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隐性失血的观察与护理

2019-12-02 09:50秦桂艳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显性患肢内科

秦桂艳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 辽宁 沈阳 110024 )

临床中普遍认为,用以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为积极外科手术,以免病人长期卧床诱发一系列继发症或并发症[1]。PFN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兼具多方面的运用优势,其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外科治疗已获得临床实践证实[2]。但PFNA术后,多数老年病人表现出显著贫血倾向,由此表明PFNA术既存在显性失血,也存在明显隐性失血[3]。此文以因患股骨粗隆间骨折进入我院接受PFNA治疗的79例老年病人为对象,对其隐性失血有关危险因素展开观察及研讨,同时予以有效护理,内容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以2015年7月-2017年10月因患股骨粗隆间骨折进入我院接受PFNA治疗的老年病人79例为对象,均为新鲜股骨粗隆间闭合性骨折者;纳入标准:年龄>65岁;术前检测凝血功能指标没有异常;合并内科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者的血糖、血压都得到稳定控制。上述病人都属于摔倒致伤;伤后1-7天实施手术治疗;包含37例男性,42例女性;中位年龄(79.1±3.06)岁;40例合并内科基础疾病。

2 方法

2.1 手术方法:术前予以全身麻醉,辅助病人取平卧体位及上牵引床,对患肢进行牵引、内收内旋,在C臂X光机的透视引导下,调整牵引及复位的具体角度,完成复位操作,待复位满意后铺设消毒巾,转换体位,于大粗隆顶点上部5cm的位置作纵行切口(约2-4cm),从大粗隆的顶点处置入导针并插进髓腔,然后开展近端扩髓的相应处理,置入PFNA主钉,之后拔出导针;安置股骨颈导向器,钻入股骨颈导针,对正侧位进行透视调整,将导针放在股骨颈中央稍微偏下的位置,抵达股骨头关节面之下5-10mm的部位,再测量导针的长度,扩展外侧皮质并打入及锁定相同长度螺旋刀片,继而锁定远端螺钉,透视内固定准确无误后,仔细冲洗创伤口,并关闭切口;术毕后切口留置引流导管,并对引流进行计量处理。PFNA出品于创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2.2 隐性失血量的计算:手术前和手术后1、3、5天监测全部病人血常规指标,同时记录Hct(红细胞压积);运用下面公式对病人术毕后的隐性失血量予以计算,公式1:手术前的血容量=病人体质量(kg)×K1+身高(m)3×K2+K3,(K1、K2、K3都为常数,男性分别为0.03219、0.3669、0.6041;女性分别为0.03308、0.3561、0.1833);公式2:病人总失血量=手术前的血容量×(手术前Hct-手术后Hct);公式3:显性失血量=术中失血量+术后可见出血量;公式4:病人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4]。

2.3 护理措施:(1)术后处理。手术后对病人运用1-2天抗生素治疗;以静脉泵加快病人下肢静脉回流;术毕后12小时予以适量的低分子量肝素钙,避免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2)基础监护。术毕后48小时内监测病人血常规,Hb值<80.0 g·L-1者及时予以输血处理;正确评估每例病人术后失血状况,评判有无贫血倾向,并掌控贫血程度,将相关情况汇报给医生,协助医生纠正病人血容量。对病人予以适时心理疏导,缓解其紧张、担忧等情绪,避免精神不良因素诱发血压异常上升,增加病人失血量。引导病人术后膳食行为,宜进食肉类、动物内脏、奶类等含铁量丰富的相关食物。(3)患肢护理。入院开始,对病人予以患肢连续皮牵引,受伤后48小时及术毕后6小时内对患处局部实施冰敷,尽可能做到床旁检查,避免非必要的身体搬动,以免异常活动引发骨折断端过度出血及疼痛。术毕后1-3天可进行坐起锻炼;1-2周以后可尝试下床站立,患肢部分负重,情况较好者可适度开展持单拐、双拐锻炼;8-12周以后患肢逐步恢复至完全负重。

3 评估指标:记录全部病人手术指标(术中时间、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及负重时间)和术后的不良反应出现情况;分析影响PFNA术隐性失血量的相关因素。

5 结果

5.1 病人各项手术指标情况:79例病人术中时间平均(61.2±14.7)分钟;总失血量平均(879±105.28)ml;当中,显性失血量(124±13.45)ml,隐性失血量(757±83.72)ml;负重时间(28.3±7.04)天。

5.2 病人术后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经PFNA术治疗以后,79例病人中有4例出现大腿近端疼痛,没有局部感染、股骨头坏死、骨不连、骨折愈合延迟等现象出现,不良反应的出现率是5.06%。

5.3 影响PFNA术隐性失血量的相关因素情况:依照性别、年龄(≥75岁、<75岁)、有无合并内科疾病等进行分组,计算并对比各组病人隐性失血量,结果数据见表1。从表中可知,年龄≥75岁者的隐性失血量显著高于<75岁者;合并内科基础疾病者的隐性失血量显著高于非合并内科基础疾病者,对照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女性病人的隐性失血量没有较大差异性(P>0.05)。

表1 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治疗中影响隐性失血量的单因素情况

讨 论

本文对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开展PFNA术治疗,该手术方式具备生物力臂短、抗扭转和内翻性能强、操作简便、耗时较短、微创等显著优点,并且PFNA属于一种中心内固定的手术方式,不需暴露病人骨折断端[5]。结果部分指出,经PFNA术治疗后仅有4例出现大腿近端疼痛,没有出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这表明PFNA术的操作安全性较高。此次研究也指出,虽然PFNA围术期的显性失血较少,但术后病人表现出显著的贫血倾向,这和隐性失血较多有关。结果表明,年龄≥75岁高龄病人的隐性失血量显著高于<75岁者(P<0.05);针对年龄>78岁的高龄病人,手术前需科学调整其膳食结构,补充足量营养,为后续手术做好基础性护理准备;手术后仔细观察且记录各种体征数据,并综合评估病人适时状况,正确推算出隐性失血量,掌握贫血实际程度;贫血程度较严重者要给予输血治疗,协助医生纠正病人血容量,避免因贫血而引发其他并发症,规避围术期的各类危险因素[6]。运用抗凝药物及物理疗法对病人患肢进行干预护理,以免下肢形成深静脉血栓,增大病人围术期内的风险系数;可对患肢实施冰敷降温,促使毛细血管有效收缩,进而减少失血总量[7]。除此以外,合并内科基础疾病者的隐性失血量显著高于非合并内科基础疾病者(P<0.05)。对于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内科基础疾病的PFNA手术者,应当按照其具体状况予以干预护理。例如,对合并糖尿病者应给予疾病宣教和健康引导,重点指导其监测血糖、调节饮食结构、调整胰岛素使用剂量或口服降糖类药物,使空腹血糖值≤10mmol/L[8];对于高血压者应引导低脂、低盐饮食,术前监控血压水平,如果血压难以稳定控制,要及时和医生汇报具体情况;遵医嘱按时口服降压类药物,尽量调控病人血压水平,降低手术前、后血压值的波动幅度,进而减少病人失血量[9]。

综合以上阐述,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运用PFNA治疗的创伤性小、术中出血量少、操作安全性较高,但术后病人隐性失血量较大,容易诱发贫血。鉴于此,临床中应高度重视PFNA围术期的隐性失血评估工作,及时为其补充血容量,有效纠正机体贫血,以提升PFNA手术整体疗效。

猜你喜欢
显性患肢内科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内转科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输注人血白蛋白可以降低肝硬化患者显性肝性脑病发生率并提高其缓解率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