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2019-12-02 09:50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髋部医护患肢

蒋 萍

(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 , 四川 成都 610500 )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容易引发深静脉血栓的问题。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会导致局部组织血流缓慢、血氧供应不足而引起组织坏死,甚至还会造成老年患者心肺脑等梗死或者患者死亡等问题[1]。深静脉血栓常见表现有患肢肿胀、溃烂、色素沉着、甚至劳动力丧失。所以,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有着重要的作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是依据医生、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组建一个医疗服务小组,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相关工作[2]。我院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治疗过程中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取得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探讨将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61-81岁,平均年龄(71.5±1.6)岁。观察组40例,其中男患者22例,女患者18例,年龄66-85岁,平均年龄(76.5±2.3)岁。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病情无明显差别,具有可比性(P>0.05),同时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2 方法:(1)对照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一般护理方法。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基本特征体测记录并存档。术后对患者的饮食、日常生活习惯进行护理并进行常规抬高患肢,密切观察患肢的皮肤温度、肿胀程度、疼痛感等。比如,植物神经絮乱常常跟随骨折早期患者,会导致胃肠道蠕动消化慢,大便秘结,所以要多鼓励老年患者多吃绿色食品,如蔬菜、水果。并协助老年患者每天对腹部进行顺、逆时针交替按摩,加快胃肠道的蠕动,严重时可以用低压灌肠或者开塞露塞肛,由此保证排便顺畅。同时为了避免老年患者尿路结石或感染,要嘱咐患者及家属多让患者饮水,日进水量不低于1000-1500ml,保证尿量。(2)观察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①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医护人员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举例类似手术的成功率,缓解患者内心对手术治疗的恐惧感,减轻患者思想上的压力,耐心解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疑问[3]。②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科普深静脉血栓术形成原因,造成的后果。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传,引起患者及家属对并发症的重视,预防并发症的出现。由此提高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工作。同时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早期患肢护理干预、物理和药物的预防治疗和密切观察患肢病情变化。比如通过早期的护理干预进行患肢的彩超检查,在确认患肢无形成深静脉血栓的前提下,协助患者抬高患肢,进行患肢的按摩,运用按摩手法刺激肌肉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通过刺激患肢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增强踝关节和足趾的功能锻炼。锻炼要注意强度适中,不可过度锻炼。物理治疗时,要选用合适老年患者的弹力袜或弹力袜加压装置以及足底动静脉泵等治疗器材,如此可以明显的减少患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还可以通过口服常用抗凝药物,常见的抗凝药物有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③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大便潜血、尿常规和出凝血时间,为准确用药奠定基础。老年患者治疗过程要尽可能的避免采用患肢静脉穿刺输液。护士在对患者进行血液凝固状态检查、静脉抽血或输液时,若出现血液回流速度慢,采血后血液凝固速度快则出现了高凝状态,这时要及时进行生化检查。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特征,留意观察患肢外表颜色、温度、肿胀程度及足背动脉搏动的情况,对比左右腿的周径的大小。医护人员从多角度、多方面完善护理内容,为患者提供更加合理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案。

3 观察指标:统计对比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并对比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5 结果: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各个时间点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后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对比(n)

讨 论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有静脉内膜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这3点原因相互联系,都是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必不可少的原因[4]。与此同时,老年患者由于出现骨折的原因大部分是来自意外突发的事件,是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的。同时因为年龄较大,需要担心的问题也会比较多,比如对疾病的担忧和术后的身体恢复状况等问题[5]。这样一来会容易让老年患者产生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再者怕给年轻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不愿给家里增添负担等原因,情绪波动较大。往往这些不良情绪都会间接影响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的治疗效果,很有可能还会加重或引发其它的老年内科疾病,然而疾病又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由此产生一个恶性的循环。另外高龄患者经常伴随着多种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高脂血症等内科疾病,这些疾病也会增加老年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出现[6]。以及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加之下肢静脉曲张等原因,都会造成下肢静脉血回流速度慢,从而引发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我院为了更好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降低深静脉血栓对老年疾病的影响,加强采取了医护一体化的护理模式,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各个时间点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要想进一步改进护理效果,需要做好后续几个方面的工作。(1)护士要对老年患者进行风险的评估,然后划分出术后易出现深静脉血栓的高危患者和低危患者,如此有利于术后更好的进行相关护理工作。(2)护士要加强技能性服务治疗的培训,比如多学习按摩推拿的手法,协助老龄患者放松肌肉活动,促进毛细血管的扩张,从而提高血液流动量,增加血液循环,达到促进静脉内膜的早期恢复,还可以降低血液的粘稠度[7]。并且护士加强对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的协助,可以对患者病情恢复起到一定的促进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对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及功能锻炼的重视程度。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同时还可以加强医患沟通与医护协助,提高护士专业水平和工作的积极性,并提高护理综合质量,提升医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综上所述,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的治疗过程当中,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概率,促进良好的医患关系,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髋部医护患肢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逍遥散加味降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效果观察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闪光的背影——献给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