答。教师在最后总结时,还可以参考目前诸多商家的销售策略来拓展学生对“影响价格的因素”的认识,如,饥饿营销策略对价格的影响、零售统一定价对价格的影响等。这样,不仅增强了提问教学的延展性,还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开展提问教学时需要把握提问的节奏和提问的环节。前者主要体现提问的频率问题,若是频率过高将影响课堂教学的连续性。后者主要反映提问用在课堂教学哪一环节。笔者建议,可以将其用于导课环节之中,也可以用于下一阶段教学的铺垫环节之中。

总之,本文从问题的选择、问题的呈现、问题的回归等方面进行了提问技巧设想。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重视问题的深化与延展,即教师在最后总结的同时,还应根据目前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认识。

猜你喜欢
设想教师应技巧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对驼峰测长的改进设想
跟踪导练(一)1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
消除空袭后果的一些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