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制剂“孢虫杀手”对异育银鲫“中科3号”和“福瑞鲤”黏孢子虫病的治疗试验

2019-12-03 10:16樊海平薛凌展钟全福秦志清
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22期
关键词:虫病中科孢子

陈 斌 樊海平 薛凌展 钟全福 林 煜 秦志清

黏孢子虫隶属于黏孢子亚门、黏孢子纲,种类繁多,目前全世界已经报道的有2200余种,除少数寄生于其他动物外,多数寄生于鱼类的皮肤、鳃、喉、肠等组织器官,常见的有碘泡虫、单极虫、黏体虫、尾孢虫、球孢虫等,对水产养殖危害严重。“福瑞鲤”和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大宗淡水鱼优良新品种,其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在养殖示范过程中效果显著,但是,每年4-9月苗种培育及养成期间,两个品种均有黏孢子虫导致发病的病例,一般发病期间的水温为18~33℃,鲫鱼的感染部位主要在体表、鳃部和喉部,当感染部位在喉部时常引起大量死亡,死亡率可高达80%;鲤鱼的感染部位主要在鳃部,感染率和死亡率均比鲫鱼低,死亡率一般在15%以内。

1 现有黏孢子虫防治药物

现有的孢子虫病防治药物分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两类。外用药主要有敌百虫、硫酸铜、菊酯类、阿维菌素、环烷酸铜,中药类等;内服药主要有盐酸氯苯胍、左旋咪唑、地克珠利等。这些药物在短期内不能迅速去除虫体、迅速降低病鱼死亡率。常用敌百虫加硫酸铜合剂长期浸浴治疗效果相对较好,但敌百虫作为有机磷杀虫剂能够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当使用剂量偏大时其胃毒性增强,易造成鱼的拒食;硫酸铜损坏鱼的呼吸系统,而患黏孢子虫病的鱼摄氧能力已较差,药物刺激加剧缺氧,病鱼死亡量增大。阿维菌素、环烷酸铜,盐酸氯苯胍、左旋咪唑、地克珠利的浸浴或内服,也存在对环境造成污染或在鱼体内残留而导致质量安全问题。

2 中草药制剂“孢虫杀手”的主要成分及其优势

“孢虫杀手”由常州市武进动物药品有限公司生产,主要成分为苦参碱、樟脑碱、百部碱及强效渗透剂。作为一种新型中药杀虫剂该药具有如下优点:毒性低,毒副作用小;不易产生抗药性;既可口服又可浸浴给药;对环境生物及理化指标影响较小。

3 实验室治疗试验

3.1 “孢虫杀手”对异育银鲫“中科3号”和“福瑞鲤”的急性毒性

健康异育银鲫“中科3号”夏花规格0.5~1.0 g/尾。试验鱼在玻璃缸中暂养2天稳定后,在室内用10L红色塑料桶采用静水试验法开展毒性试验,各浓度设置平行组,试验期间水温23~27℃,pH6.8~7.2,连续充气,不投饵,不换水,不补药。健康“福瑞鲤”夏花规格2~3 g/尾,试验方法同上。结果显示:当“孢虫杀手”浓度高达76.80 mg/L时,96小时内均无健康鱼死亡,无死亡浓度远超药物使用说明书推荐剂量0.30 mg/L,明确了“孢虫杀手”毒性低且无必要确认其半致死浓度,可以安全用于异育银鲫“中科3号”和“福瑞鲤”的黏孢子虫治疗试验。

3.2 异育银鲫“中科三号”黏孢子虫驱虫试验

取土池体色发黑,游动缓慢,鳃盖微张,一侧或两侧眼球突出的“中科3号”夏花,检查发现喉部有数量不等的白色或淡黄色包囊,少数的鳃上亦有包囊,水封片镜检包囊可看到大量孢子虫虫体。挑选规格0.5~1.0 g/尾、症状明显的病鱼于实验室开展不同浓度“孢虫杀手”的治疗试验,治疗期间每日记录患病鱼死亡情况,每隔3天全换水、补药一次,并检测活鱼孢囊存在情况。结果显示:当药物浓度≥1.2 mg/L时,对患黏孢子虫病的异育银鲫“中科3号”有明显治疗效果,用药15天后存活鱼的鳃、喉和体表均未发现孢囊或虫体,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存活鱼的体色逐渐变浅,眼睛的突起程度降低,活力变好,详细结果见表2。

表2 “孢虫杀手”对异育银鲫“中科3号”黏孢子虫的驱虫试验

表3 “孢虫杀手”对“福瑞鲤”黏孢子虫的驱虫试验

3.3 “福瑞鲤”黏孢子虫驱虫试验

取土池体色发黑,游动缓慢,鳃盖微张的“福瑞鲤”夏花,检查发现鳃具乳白色孢囊,水封片镜检孢囊可看到大量孢子虫虫体。挑选规格2~3 g/尾症状明显的病鱼,于实验室开展不同浓度“孢虫杀手”的治疗试验,治疗期间每日记录患病鱼死亡情况,每隔3天全换水、补药一次,并检测活鱼孢囊存在情况。结果显示:2.4 mg/L和4.8mg/L试验组治疗12d后,体表和鳃上未发现孢子虫;1.2 mg/L试验组治疗15d后,体表和鳃上均未发现孢子虫虫体,药物浓度越高包囊消失的时间越早,“福瑞鲤”的存活率越高。为进一步确认药物的治疗效果,试验重复一次,两次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均显示当药物浓度≥1.2 mg/L时对患黏孢子虫病“福瑞鲤”治疗效果明显,详细试验结果见表3。

4 临床生产治疗

患病异育银鲫“中科三号”和“福瑞鲤”所在土池面积均为1.7亩,水深1.0~1.2 m,放养密度约50尾/m3水体,规格和症状同试验鱼。用药前异育银鲫“中科3号”死亡严重,有的池每天死亡3000~7000尾,孢子虫感染率高达70%左右。而用药前“福瑞鲤”基本无死亡,孢子虫感染率约10%。

根据实验室治疗结果,结合经济原则,制定异育银鲫“中科3号”和“福瑞鲤”黏孢子虫病临床治疗方案如下:无论异育银鲫“中科3号”还是“福瑞鲤”,水体浸浴用药“孢虫杀手”剂量均为1.2g/m3,隔天下药一次,持续一周;一周内同时口服“孢虫杀手”6mL/kg饲料,一周后停止口服;以后保持浸浴一周一次,持续1~2个月,直至鱼体检测不到孢子虫。

患病异育银鲫“中科3号”用药后死亡量逐渐下降,一周后基本停止死亡,活力好转,此时鱼身上的孢囊和虫体依然很多,经“孢虫杀手”手浸浴10次约2个月后,鱼体上检测不到孢子虫,完全恢复正常状态。经“孢虫杀手”浸浴6次后,患病“福瑞鲤”检测不到孢子虫,摄食及活动完全恢复正常,治疗过程也基本无死亡发现。

5 总结

苗种繁育过程是孢子虫病发生的重要时期,常导致较高的死亡率,同时也将随苗种的流动,将孢子虫扩散至各养殖场,从而在养殖场蔓延。因此,加强苗种培育过程中孢子虫的防控,是该病控制的重要环节。因苗种培育时鱼体个体较小,对药物耐受性较弱,选择有效、安全的药物成为该阶段孢子虫病控制的关键。“孢虫杀手”和其他药物比较最大的优点是毒副作用小、应激小,适合幼苗使用,当使用浓度达1.2 g/m3时就能能有效控制孢子虫病,而对苗种无影响,另外,由于刺激性小,能保证患病严重的病鱼具有较高的存活率。黏孢子虫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1次2次用药就能治愈,因此,应拉长治疗周期,保障足够的治疗时间才能完全驱除孢子虫。另外,孢子感染常常引起细菌的继发感染,直接导致患病鱼的大量死亡,因此在杀虫的同时配合抗菌药物的使用,能有效降低死亡率。鳃部寄生孢子虫易导致鱼体缺氧,遇到阴雨天气时死亡量会突然剧增,当天气转晴,死亡又会骤停,因此,治疗过程中阴雨等天气差时,要结合撒“颗粒氧”等增氧措施,能有效降低死亡率。

猜你喜欢
虫病中科孢子
油菜根肿病菌的生物学特征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南美白对虾养殖孢子虫病频发,实战派专家的五点预防建议
异育银鲫‘中科5号’与异育银鲫‘中科3号’ 生长性能的比较研究※
四种常用渔药对异育银鲫“中科5号”鱼种急性毒性研究
保护地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
中科招商之退场
犬猫巴贝斯虫病的诊治
一例羊脑包虫病的防治报告
制作孢子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