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嗓子”周璇何以成名?

2019-11-29 07:19翟雅琳
北方音乐 2019年19期
关键词:流行音乐上海

翟雅琳

【摘要】周璇作为我国近代流行音乐的领军人物,其大量作品为近代流行音乐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本文试从周璇的歌唱事业,电影事业以及其个人魅力三个方面对她的成名进行分析。

【关键词】周璇;流行音乐;电影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周璇(1920-1957),常州人,别名苏璞,小名义官。父亲是牧师,母亲是护士。其身世十分坎坷,被亲娘舅贩卖历经了两任养父母,直到12岁时机缘巧合下进入了联华歌舞班走上了艺术之路。这时以歌唱为主要活动。后因为当时的台柱演员王人美的一次代替演出,逐渐崭露头角。1935年6月,周璇进入艺华影业公司,正事开启影坛生涯。

一、周璇成名缘由

(一)因歌唱事业为大众熟知

在周璇歌曲活跃的30至50年代,是中国流行音乐的第一个高峰时期。当时流行音乐主要以三个途径进行传播。

第一,电影的传播。“……流行音乐和电影成了一对密不可分的孪生姐妹,电影对该时期流行歌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时间,电影歌曲成了流行乐坛的主流,如该时期最有影响的流行歌曲很多都出自电影主题歌或插曲。”歌曲作为电影中人物情绪重要的表达手段,此时期电影的井喷式繁荣同时也大大促进了流行音乐的传播。

第二,歌舞厅的传播。歌舞厅作为上世纪初兴起的公共场所,成为流行音乐传播的重要平台。

第三,广播电台的传播。“在电影尚未形成气候之前,收音机是老百姓的主要消遣,广播节目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为数众多的广播电台的播放内容除了一些南方的戏曲,就是以流行音乐为主。

周璇之所以能在众多歌星中脱颖而出,与其独特的轻声唱腔不无关系。她擅长把传统的民族声乐借助话筒这个媒介,制造出特别的声音效果。“她那如同亲切絮语一般的歌唱表演技巧,能使很难唱好的音符、节拍变得委婉、甜润和协调一致。”演员舒适也评价她的演唱可称为是现代利用话筒的鼻祖,不同于从前唱歌注重音量大,她巧妙地利用了话筒,轻轻地唱,讲究字正腔圆和娓娓动听。

与她轻声唱腔相得益彰的还有她民族风格的流行歌曲。放在20世纪之前,民歌小调只能在街头、茶馆和饭馆等地演唱,可谓难登“大雅之堂”。作曲家创作出的大批民歌题材的流行歌曲,在继承和发展了中国民间小调和曲艺风格的同时,旋律采用民族元素,并在编曲中加入流行音乐节奏或用爵士乐队进行伴奏。创作的曲目有《拷红》(范烟桥词、黎锦光曲)采用了京韵大鼓等说唱音乐元素,《采槟榔》(黎锦光改编)根据湖南花鼓戏双川调改编,《天涯歌女》(田汉词、贺绿汀曲)《四季歌》(田汉词、贺绿汀曲)由苏州民歌曲调发展而来。这种音乐形式得到当时观众的热烈追捧,民歌也因此在舞台上站稳了脚跟。以周璇为首引领了以唱民歌为主的一众歌星,可谓在不经意间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

1934年,周璇参加了上海《大晚报》主持的“播音歌星竞选”。年仅14岁的周璇当选亚军。自此,她的演唱开始风靡上海,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有报纸评论她“小小歌星,前程似锦,前途无量”。更有电台赞誉她的歌声“如金笛鸣沁入人心”,“金嗓子”的名号不胫而走,成为了周璇的标志性符号。

(二)兼顾电影双栖发展

上世纪30至40年代的电影总体来说进入了全面的繁荣和成熟期。技术上的最大革新——有声电影的出现,激发起影片公司、电影工作者的热情,自此国产片的年产量大增,上海被冠以“东方好莱坞”的称号。数量众多的电影公司为票房而发动了持久的商战,影片的台词和歌曲成为了决定其质量的关键要素。

电影作为外来的新型事物,迅速在上海传播和发展起来,受到万人空巷的待遇。“上海的早期影院本身就是公共的社区,观众在那儿庆贺他们所共享的公共空间和城市所带来的奇观,……因此看电影对上海的男男女女来说,就形成了一種新的社会仪式——去电影院。”看电影成为了那时大家向往的社交活动,已然渗透进城市生活中。对电影的追逐甚至后来上升到对影星的追捧,也是造就了电影黄金时期的重要原因之一。

周璇一生共拍摄43部影片,纵观她的作品,可以说是优劣参半,其中不乏作为电影商业战的“商品”但也有意义深刻的佳作,体裁大多为歌舞片。电影《马路天使》(袁牧之导演)被列入“五四以来优秀电影”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使得周璇达到了其在影坛上的巅峰,奠定了其在中国电影界的历史地位。影片采用了插曲的形式,《天涯歌女》以及《四季歌》的演唱带来了双层效应,不仅使影片更具有艺术性,也让两首插曲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另外还有作品《忆江南》(田汉编剧)《夜店》(柯灵编剧)等也都是上乘之作。

1941年《上海日报》在其电影专刊上发起了“电影皇后”的选举,最后周璇荣获桂冠。但是在报道出现的翌日,周璇就此事刊登了一篇启示。她认为自己的学识和技能均达不到影后这一称谓,表示辞去这一殊荣。通过周璇辞去影后一事,可以看出其为人淡薄名誉,可见在周璇心中,有着电影艺术的高标准以及追求。

(三)自身的个人魅力

周璇说过“我爱唱歌,比爱自己的生命更甚。……歌唱根本没有秘诀,也没有门径。所主要的,不外和其他各门的艺术修养一样,只有不断地学习、长时间的锻炼罢了!”初到联华歌舞班时,只是凭借着心中对歌唱事业的满腔热爱,她渴求知识发奋苦学,并坚持向同事虚心求教。逐渐在歌坛影坛崭露头角后,她也保持了自身的纯真善良与勤奋,更是在演艺道路上走的踏实。她也曾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道“在歌坛和影界赢得观众的赞誉的确不易,不过艺术是无止境的,我仍要继续努力,不断进取。”足可见周璇对待艺术的真心。

周璇在艺术方面勤奋好学,待人时却十分亲厚,平易近人。也正是她的为人品质,也为她的“星途”起到了一丝推波助澜。因此,周璇除自身具备歌唱和表演才华外,还有众多剧作家、导演、词曲作家的鼎力相助。这个过程抛开电影、唱片公司老板卖她这块“金嗓子”招牌不谈,众多有才之士的赏识也成为周璇取得艺术成就的重要原因。

二、周璇对近代流行音乐的影响

周璇在20世纪的歌坛影坛留下的足迹,无疑是深刻的。虽然她的一生坎坷与辉煌并存,但是留在现在人心中更多的是辉煌。

(一)“周璇式”演唱的延续

由周璇自创,独特的演唱风格不仅在同时代影响到了其他歌星,对现代以来歌手的影响也可见一斑。其一是对邓丽君的影响。邓丽君最初以翻唱周璇的作品崭露头角,使逐渐被人们淡忘的《天涯歌女》《四季歌》《何日君再来》等歌曲重回大众视野,继承了她轻吟浅唱的演唱风格,并结合自身的优势,不断地磨合调整,终造就了一代歌后。再者是对费玉清的影响。他的唱腔清新飘逸,可谓是将轻声唱法的进一步提升。在其演唱生涯中也经常对周璇的作品如《天涯歌女》《凤凰于飞》等进行翻唱。

周璇对于流行音乐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人们不再是扯着大白嗓大声唱,而是注重对演唱工具的借助,注入更多的情感表达。换句话说,周璇让人们的流行音乐审美发生了改变。周璇的歌唱方法作为当时的新兴事物,一是具有流行音乐的时尚性和流行性,二是吸引了观众的期待性。这种演唱方式能在较大程度上引起听众的个人情感,因而产生的感知程度在一定的情况下也决定了作品的流行程度。

(二)深入人心的音乐形象

“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华灯起车声响歌舞升平……”由范烟桥作词,陈歌辛作曲的《夜上海》是电影《长相思》的插曲之一,更是周璇诸多音乐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 “流行音乐和形象的关系灵活多变,尤其体现在它们越来越多地被植入集体意识,并在集体意识中得到确认”。电影作为一种传播能力最强的传媒之一,流行音乐作为电影的传播内容,更是为电影所承载。周璇在电影《长相思》中饰演一位在生活的压力下被迫选择去舞场当歌女的一位自强女性。这首歌作为在舞场场景中的演绎曲目,在爵士乐队的伴奏下唱着大都市的生活,可谓是十分应景。影片的广泛传播使得这首歌成为了上海歌舞厅的一种“符号”,更是成为了周璇舞女形象的一个“符号”。如今众多的电视剧作品或是综艺节目表演中,不乏有人重新演绎《夜上海》并配以舞女的形象,可以说这也是对周璇一种致敬的表现。

回看周璇的一生,可谓是坎坷又短暂。虽说每每提到周璇,人们首先津津乐道的是她的花边新闻以及私生活,但是她辉煌而又灿烂的成名之路,在近代流行音乐史和电影史上都留下了色彩浓重的一笔。近几年来,以周璇为文本的文学、影视作品层出不穷,由此也可看出大家对这一传奇女性的怀念。那个永远在大众记忆中拥有一席之地的“金嗓子”,就这样继续唱了下去……

注释:

①静波.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389.

②尤静波.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390.

③周伟,常晶.我的妈妈周璇(第二版)[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42.

④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修订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153.

⑤大众影讯.1943年6月12日版

⑥周伟,常晶.我的妈妈周璇(第二版)[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173.

⑦陆正兰,刘晓波.流行音乐与文化关键词[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6:151.

參考文献

[1]周伟,常晶.我的妈妈周璇(第二版)[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2]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修订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3]俞贇奕.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流行音乐与文化生活[D].上海:东华大学,2012.

[4]蒋广峰.20世纪早期中国的都市文化表征——从都市文化维度看周璇的流行歌曲[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 (1):34-37.

[5]项筱刚.周璇的历史意义——为周璇逝世60周年而写[J].音乐艺术,2018(1):165-176.

猜你喜欢
流行音乐上海
理解流行音乐的变化
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流行音乐思考
书评|《流行音乐与文化关键词》:为流行音乐研究树范本
欢乐上海迪士尼
浅谈小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流行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