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党员干部腐败心理原因及腐败防控措施

2019-11-30 04:04王莹华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8期
关键词:心理干预党员干部对策

王莹华

摘 要:腐败主要表现为利用职业专长、职务便利或专业知识侵犯侵占公共财产、款物挪用、行贿受贿、私分罚没财物。党员干部腐败行为是多种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分析了党员干部腐败心理表现为特权心理、侥幸心理、补偿性心理等八种类型。提出了腐败防控措施主要有构建科学教育体系、优化外部环境、健全和落实反腐机制。

关键词:党员干部;腐败心理;原因;心理干预;对策

党员干部腐败是受到腐败心理影响及支配下利用公共权力来谋取个人利益的行为,是我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期中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每一个腐败党员干部内心深处都有异常的心理表现,导致了腐败行为。

一、党员干部腐败心理表现

根据大量数据和腐败党员干部案例分析,腐败心理现象主要有八种类型。

(一)特权心理。腐败党员干部认为权力即意味着财富,为了满足特权心理,进行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权力寻租行为。甘肃省合作市森林公安局原局长包世华自2014年任局长以来,三年内公车私用114次,用罚没款公款旅游,他认为这些是小问题,不值得被纪检监察机关关注。

(二)侥幸心理。腐败党员干部明知腐败行为必定触犯法律,但在侥幸心理支配下不收手。

(三)补偿心理。补偿心理是指个体通过努力使以前的缺陷转变成优势,以得到某种补偿或超越,是一种以过分行动寻求解脱的心理防御机制。湖南省常德市原市委常委、副市长卢武福曾作为援藏优秀干部,在西藏南部地区海拔4000米的隆子县担任县委书记职务,自认为吃了苦应该得到补償。他回湖南任职后看到一些老板坐豪车住阔宅,心里更加不平衡疯狂敛财。

(四)盲从心理。盲从即不假思索地在知觉、判断等方面跟从、追随他人愿望的心理倾向。原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勇表达悔意,“思想上的庸俗化让我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党内生活的庸俗化让我更加放纵自己;社会风俗的庸俗化改造了我的思想;政治原则的庸俗化支配了我的行为;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庸俗化让我禁不住各种诱惑;待人接物的庸俗化麻醉了我的神经。总之,我的犯罪历程就是自己对庸俗化由融入到融合、由随波逐流到推波助澜的过程”。

(五)虚荣攀比心理。虚荣攀比心理指脱离自己实际而盲目攀高的过度自卑的一种表现形式,与人比权力、职位、收入而产生心理失衡。人称“许三多”的原浙江省杭州市副市长许迈永在思想检查中反思,“我看到与我打交道的老板个个都很富有,每年利润有几千万元、上亿元,甚至更多,我也存在着心态不平衡和红眼病,认为他们的能力也不比我强多少,凭什么有那么多财富? 他们赚钱很容易,而自己那么辛苦工作,不仅要起早摸黑,还承担很大的责任风险,工资又是那么少,越比心态越不平衡。”

(六)定势心理。是指先前心理活动形成的准备状态,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党员干部在腐败之初的心理上既有窃喜,但内心也有不安与焦虑。在无数次焦虑、窃喜的反复较量中禅尝到甜头,欲罢不能。海南省林业厅原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春东认为“办事后收红包是个传统”,这种心理形成后,有求他的商人就成了他的“提款机”。

(七)可规避心理。伴随着政府机构改革和政治体制的完善,政府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但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制度漏洞和法律漏洞。有的党员干部挖空心思打擦边球,或者凭借拥有的权利,屡屡获得高额回报,被查处的概率又很低,这种高信心指数的投机心态就成为腐败党员干部支撑腐败行为的心理基础。

(八)天花板心理。有的党员干部自认为仕途无望,寻思在“钱程”上做打算。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原教育局原局长方小健回忆道:“闽南挂职归来,不少同去的人都被重用,而身为挂职组组长的方小健却一直未能得到提拔,如果自己能在经济上有一些积累,将来与朋友合伙生意,说不定比在机关当官更潇洒”。

二、党员干部产生腐败心理原因分析

腐败心理产生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腐败外因是指特定社会情境、制度、监督防控和家庭等客观因素;腐败内因则是党员干部内在的心理过程(知、情、意)、人格特征和个性倾向性(动机、需要、理想、兴趣、信念)等产生了异常。

(一)社会环境因素

江西省万载县朱潭镇原党委书记晏某由于官本位思想影响极深,在因受贿罪被判刑后依然认为自己是父母官,有人送钱孝敬父母官是理所当然的。中铁集装箱运输集团原董事长罗金保深受功利主义、消费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在担任乌鲁木齐铁路局局长、石太铁路客运专线公司筹备组组长等领导职务期间收受贿赂人民币4700多万元。不良人际关系对党员干部也有重要影响作用,所谓的“圈子”实质上是“权力圈”、“利益圈”、“腐败圈”。

(二)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成员作为私密场所,为腐败行为发生提供“安全可靠”的场地。社会学家埃德温萨瑟兰在其差别理论中提出,学会犯罪行为或越轨行为与学会其他行为是没有差别的,关键在于与谁交往以及交往时间长短。中国家庭传统的观念影响党员干部对家庭的态度和责任,激发起其腐败动机。家庭成员中,配偶的作用不可小视。

(三)制度监督不力因素

制度上的漏洞、权力结构的不合理、权力运行的不透明和监督制约体系的不完备,都成为腐败动机的诱因。另外,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还在培育之中,政府权力依然介入经济活动,给某些党员干部带来利益诱惑。另外,腐败党员干部被查处的概率偏低,加大了公权力滥用的诱惑力。

(四)个人内在因素

1.信念缺失。信念决定一个人的立场、观点,支配人的行动,它通过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表现出来,是每一个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原河北省国税局局长李真反思自己如何滑落腐败深渊说,“人可以没有金钱,但不能没有信念,如果信念丧失,就会毁灭一生”。

2.人格缺陷。绝大多数腐败党员干部具有“双面人格”。原河南省交通厅厅长石发亮逢会必讲廉政,讲到动情处眼眶湿润,令人深受感动。他说 “不义之财分文不取,人情工程一件不干。”但私下疯狂受贿索贿。

3.认知偏差。腐败党员干部在权力观、政绩观、人生观等方面存在非理性认知。“学而优则仕”以及“父母官”官本位思想使腐败党员干部对权力及角色期望产生了错误认知,其内心并不认同公仆本质。认知偏差催生了腐败行为,腐败行为的结果又反过来影响其认知结构。

4.情感错位。情为民所系是为官者应恪守的职业道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官之大德,“孝道忠诚”是官之小德。腐败党员干部上任初始都能慎行修德,当“亲情、友情和爱情”与“民情、党情、国情”发生冲突时,情感开始错位。

5.意志薄弱。自制力是能自主控制情绪约束行为的品质。“德行好则清正,意志坚则清廉”。许多腐败党员干部自我反思,“随着职务的升迁,拥有的权力越来越大,对自我的要求越来越自我约束越来越无力”。

三、党员干部腐败心理的防控措施

要实现党员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反腐目标,应当采取构建廉政文化教育体系、强化心理干预措施和健全和落實反腐制度等措施,消除腐败现象。

(一)构建廉政文化教育体系

1.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锤炼党性修养,从源头上防治党员干部的腐败。建立党员干部竞争机制、交流轮岗、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党员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创造一个风清气正、充满正能量的工作环境。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在提拔任用、岗位调整、工作遇到难题时或家中发生变故等提供心理援助,定期进行评估,建立心理档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身心素质拓展。对高危党员干部要特别管理,对低危党员干部要重点管理,对有潜在危险的党员干部要进行心理追踪,严重的要进行心理治疗。

(二)优化规范工作环境

1.落实党内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集体讨论、按少数服从多数作出决定,不允许用其他形式取代党委及其常委会(或党组)的领导,实行党务政务年度公开制度。

2.落实“四种形态”。第一种形态是批评教育,轻度的批评教育是咬耳扯袖、正式的批评教育是“红脸出汗”;第二种形态是纪律轻处分——警告、严重警告以及轻度职务调整等;第三种形态是纪律重处分——留党察看、开除党籍,重大职务调整;第四种形态是“双规”审查。加强党内监督要进行细化,并建立相应的机制推进四种形态的运用,比如问责机制、评估考核机制等。

3.加强民主监督。加强民主监督、人大监督、政协和民主党派监督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政府党员干部的财产登记制度和廉政述职报告要纳入民众的监督范围内。建立对领导干部工作时间外的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必要时设立社区廉政监督员。

(三)健全和落实反腐机制

1.加大制度约束。当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有待提高,定性指标多,定量指标少,相应的考核制度也缺乏量化评价机制。在优化制度设计的同时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党政分开,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建立择优选优机制。

2.增加腐败成本。当前反腐查处概率低,经济制裁力度小,腐败处罚整体较轻。应当建立反腐败法律体系,出台《反腐败法》,规范司法执法实践,追究经济损失,逢贪必抓,逢腐必肃,在全社会形成不敢腐败的震慑心理,提高腐败成本。

参考文献

[1] 毛益民.腐败涉入中的自我合理化——一种认知心理学分析[J].廉政文化研究,2017(04).

[2] 张彦君.党员干部腐败的心理分析及其心理干预[J].中州学刊,2014(08).

[3] 李姗姗.腐败心理演变的阶段性特征及其预防[J].廉政文化研究,2017(05).

[4] 彭丽丽,梁晓宇.心理学视角下预防腐败问题探讨[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8(10).

猜你喜欢
心理干预党员干部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党员干部要姓“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