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字上下功夫

2019-12-02 02:41韦英哲
广东教育·综合 2019年11期
关键词:转设民办高校应用型

韦英哲

十七年前,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以下简称“华软学院”)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魄力创办软件学院,在广东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潮中闯出新天地。七年前,迟云平从北方南下这所民办高校,发起设立创新创业学院,启动实施“构筑双创区域高地,推进高校综合改革”工程,为学院发展注入新活力。如今,华软学院借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政策东风,继续在“创”字上下功夫,从打造“双创”升级为“三创”服务,将创新、创业、创造融为一体,力争建成一所在同类院校中具有比较优势和品牌特色的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

民办教育迎新篇,勇立潮头当先锋

1995年,迟云平参加工作时,正赶上中国民办教育第一波发展浪潮。来自黑龙江的他进入民办教育,成功创办哈尔滨e时代外语学校。

2002年,《民办教育促进法》公布实施前后,中国高等教育加快迈向大众化的步伐,开始允许社会资本和高校合作举办独立学院。彼时,迟云平不再满足于办外语培训,开始把目光投向民办高等教育领域。2004年,迟云平在哈爾滨师范大学恒星学院任职,致力于民办学校的改革实践与创新发展研究。2007年国家推动首批独立学院转设,迟云平牵头组建了评建办公室,操办恒星学院转设为独立学院——黑龙江外国语学院。随后,在民办教育领域工作的12年里,迟云平直接或间接参与指导了全国近20所独立学院的转设工作,是独立学院转设方面的实操专家,在本科教学评估、独立学院转设、学士学位授权评审和专业学位硕士点申报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专业经验。

2012年,迟云平南下来到华软学院,先后担任学院董事长助理、执行董事、常务副院长,兼任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和服务外包研究院院长。7年来,迟云平潜心探索,寻求学院发展新路径。

迟云平认为,华软学院致力于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特色在IT,优势在软件”,应走办学定位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科技创新与学科建设融合、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实践结合的特色之路。在学科建设方面,分为三个方向:一是信息技术类专业群,即创新型专业,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载体;二是基于信息技术的艺术设计类专业群,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载体;三是文、经、管类专业群,用于培养具有信息技术优长的复合型人才。

在华软学院,迟云平的教育理念和业务能力得到学院董事长梁冠军及领导班子的充分认同和一致肯定。“培养人才是一个慢功夫,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十年树木是显性成果,百年树人是隐性成果,不要有太大的功利心。民办高校要遵循教育规律,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要立足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定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多培养实用型人才。”迟云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创新创业正当时,奋楫扬帆谱新章

2015年,在迟云平的带领下,华软学院率先在广东省民办高校中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程,完成校内三期近4000平方米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工程,先后有148个创业项目入孵,38个团队注册成立公司,创业团队总数逾千人。华软学院还积极为学生对接校内实践教学示范中心、教学实训平台等创新科技资源,实验室、研究所等科技资源也面向创业学生开放。

除了在校内厚植创新创业土壤,华软学院还携手企业助推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想。一方面,围绕IT人才培养目标及创新创业项目类别,瞄准市场需求,敢于“高攀”行业龙头企业,牵手IBM、微软、苹果、德邦、DHL等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157个。另一方面,与上市公司同望科技、中科招商等公司共建校外创新创业孵化基地10个,与天河软件园、南方软件园等园区建立协同育人平台46个。得益于多元的实践实训平台,华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成果丰硕:近3年获国家级立项32项,省级165项,校级61项。

对于“创新”,迟云平有独到的见解:“从造字上看,‘创是谷仓加一把刀,粮食等同资本,这就意味着‘创需要投入经济和物质基础;‘新字里面的‘斤是‘斧的意思,指的是要亲近刀斧,敢于冒险,要有牺牲精神。华软学院秉承‘崇尚创新、支持创业,褒奖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以此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和创新精神。”

创新创业教育工程的全面实施,让校园处处充满着拼搏奋斗的生机活力,洋溢着改革创新的激情。短短几年,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工作卓有成效,融资过亿元,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青年创客。华软学子余佳文开创的“超级课程表”APP覆盖全国3000多所高校,拥有3500多万注册用户,已获得三轮融资。“95后”创业新星张议云开创的“口袋兼职”于2015年、2017年先后获得中科招商A轮2000万元、B轮4000万元融资,在2016年第二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该项目获全国总决赛银奖。广东省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6所公办高校和1所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入围全国总决赛,华软学院是广东省唯一晋级的民办高校,也是全国700余所民办高校中4所晋级的民办院校之一。2017年,华软学院成功跻身“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行列,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遴选为“合作示范学院”。

“不日新者必日退”。迟云平经常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在加快双创改革工程的同时,他还引进服务外包产业协同育人打造服务外包人才培养高地。华软学院先后成为广州市、广东省两级政府部门认定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共建“国合华软服务外包研究院”,成为中国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示范机构及最具特色机构。

2016至2018年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催生创新创业团队19个,团队接包项目93个,其中完成验收11个,总价达150万元。迟云平牵头组织教学科研团队编写了32种“服务外包产教融合系列教材”,入选普通高等学校“十三五”规划教材,为高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改革提供范本。2015年、2017年,迟云平连续两届被评为“广东服务外包杰出贡献人物”。2015至2018年华软学院连续四届荣膺“中国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示范机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成为华软学院毕业生的“新名片”。

永葆初心筑杏坛,逐梦前行新征程

华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民办高校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迟云平也因其积极探索和卓有成效的成绩而备受关注,他入选首批“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是广东民办教育业内公认的双创改革“带头人”;受邀在广东省教育厅举办的“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主题发言;受邀在“第六届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峰会”“第六届中国服务贸易年会”“第七届中国服务贸易年会”上作主旨演讲;受聘担任省内多所高校的创新创业导师,更有省外多所兄弟院校前来交流学习。因为贡献突出,迟云平获2018年度广东省民办教育优秀校长表彰,2018年广东教育系统“爱国奋斗模范人物”推荐人选,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类)推荐人选。

迟云平对创新创业改革执着的劲头,对教育事业发展的热忱和奉献深深感染了学院师生。不少熟知他的师生评价:“迟院长是位‘工作狂,他是敢闯敢试,有教育情怀的好院长。”

谈及自己的教育梦想,迟云平说:“我的教育梦就是在中国打造一所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

近年来,华软学院大刀阔斧推行改革创新,走出一条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特色办学之路。迟云平表示:“目前,华软学院正在紧锣密鼓开展独立学院转设工作,迎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学院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建设成为一所高水平的、以信息技术为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高校。”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栏责任编辑 黄日暖

猜你喜欢
转设民办高校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在晋招生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学校名单
在晋招生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学校名单
基于SWOT模型的独立学院转设背景下招生工作策略探究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