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本基金退市 基民会有损失吗

2019-12-01 11:56劳新颖
投资与理财 2019年6期
关键词:基民清盘保本

劳新颖

伴随着最晚成立的汇添富保鑫保本基金在今年9月正式到期,保本基金将全部完成转型或清盘,基金市场的“保本时代”正式落下帷幕。

从红极一时到加速退市,保本基金经历了“过山车”一般的转变,终于在资管新规浪潮的裹挟下退出江湖。对投资者来说,无论保本基金转型还是清盘,最为关心的还是自己会有损失吗?

保本基金落幕

可以说,资管新规的出台成为保本基金退出舞台的主要“推手”,而保本基金的落幕早在2年前就已注定。2017年2月,证监会发布《避险策略基金指导意见》,要求将保本基金更名为“避险策略基金”,同时规定存续保本基金到期后,应当调整基金名称、转换保本保障方式。监管层为保本基金的后续发展指明了路径:清盘或者转型,保本基金的退市自此敲响了钟声。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共有91只保本基金产品转型,2018年数字持续攀升,全年超130只保本基金产品进行了转型或清盘,截至到2018年四季度,保本基金总规模为383.59亿元。进入2019年,保本基金的退市步入“快车道”。截至5月8日,年内已有26只保本基金宣布转型,其中天弘乐享保本基金直接选择清盘。伴随着今年9月最晚成立的汇添富保鑫保本基金的到期,保本基金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保本基金的落幕掩盖不住曾经的光芒。自2003年6月,中国第一只保本基金南方避险增值基金诞生以来,保本型基金就以其良好的抗风险能力和相对稳健的表现,赢得了投资者的青睐,发行规模一度迅速增長。保本基金最为高光时刻,要属2015年股灾期间,虽然当时A股出现巨幅震荡,但保本基金抵住下跌冲击,普遍盈利。受此影响,其发行规模也出现大爆发。相关数据显示,自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共有95只保本基金成立,占总数的63.5%,保本基金也因此成为少有的能够继续受到银行渠道力推的产品。

不过好景不长,2016年末的股债双杀以及2017年的宽幅震荡行情使保本基金的锐气大减,直接导致许多保本基金业绩低迷。随着资管新规的逐步落地,监管打破刚性兑付的政策要求愈发强烈,保本基金转为暗淡,自2016年第四季度起,市场上就再未成立过一只新的保本基金。

混基成转型方向

保本基金的吸引力光从名字上就能轻松看出:保障本金,规避风险,所以能够在几年前引发市场追捧再正常不过了。从投资策略上看,保本基金具有攻守兼备的突出优势,主要吸引的也正是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至于保本,一方面,保本基金采用以 CPPI 策略为代表的投资组合保险技术实现;另一方面,保本基金引入第三方担保机构,一旦基金在投资周期内跌破面值,担保机构提供不可撤销的连带责任担保。

从2018年存量保本基金业绩看,保本基金确实“能打”,即便经历2018年股市的剧烈调整,其仍然抗跌,34只保本基金2018年以来平均收益率为3.43%,目前基金净值悉数在1元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保本基金看上去很美,但保本的实现是有条件的。保本基金通常有2至3年的锁定期,只有在发行期间认购的份额,到期之后基民才能实现保本;如果选择提前赎回,那么基民同样不能实现保本的目的,同时还要承担1.5%的基金赎回费用。

自2016年下半年断供至今,保本基金行业陆续有产品到期和转型,市场规模在不断收缩。由于保本基金打破保障后,与很多基金相比再无优势,而直接清盘又将导致客户和管理资金流失,所以将保本基金转为结构型基金,成为了大多数基金经理的选择。

从转型的产品类型来看,近七成已经到期的保本基金选择转型,成为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以2018年为例,全年超过70%的保本基金转型为混合型基金。进入2019年,伴随着保本基金密集迎来到期,转型为混合基金的例子正不断增加。比如2019年3月,汇添富盈鑫保本混合基金转型为非避险策略型的混合型基金。2019年5月,长城久润保本基金转型为非避险策略的混合型基金——长城久润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到期赎回不会有额外损失

在基民看来,保本基金的退市无疑是盆冷水,狠狠地浇灭了投资热情。虽然对基民来说,保本基金到期前,已有的保本承诺不会改变,但是仍有很多风险点需要警惕。由于担保机构承担了风险,所以保本基金的管理费和赎回费都相对较高,加之近几年投资收益并不理想,投资者的中期赎回行为极有可能导致实质性的亏损,因此持有到期是众多投资者的权宜选择。

有业内人士提醒,一般而言,保本基金到期后,根据基金合同,将不再确保持有人的本金安全。因此,持有人一定要关注保本结束日期,并在当天及时赎回,避免基金转型后带来的各类风险,特别是在市场预期不明朗时。“从实践看,基金转型为同类型风险偏好产品的居多。”一位基金经理的话值得深思。这也同时意味着,保本基金退市后,风险规避型的基民们很难再找到类似可替代型投资。

而眼下对基民来说,当务之急的还是要留意自己保本基金的到期时间。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到期日及时赎回是最为稳妥的方式,毕竟投资应该“落袋为安”,本金一日不回,各种不确定性的风险就仍会打乱“阵脚”。当然,如果保本基金转型的新基金从产品定位上比较符合基民的要求,也可以持有新产品。

猜你喜欢
基民清盘保本
回撤背后,谁在被割韭菜?
逾60只基金清盘想要保本很难
“保本”承诺渐行渐远,你准备好了吗
黄传书教授、高基民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在《Autophagy》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