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病人中医证候演变规律概况

2019-12-03 03:06李媛媛胡亮亮王忆勤燕海霞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20期
关键词:病位证型高血压病

李媛媛,王 蕾,胡亮亮,王忆勤,郭 睿,燕海霞

原发性高血压( essential hypertension,EH) 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收缩压或( 和) 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现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医学无“高血压”之名,根据病人临床症状归属于“眩晕”“头痛”范畴[1]。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痰瘀互结,阴阳失调”是高血压病的重要病因病机,实证以痰瘀互结为主,虚证以肾阴阳失调为主[2],病位在心、肝、肾[3]。

1 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证候特点

1.1 合并心血管损害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高血压常见的合并疾病之一[4],高血压合并心血管损害( 高血压左室肥厚) 证候特点详见表1。

表1 高血压合并心血管损害研究

由表2 可见,气阴两虚证、阴虚阳亢证在高血压左房重构中医证候中所占比例最大; 后期以肾虚为主,且常合并气虚血瘀,是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常见的证型之一; 痰浊、瘀血作为兼证穿插其中,随着病程迁延证候由实转虚,虚实夹杂。

1.2 合并脑血管损害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独立、直接、首位风险[11-12]。高血压合并脑卒中中医证候主要以肝肾阴虚为本,其中风、火、痰、瘀贯穿疾病各个阶段。老年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以肾气亏虚为本,常与痰瘀互结证兼夹。详见表2。

1.3 合并肾脏损害 肾脏是高血压造成损害的主要靶器官之一[23]。高血压肾损害病人病性以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主,本虚主要为脾肾两虚,标实主要涉及瘀血和痰湿,还有气虚、阴虚、风邪、气滞、水停等致病因素。详见表3。

表2 高血压合并脑血管损害研究

表3 高血压合并肾脏损害研究

2 证候演变规律

2.1 高血压整体证候演变规律 高血压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主要证型分布随着年龄增长、病程进展、血压水平升高,呈现由实致虚的演变过程[31]。有研究结果显示: 高血压各证型靶器官损害发生率依次为痰浊壅盛型>阴阳两虚型>阴虚阳亢型>肝火亢盛型,其中以痰湿壅盛型和阴阳两虚型靶器官损害发生率较高,符合高血压中医病因病机的演变规律。肝阳上亢型多见于高血压1 级、2 级,阴虚阳亢型以高血压2 级或3 级居多,痰浊壅盛型和阴阳两虚型则以高血压3 级为主[32]。

2.2 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的证候演变规律

2.2.1 病位演变规律 高血压合并心血管损害病位在血脉,血脉虽关乎五脏,其中与心、肝、肾关系最密切[33]。近年来关于心在高血压病中的地位开始受到重视,刘劲松等[34]提出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心之体用失常学说,认为肾气亏虚、心包相火失常是高血压左室肥厚的根本。

高血压病发生脑梗死之后,病位在肝、脾、肾,表现为风火痰瘀诸邪气侵入脏腑、经络,即发生中脏腑、中经络的病机变化。肝主藏血,脾主统血,肝血虚影响肝之疏泄,疏泄失常,则脾失健运,血液化源不足。脾与肾为先天、后天关系,若肾精亏虚,不能滋养后天,脾之生化乏源。气血生化不足,不能上濡脑窍,易发生脑血管意外。

高血压肾损害病人病位主要在肾,与肝、脾关系密切。高血压肾病的发病基础在于肾元不足,阴阳失衡,诸邪内生,邪气贯穿本病的始终。高血压肾病转变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为脾虚失运,影响它脏,进而引起肝肾亏虚,风、痰、瘀等病理产物出现,也是本病转化进展的关键病理环节。

2.2.2 虚实演变规律 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以实证和虚实夹杂证为主。高血压左室肥厚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是由实证到虚证的发展,左室肥厚重塑程度逐渐加重。有研究结果显示,随肝火上炎→肝阳上亢→阴虚阳亢→肾虚的证型变化,左室重量、左室重量指数呈逐渐增高趋势[35]。阴虚阳亢为证型虚实转换的一个过渡阶段,也是舒张末期左室内径扩大和射血分数下降的一个转折点。

高血压病脑梗死病机性质为本虚标实,肝肾阴虚为本,痰瘀内蕴为标,是由实转虚、由阴虚转化为阴阳两虚或气阴两虚的过程。周仲瑛教授认为“初起及中青年病人以阳亢居多,逐渐发展为阴虚阳亢,久病不愈又以阴虚为主,病至后期,阴伤及阳,导致阳虚变证”[36]。

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病人早期以实证、虚实夹杂证为主,随着病情进展演变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实证以湿热、湿浊、浊毒、血瘀为主; 虚证以脾虚、肾虚、气虚、阴虚为主; 其中肾虚、脾虚是本病最常见的证素。

3 问题及展望

高血压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过程中,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的中医证候变化多端,目前研究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对高血压证候辨别尚缺乏规范性,尚缺乏对证与证之间内在联系、病机转化、证候变化的多样性和整体证候演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关于高血压证候演变规律的研究,收集的病例样本量有限,且收集的地区局限,缺乏临床推广价值; 同一疾病演变规律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不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辨证是中医学特色,在诊断和治疗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结合临床流行病调查和统计学方法,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研究,且对病人进行长时间随访及动态观察,将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高血压合并下肢动脉硬化、视网膜病变等周围血管的损害,也有各自的中医证候动态演变规律,可作为今后研究的方向,为高血压多个靶器官损害辨治提供预防参考。

猜你喜欢
病位证型高血压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和炎症指标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陈金水教授辨证治疗老老年高血压病临床经验总结
基于数据挖掘的小儿肺炎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急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高血压病眩晕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证候要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案例举偶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
消渴病合并抑郁症之病位探析
178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及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