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19-11-30 03:21叶阿萍邵安
新一代 2019年20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评价指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叶阿萍 邵安

摘 要:高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全面把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水平。借鉴认知的心理学概念,从个体认识、个体情感和个体行为三个维度遴选了15个指标构成理论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专家隶属度分析、鉴别力分析、相关分析及层次分析法开展进一步的指标实证筛选与指标赋权,进而建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思政;认知评价;评价指标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构成,是经济社会建设的核心力量,因此高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1]总体上,我国各高校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活动,取得了较明显的工作成效。但是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不充分、认知水平不平衡的现象依然存在。为了进一步把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水平,纵深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工作,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评价的理论基础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广义上,认知指个体对特定对象(人、观念、情感或者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涉及认同、情感和行为意向三个维度[2]。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包括理性认识、情感认同和自觉践行三个维度,三者层层递进、相辅相成、有机统一[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三个维度[4]。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指认知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内容、基本内涵、作用意义的基本认识及熟悉程度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的基础,会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效果。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指认知主体在认识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程度、主动性及意愿程度等心理状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是认知主体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产生与巩固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与态度的过程,是产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的前提。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指认知主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和情感的基础上,产生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要求的行为和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是认知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情感及意志程度的集中体现。

综上所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评价既要反映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状况,同时又要体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态度和实践行为状况。[5]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评价通常包括个体认识、个体情感和个体行为三个维度。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评价指标的理论遴选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性规律[6],参考国内外有关价值观认知评价的的研究成果,课题组以科学性、可操作性、定性与定量结合为指导原则,从个体认识、个体情感和个体行为三个维度中遴选了15个指标构成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评价指标体系X(1),该评价体系由评价目标、评价维度和评价指标三个层次构成(如表1所示)。

表1中的评价指标体系X(1)是依据当前我国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和特征,并参阅大量同类研究成果后构建的第一轮评价指标体系,这是本课题组成员理论构思的主观反映。为了进一步增强指标体系的客观性,接下来我们将对理论遴选的指标进行隶属度实证分析。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评价指标的实证筛选

(一)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分析

模糊数学认为,元素属于某个集合的程度称之为隶属度。如果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评价指标体系视为一个模糊集合,假设评估专家总数为P,其中共有N位评估专家选择第x个评价指标Xi上,那么该评价指标的隶属度为:Si=Ni/P。若Si值较小,该评价指标XX在评价体系中不是十分重要,应该予以删除。若Si值较大,该指标应被保留。

课题组利用2019浙江之江青年学者论坛等有关会议选择了10余位社科领域学者,且在浙江高校中选择了20位马列教师与学生辅导员。尽管专家在筛选要素指标时带有个人主观性与经验性,但集合一定数量专家的意见,就可以在统计学意义上化主观为客观[7]。课题组将评价体系X(1)转化成专家咨询表,此表共列出15个评价指标,要求各位专家从中选出10个最理想的评价指标。

基于22份有效专家咨询表的分析结果显示,三个指标的隶属度系数低于0.5,故被删除(见表2)。

(二)评价指标的鉴别力分析

指标鉴别力是指评价指标区分调查对象特征差异的能力。如果所有被测评的大学生在某个指标上几乎一致地呈现很高(或很低)的得分,就可以认为这个指标几乎没有鉴别力,不能诊断出不同对象的能力强弱;相反,如果被测评大学生在某项条目上的得分出现明显的不同,则表明这个指标具有较强的鉴别力。在实际应用中,人们通常采用变差系数来描述评价指标的鉴别力:

其中     为平均值,         为标准差。变差系数越大,该指标的鉴别能力越强;反之,鉴别能力则越差。

根据上述原理,以第二轮评价指标体系中12个指标为依据,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形式,对浙江科技学院78名同学进行调查。接着,运用SPSS20.0软件对指标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然后计算各个指标的变差系数,最后删除了鉴别力低于0.25的3项条目(见表3),从而形成第三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指标体系X(3)。

(三)评价指标的相关分析

经过隶属度和鉴别力分析的第三輪评价指标体系X(3)中,部分指标很有可能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这导致被测评大学生相关信息的重复使用,从而降低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相关分析是通过分析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删除一些与其他条目高度相关的条目,以消除或降低条目重复对测评结果的负面影响。以鉴别力分析中的78名同学为样本,运用SPSS20.0软件对第三轮评价指标体系中的11个指标进行相关分析,构建各维度各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给定临界值M为0.8,在相关系数矩阵中共有2对指标的相关系数大于0.8,删除其中鉴别力相对较小的2个指标(见表4),保留其余的9个指标,即形成了第四轮评价指标体系X(4)。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评价的指标赋权

层次分析法(AHP)是将与决策高度相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由于简单明了,该方法受到广泛应用。鉴于第四轮评价体系X(4)的指标数量适中,故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赋权。

邀请了20位高校思政教师与学生工作专家对评价体系X(4)中的3个维度以及9个评价指标分别进行比较,得到20个判断矩阵      。公式中i表示第i个专家,m表示为评价因素或指标的个数;rxy表示指标x与y相比得出的判断系数。接着,计算满足riW=λmaxW的特征权向量以及归一化,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当一致性指标CRi<0.10时,则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反之应作修正。再则通过计算评价指标对目标的组合权向量,并根据公式做组合一致性检验及总体一致性检验。最后得到表6的第五轮指标体系X(5)。

表5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指标权重体系X(5)

四、结论与展望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评价指标体系X(5)包括3个维度9个指标,均属于正向指标,即指标值越高,该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水平越高。从总体上看,此评价指标体系理论基础扎实,数量繁简适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因此,可以作为评价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评价的有效工具。

但根据评价理论的要求,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内容与结构是否合理良好,结果是否可信有效,还需要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下一步,课题组将采用克朗巴赫系数、折半信度、内容效度和构想效度等方法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评价指标体系X(5)做进一步的检验与优化。

参考文献:

[1]叶阿萍,邵安.舆情信息在微信朋友圈的传播机制—基于426位大学生的实证分析[J].新媒体研究,2018(2).

[2]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第11版)[M].候玉波,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128-136.

[3]陈坤,李旖旎.论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4)

[4]陈宁.青少年科学研究中的测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为例[J].青年学报,2016(1).

[5]陈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结构与测量[J].教育参考,2014(12)

[6]范柏乃、段忠贤、张兵.中国地方政府社会管理绩效测评量表编制及应用[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2(11)

[7]邵安.公安部警务实战训练基地正规化建设—对基地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12(11)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评价指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谈高校思政课堂的文化建设
多媒体技术环境下高校思政教学系统的设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究
试论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效能扩展
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基于UML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资源型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研究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