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在发热不同时间治疗小儿川崎病临床效果分析

2019-12-05 06:22许静甘霞
医药前沿 2019年31期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川崎阿司匹林

许静 甘霞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医院儿科 新疆 伊宁 835000)

川崎病是一种病因未明发热出疹性疾病,以全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变,低于5岁儿童发病风险较高,会诱发冠状动脉病变,部分患儿会形成冠状动脉瘤。川崎病会在多个阶段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伤,如果情况严重者,会造成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缺血性心脏病,导致心肌梗死和猝死,故尽早作出诊断和干预。临床上一旦确诊,常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可起到抗血小板集聚、抗炎的功效,但是临床效果有所欠缺。近几年也时常使用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也获得显著临床效果[1]。因此本次比较小儿川崎病应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效果。详情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6年3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30例川崎病患儿,发热7天内使用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的为实验组(n=19),发热7天后使用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的为对照组(n=11)。实验组11例男患儿,8例女患儿,平均年龄为(5.9±1.4)岁;对照组5例男患儿,6例女患儿,平均年龄为(6.1±1.5)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全部使用阿司匹林(生产企业:Bayer HealthCare Manufacturing S.r.l.批准文号:产品批号:BJ43306)开展治疗,每天三次,每次50mg/kg,均在餐后用药,待患儿热退后3天,更改为3至5mg/kg,每天一次;丙种球蛋白(生产企业:华兰生物工程重庆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113011),每次2g/kg,于8至12小时静脉缓慢输入。实验组发热7天内开展以上治疗,对照组发热7天后开展以上治疗。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冠状动脉扩张率以及手足肿胀、颈淋巴结、黏膜充血、发热消失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在手足肿胀、颈淋巴结、黏膜充血以及发热消退时间上,实验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表 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发热消退时间实验组 19 3.74±1.58 3.08±0.77 2.64±0.79 1.28±0.67对照组 11 6.85±1.04 5.49±1.49 5.28±1.20 3.77±0.64 t 5.817 5.871 7.283 9.966 P 0.000 0.000 0.000 0.000分组 n 手足肿胀消失时间颈淋巴结消散时间黏膜充血消失时间

2.2 对比两组患儿的冠状动脉扩张率

实验组中1例冠状动脉扩张,总发生率为5.26%;对照组中4例冠状动脉扩张,总发生率为3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2,P=0.028)。

3.讨论

川崎病好发于儿童,属于全身性中小血管炎疾病,该疾病至今未明确发病机制。通常以四肢末端肿胀、肛周脱皮、结膜充血、皮疹、发热等为主要临床症状,还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血小板、C反应蛋白、血沉、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等。此种疾病主要以冠状动脉病变为主要临床特点。临床针对此种疾病常使用阿司匹林治疗,此种药物属于解热镇痛药物,可起到抗感染、抗血小板集聚、镇痛和解热等作用,同时此种药物起效较快且稳定,而产生的毒副作用较小。但是单独使用该药物治疗的效果欠佳,因此临床常联合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该药物能够明显减少或预防冠状动脉病变风险[2]。此药物的作用机制包括:药物可以中和抗原抗体,阻止单核细胞对PDGF-13的作用,抑制T细胞活性,并预防内皮细胞的死亡,此外还具有微生物毒素中和功效;此外,丙种球蛋白还能够封闭血管内皮表面以及单核细胞IgG的Fc受体,抑制血管表面免疫功能,同时还能阻碍血小板集聚、细胞毒素释放,进而抑制血栓的生成[3]。

此次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手足肿胀、颈淋巴结、黏膜充血以及发热消退时间,全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冠状动脉扩张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3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患儿发热7天内使用阿司匹林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可加速改善患儿的多种临床症状,进而快速缓解患儿的痛苦,并有效预防冠状动脉的扩张。

综上,小儿川崎病发热7天内应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降低冠状动脉扩张率,同时加速临床症状的消失。

猜你喜欢
丙种球蛋白川崎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天天在吃,但你可能从一开始就没吃对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川崎病的研究概况及诊断治疗进展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春季当心小儿川崎病
打丙种球蛋白能预防感冒吗?
CRP和NT-proBNP对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意义
丙种球蛋白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