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英教育的奋进姿态:为教育现代化奠基

2019-12-02 02:41罗峰
广东教育·综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学校教育教师

罗峰

这是一个风光秀美、民风淳朴的针织名镇。

这是一个崇文重教、底蕴深厚的工业重镇。

汕头市潮南区两英镇地处大南山北麓,位于潮南区中南部,全镇中小学校37所(民办学校1所),其中初级中学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民办),小学25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100%;幼儿园37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所,集体办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35所。全镇中小学教职员工1391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31130人、在园幼儿6394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5%。

两英镇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坚持“科教兴镇”发展战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推进教育公平为切入点,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入,整合教育资源,努力改善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推动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促进全镇教育均衡化发展,创办人民群众满意的优质教育。

把舵: 加强党建,总揽全局

春风化雨润教育,一枝一叶总关情。教育一直是两英镇党委、政府牢牢记挂的心头大事。两英镇委委员陈立华说,即使是寒暑假,他们也坚持经常到学校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教育实情。

近年来,两英镇委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按照党章有关规定和中组部、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的要求,镇委组织部门经过深入调研和研究,于2018年10月批准成立27个学校党支部,加快推进党的组织和党建工作在中小学校全覆盖。各学校党支部把政治思想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常态化开展“三会一课”理论学习,学习传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用“讲政治、讲规矩、讲奉献”来规范党员队伍的一言一行,努力培育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人民教师队伍,广泛引导广大教师党员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教书育人的人民教育事业中来。

奋楫: 夯实基础,优化资源

十几年前,墙新学校曾是办学质量较差的学校。“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桌凳、一本教案”就是那时候教师上课的真实写照。基础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成为当时制约墙新学校发展的瓶颈因素。而如今走进墙新学校,你会感受到这里处处充满了现代化的气息:每个班级都安装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平台和空调,配备了智能校园广播及远程闭路监控系统,信息化教育平台、多功能教室、计算机教室齐全。学校为每一个教室配备了先进多媒体教学平台,为每一位教师配备了电脑,建立局域网,实现办公电脑的互联互通和电子办公;引入智慧课堂,建立了3个智慧课堂实验班级,实验班的学生人手一台平板,实现课堂现代化;引入IS智慧平台软件,便于教师查阅、下载教学资料,实现学校智能管理。

墙新学校的巨大变化是两英镇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大对教育投入力度的一个缩影。两英镇党委、政府以重教为先,以兴教为责,坚持“经济发展,教育先行”的思路,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规划中,完善配套教育教学设施,改善提升中小学环境,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一是改善教学楼舍环境。2015年以来,全镇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发动社会各界捐资2千多万元,解决中小学校、幼儿园校舍、设施设备更新换代,完善配套教学设施设备建设,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着力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前教育校舍、设施设备紧缺问题。建设项目主要有:易址新建陈库小学,新建东北学校综合楼、西新学校教学楼和宿舍楼、河浦学校教学楼,改建墙新学校教学楼。二是完善教学配套设施。近年来,全镇多方筹资,配套完善各中小学课室设施和教学设备,各中小学校基本配备录播室、校园网、互联网智慧教育设施,以及计算机室、多功能室、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室、图书阅览室、仪器及器材储存室、团(队)室、心理辅导室、卫生室、综合档案室等教育设施,建设校园文化阵地,配齐校园安防消防器材和视频监控设备,配备校园警务室和门卫保安员,加强与公安、综治办、交警等相关部门的合作,实现了校园和周边环境的安全。三是整合优化教育资源。针对学校布局分散、办学规模偏小、功能场所不足的情况,为提高办学效益,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两英镇按就近入学和相对集中的原则,对学校布局进行全面调整,河浦学校、高堂学校、新圩学校、古溪学校、东北学校、仙新学校成了九年一贯制学校。至此,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学校布局渐趋合理。

扬帆: 转向升级,厚实内涵

作为潮汕地区一个人口、经济体量都不小的镇,教育的发展如何跟经济发展相匹配?如何因地制宜地将推进镇域教育现代化从硬基础改善顺利转向到软实力升级?两英镇立足于可持续发展,作通盘考虑,通过提升师资队伍整體素质、构建德育新生态、推进书香校园建设等,全面促进教育内涵发展,不断提升学校的现代化办学质量。

激发教师成长新动力

教育要向前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两英镇深知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工程,因此在加快教育基础设施硬件建设的基础上,还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地引进优质教育人才,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一是均衡配置师资队伍。按照潮南区教育局、编委、财政局、人社局联合印发的《潮南区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实施细则》相关规定,稳步推进实施“县管校聘”工作,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新教师招聘和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力度。积极稳妥实施支教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师资均衡配置。二是培育“四有”青年教师。2016年以来两英镇先后开展了“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做‘四有好老师”“弘扬高尚师德,争做‘四有好老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争做‘四有好老师”等主题活动,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学历提高方面的培训,组织全体教师参加课程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通过近几年来的努力,两英镇各中小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学科结构渐趋合理。三是打造优秀教育队伍。为培养年轻校长和骨干教师,提高广大教职工教书育人,敬业奉献的能力,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积极性,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两英镇每年都开展一次有针对性的师德教育活动,引导全体教职员工立足本职岗位,敬业爱岗、求真务实,树立乐教善教勤教的高尚师德。据两英镇委相关人员介绍,近年来两英镇涌现出一批教书育人的优秀教师:黄明亮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位教师分别被评为“广东省山区优秀教师”和“广东省乡村优秀教师”,2位教师获得“潮汕星河辉勇师表奖”,5位教师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2位校长获得汕头市优秀校长称号(其中1位获得汕头市名校长称号),3位校长获得汕头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23位教师获得市级荣誉称号,10位校长被评为潮南区优秀校长,68位教师被评为区级优秀教师,4位校长参加省校长论坛的论文获得奖励,38位教师的论文获得区级以上奖励。

激活生态德育新内核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植德才兼备的学生,两英镇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围绕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等方面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广大学生牢固树立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理念。

让升国旗仪式成为学校德育教育主阵地是两英镇德育工作的一个亮点。升国旗仪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国旗下的讲话” 则是对全体师生进行集体教育的特定舞台。“国旗下的讲话”,不仅能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还可以有效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

2018年以来两英镇各中小学校每逢周一早上都开展升国旗仪式,并进行国旗下主题教育。为了使升旗仪式显得庄严、隆重,以维护国旗的尊严,教育学生尊重和爱护国旗,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两英镇各中小学校一直努力规范升旗仪式,并以此为切入口,强化养成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注重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教育,积极开拓学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领域,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健康发展。学校开展了队列、行队礼等行为训练,强化了升旗仪式时的礼仪规范,要求全体师生升国旗仪式时,应列队整齐排列,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当升国旗、奏唱国歌时,要立正、行注目礼,直至升旗完毕。“国旗下的讲话” 围绕开学教育、安全教育、德育教育、学习教育、重大节日相应教育等内容开展,让升国旗仪式成为对学生进行“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教育公开课,成为学生展现班风班貌,展现团队风采的平台。通过发挥升旗仪式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实践、学会生活、学会感恩,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引领学生全面学习,促进了良好校风的形成。

推动书香校园新建设

在墙新学校校园里,学生热情洋溢诵读经典名著《弟子规》,婉转悠扬唱诵《古风古韵》诗词等,让现场观众感受了一场视听盛宴,领略古香古色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是今年3月份两英镇为进一步传承经典文化、推进全民读书活动而组织开展的诵经典读书活动。镇里各中小学教师代表和墙新学校师生共300多人参加活动。这也是两英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价值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文化育人思想,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全民读书活动的重要举措之一。

据镇教育组组长廖壮隆介绍,两英镇各中小学以这次活动为契机,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计划,落实措施,把全民读书活动落实落细落到实处,在校园广泛开展经典文化诵读活动,全力打造书香校园,提升学校的内涵发展。

经典诗文诵读能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对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此,鹤丰小学积极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 活动,营造了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诵读活动,其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学校的一位语文教师说,在鼓励学生背诵的同时,不忘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让学生学到千古美文中的道德原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响。诵读经典诗文,让学生在朗诵中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和文化,也陶冶了美的情操,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诵读诗文的积極性,为书香校园增添了浓厚的氛围。

为了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古厝小学不仅在教学楼显眼处悬挂倡导学生阅读的文字横幅,各班墙报内布置了读书手抄报,还在教学楼墙体上张贴古诗词,让学生随时随地进入阅读的世界。学校每周三最后一节课为阅读课,所有班级都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鼓励学生边读边做读书笔记,所有教师也都放下手头的工作,静下心来跟学生一起阅读,真正做到“师生共读”。此外,学校还鼓励学生放学后到学校图书阅览室、阅读长廊和图书角借阅书籍来丰富自己的课外生活,并倡导学生充分运用网络资源进行阅读与分享。

结  语

两举齐抓,教学教研共奋进;

英苗茁壮,育才育德互砥砺。

这是出自两英镇教育组所编的《两英教育》。

从教育创强到推进教育公平,到深化教育改革,让人感受最深的,是两英镇一直以来坚定不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定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两英镇不断开拓进取、大胆探索、敢于创新,以厚积薄发的奋进姿态,以“创建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为愿景,科学合理地推进“科教兴镇”“教育先行”的发展战略,个性化地搭建教育改革发展平台,促进了学校现代治理体系的构建与现代治理能力的提升,夯实了潮汕地区镇域层面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模式的根基,推动了教育发展阔步向前。相信不久,两英镇迈向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会愈加坚实,两英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的前景会愈加光明。

(本文图片由汕头市潮南区两英镇教育组提供)

责任编辑 黄日暖

猜你喜欢
学校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学校推介
圆我教师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