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式运动护理对慢阻肺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分析

2019-12-05 06:22李爱仙沈林玲杨菁钱莉龚月香华亚芳金学勤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9年31期
关键词:阶梯式握力白蛋白

李爱仙 沈林玲 杨菁 钱莉 龚月香 华亚芳 金学勤(通讯作者)

(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昆山 215300)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由于COPD患者能量的消耗较大,使得热量和蛋白质的消耗增多,常常导致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可改变COPD患者骨骼肌的代谢和结构,使呼吸肌群减少,肌纤维强度降低,肺功能下降;患者伴随着营养不良发生的同时血清白蛋白及球蛋白亦出现下降,会降低机体的免疫能力,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也影响疾病的预后[1]。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是促进COPD患者康复的重要一环。运动锻炼可以有效促进合成代谢,全面增加非脂肪群的比例量,有效改善营养状态[2],但是过度活动也增加COPD患者的氧耗,加重患者的呼吸困难,从而使得患者运动依从性不佳,因此如何指导COPD患者进行合适的运动锻炼并有效提高依从性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3]。本文依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并根据COPD患者自身运动耐力制定渐进性的阶梯式运动计划方案,通过实施,观察对比其对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入住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市第一人民院的COPD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纳入标准:① 符合COPD诊断指南的相关定义[4]。②年龄65~75岁。③病程5~10年。④肺功能轻度功能障碍。排除标准:①合并胃肠道、代谢疾病。②合并心肝肾等严重内科疾病。③合并有血栓。④骨关节功能障碍。⑤不配合方案实施。肌力3级以下,剔除标准:①中断运动二周以上者。②失访者。

1.2 方法

所有入院患者均常规给予抗炎平喘吸氧等对症处理。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采用Harris-Benedict[5]公式计算患者的静息基础能量消耗 (BEE),再根据性别、活动等系数调整计算热量摄入量,合理搭配三大营养成分,能量不足给予口服营养补充剂或肠外营养补充。在疾病缓解期,均鼓励患者借助三色球仪(上海沪松械备KOO呼吸训练器型号KI-8001)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每日2次的耐受训练。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借助自制的功能训练器训练,见图。

具体锻炼方法如下:

每日3次进行双下肢蹬轮及双上肢拉伸运动。根据患者的活动能力呈阶梯式增加活动量。第一周自身耐力运动训练,当心率超出基础心率70%或下降20%。收缩压超过180mmHg(1mmHg=O.133kPa),或下降20%,末梢血氧饱和度下降至90%以下时运动终止。次周运动量则为累计递增上周平均双下肢磴轮和双上肢拉伸次数量的5~10%,之后运动量呈阶梯式的增加,持续12周。

图 卧床功能训练器

1.3 观察指标

1.3.1 营养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血浆前白蛋白及优势手的握力。

1.3.2 发作次数及再住院率:观察12周内COPD急性发作及再入院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前蛋白及优势手的握力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2.2 干预12周,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血浆前蛋白及优势手握力等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

2.3 12周内两组患者COPD急性发作次数、再入院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12周内两组患者COPD急性发作次数、再入院率比较[n(%)]

3.讨论

3.1 阶梯式运动训练是根据患者自身耐力逐渐增加运动量可以依从性

通过活动量的阶梯式增加能避免了患者运动初期因活动强度过大导致的疲劳或运动后期因运动量的不足导致的运动效果不佳等问题。且循序渐进的运动模式能够提高患者运动过程中的舒适度,增加其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借助可量化的运动器材进行运动训练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因为运动是需要靠毅力坚持,徒手运动往往会由于缺乏趣味性,缺乏可视效果而导致患者对运动训练的怠慢。然而借助运动器具不仅可增加运动的趣味,并能让患者通过主观感受到握力等的改善以及明显看到运动量在逐渐增加,从而更加坚定其进行运动锻炼的信心,有效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利于对运动训练的坚持。

3.2 阶梯式运动能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

合理的运动能增进COPD患者的食欲[6],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使肌肉蛋白的合成增加,并将营养转化为肌肉蛋白储存,从而提高血浆蛋白水平[7],增加肌肉力量。自上文中表2,3的数据中观察到,实验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血浆前蛋白、优势手握力等营养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验证了运动锻炼对于COPD患者营养状况的积极作用。

3.3 阶梯式运动可降低发作次数和住院率

无计划的运动训练会导致患者因活动量过大而造成疲劳,甚至造成能量消耗和增加氧耗,可能加重患者的呼吸困难,造成COPD的急性发作,增加住院负担。

综上所述,阶梯式运动能够改善COPD患者的营养状态,减少疾病发作次数和再入院率,从而提高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我国住院COPD患者中30%~60%存在营养不良,门诊CO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约为10%~45%[8]。COPD患者在保证营养摄入的基础上,运动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阶梯式运动方案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阶梯式握力白蛋白
巧练握力益康寿
两种握力计测量社区中老年人握力值的一致性评价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探讨个体化阶梯式疼痛管理模式在肿瘤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谈阶梯式朗读教学——以《天上的街市》为例
不容忽视的握力
能锻炼握力的伞
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模块阶梯式教学法的探索
白蛋白不可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