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法律教学改革分析

2019-12-02 07:08许丹桂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10期
关键词:改革对策经济法法律

许丹桂

摘 要:学法懂法是目前国家为促进发展提出的重点工作,尤其是高职院校,经济法已逐渐成为一门实用性的基础课程,经管类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经济法,法律和经济知识相结合,帮助学生迅速获取一项实用技能。经济法是法律教学的重要分支,为加强其与经济学的融合,高职院校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但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不足。鉴于此,本文针对法律教学改革展开讨论,重点分析存在问题及相关对策。

关键词:高职;法律;经济法;改革对策

前言

从经济管理角度看,经济法是基础类课程,从法学角度看,经济法属于核心课程,可见经济法在法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新课改的不断推动下,高职的经济法教学目标逐渐完善,不仅要求学生全面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求其运用法律法规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培养兼具法律和经管思想的复合型人才。本文从法律学视角,对经济法教学详细论述,并总结相应的改革优化策略。

一、经济法教学改革意义探析

(一)迎合市场发展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市场经济制度逐渐完善,逐渐向法治经济方向发展。市场运行迫切需要懂法的人才,高职院校为迎合市场需求,另辟蹊径强化经济法教学,实行多项改革策略,为社会输送大量法律人才,对维持市场稳定运行做出贡献。

(二)达成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不同于高等本科类院校,其若想打出自身品牌,从技能培养入手比较有优势。近年来,高职法律教学改革确实是如此做的,不仅让学生快速掌握经济法要点,还通过案例分析、企业实习等途径,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学生经营、管理能力不断提升,从高职毕业的学生基本都收获相关技能。

(三)让学生学到实际技能

法学讲究的是严谨求实,因此市场经济对法学人才的要求较高。只有真正有实力的学生,才能在法学领域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因此很多高职院校实行双证制度,即学生在完成基础学业的同时,需要获得相应的技能资格证,持有双证才能毕业,技能证书也成为学生求职的敲门砖[1]。

二、改革教学现状分析

(一)基础薄弱

经济法的学习是建立在充分了解法律体系基础上的,但目前很多高职学校并未打好学生的法律基础,经济法开课时间较晚,一般到大二,或者大三才进行经济法系统教学。在大一时,学生法律基础仅限于思修等基础课,学生缺乏对法律体系的全面认知,很多法律重点老师只是一笔带过。在薄弱基础下,学生后期学习经济法时相当吃力。

(二)缺乏专业教材

目前,教育部发行的经济法教材并不统一,教材针对性不够,主要存在教材章节较多,最多会达到二十多章,学校规定的经济法课时有限,教材很多内容在讲课时都被删减等问题。课本基本上都是解释现行法律,并没有对法律条款进行学理分析。课本更新速度慢,往往学生在学习这一版本时,市场经济法律已经有所变动。

(三)教学方法单调

教和学是两个密不可分的体系,但据相关调查发现,经济法课堂经常是老师一个人讲解,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再加上前期基础未打好,就算让学生与老师沟通,也不知道提问什么,久而久之学生出现厌学情绪[2]。在新课改后,高职教学方法有所改进,但还未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

三、优化教学改革的相关策略

(一)调整课程内容,夯实学生基础

經济法教学应该从学生入学就开始渗透,低年级学生学习简单法律,随着年级的升高不断加深教学难度。经济法在不同专业中的侧重点不同,学校应该对专业加以区分,将学习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对于金融专业,重点讲解金融法和证券法,会计专业将会计法作为教学重点,法学涉及多项法律,对于经济法中的相关条款基本都要学习。无论是哪个专业,只要涉及经济法都必须充分重视,在调整内容的基础上,可将教学过程分成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转变课堂主体,老师少说话,学生多阅读。课前学生需要观看老师发布的教学视频,结合课本内容,初步构建知识体系,然后罗列自身疑惑,在课上与老师讨论。如“物权变动”“经济合同”等条款内容,学生不将明白及时与老师沟通。

二是设置模拟训练模块,老师确定一个专题,让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辩论,如“投资商企业法”,让学生讨论出资方式、合作期限等内容,或者对某企业现有规定进行分析,结合市场经济现状,讨论其投资制度是否符合市场经济运行原则,企业能否获利等问题,将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利用所学法律知识,对专题内容进行辨析,增强学生辩论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区分各项条款中的细小差别,实现夯实学生基础的教学目标。

(二)选择适用性较强的教材

适合专业学生学习的教材,其章节设置应该合理、内容难度适中,法律制度有较强启发性。这类教材才能激发学生兴趣,进而提升教学效果。学校出于教材内容丰富的角度考虑,一般会选用权威教材,但此类教材理论富有深度,内容较多且价格偏高,用于教学不一定有效果,因此选择教材时要根据专业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教材。若是会计专业,学校制定的目标是将学生向注册会计师方向发展,在教材可选用注册会计师协会编撰的书籍,如最新版《经济法》,学生在教材中能学到很多实用性知识,此教材专门针对易混淆点进行辨析,并列举学生经济法考试中,常出现的答题误区,针对性较强,适合高职学生使用[3]。

此外,学校如果认为现有教材不能填补教学漏洞,可在学校内部组装专业团队,针对学生经济法学习短板,编写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教材。本校编写教材可适当对内容加以细化,对重点知识进行批注解释,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三)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

1.案例教学

纯粹的理论知识就像空中楼阁,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加上案例对应相关知识点教学,其效果马上就会变得不同。例如:在介绍公司经济链条时,可将某上市公司作为案例,上至董事,下至各部门管理者,梳理出公司职位图谱,并对应法律条款,在相关职位后缀加岗位职能,如财务部是掌管公司财政大权的部门,但其审批财务申请必须在部门监管下完成。让学生明确知道每一级别管理者的职责,还可在讲解中穿插相关视频、图片等资料,对有争议条款进行实例解读,精准解答学生疑惑,改善课堂枯燥现状。

2.互动教学

经济法涵盖内容较多,股票、政权法等都包含在经济法范围内,老师可巧妙设问,与学生自然互动。如在股票分类问题上,让学生列举典型的股票类型,并解释其含义,如非流通股、流通股等类型,由定义引出“股权分置改革”,课堂互动在提问中自然形成,区别传统课堂尬聊,老师问一句学生回答一句,互动的真正内涵完全被抹掉。学生自发进行讨论,敢于对老师提出的观点进行反驳,真正将教学相长内涵诠释出来。

3.讨论教学

例如:将“银广厦事件 ”作为讨论材料,让学生对中小股东权益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权益保护措施。学生自由组合,在课堂、课外都能进行讨论,应包括合同管理、财务监督等多方面讨论内容,形成一套完整的讨论体系,在课堂上不同小组针对此事件进行探讨,重点放在不同观点辨析上,老师控制好讨论时间和内容,避免学生偏题。老师充当总结者,对学生论点进行综合分析。

四、结束语

经济法作为高职学校的重点教学项目,近年来,各地区学校在法律教学上的投入并不少,如更新教材、提升教师水平等,法学类学生的学习态度明显改观,很多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法律课堂不再如原来一样严肃,在各种教学手段的帮助下,高职逐渐向自身的教学目标靠拢。

参考文献

[1] 殷哲浩.高职院校法律课程教学改革思路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8(9):64-67,71.

[2] 杜婉婉,陈睿,宋玉婷,等.浅谈高职院校实践性法律教学[J].法制博览,2019(10):274,276.

[3] 唐新华.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法律教学中的运用[J].广西教育(高等教育),2018(5):122-124.

猜你喜欢
改革对策经济法法律
浅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大数据时代经济法的完善路径探讨
职业道德与法律 教案
大数据时代经济法的完善升级路径分析
涉及网络募捐的现有法律规定
政治法律
“人世”与我国法律观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