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创面治疗技术联合游离皮片植皮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12-05 06:22邱海军潘力生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9年31期
关键词:皮片性溃疡植皮

邱海军 潘力生(通讯作者)

(安庆市立医院血管外科 安徽 安庆 246000)

下肢静脉性溃疡是下肢静脉疾病晚期的最主要和难治的临床表现之一。据统计,我国下肢静脉疾病的患病率为8.89%[1],每年新发病率为0.5~3.0%,其中下肢静脉性溃疡占1.5%[2],具有发病时间长,反复持续发作,久治不愈等特点。在当前临床研究中对于下肢静脉性溃疡的致病原因以及发生机制等不明确,随着术式的合理化应用,联合治疗方式有突出的作用,为了分析负压创面治疗技术联合游离皮片植皮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效果,选择76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实施的是甲组传统皮片移植治疗,乙组实施的是NPWT联合游离皮片植皮治疗,治疗后对结果分析。详细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76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实施的是甲组传统皮片移植治疗,乙组实施的是NPWT联合游离皮片植皮治疗,治疗后对结果分析。两组患者的案例数一致(n=38),对一般资料分析后可知,甲组中男女比例是1∶1,本组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区间(50.5±0.5)岁。乙组中男女比例是10∶9,最大患者年龄70岁,最小患者年龄41岁,平均年龄(49.6±0.5)岁。男女比例和年龄差等不具备显著的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符合研究指标,可对比所有资料研究和分析。

1.2 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甲组案例实施的是传统皮片移植进行治疗,按照流程要求进行。乙组实施的是NPWT联合游离皮片植皮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清除处理,尤其是患处的清创护理,采用酒精对周围皮肤经消毒,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处理[3]。结合创面的具体情况裁剪负压材料,将负压材料无缝隙进行覆盖,覆盖范围应超过创面范围3cm以上。覆盖后采用无菌纱布进行擦拭,应用生物膜进行封闭整个创面和负压材料。持续不间断进行负压吸引,连接VSD敷料的硅胶管,另一端通过三通管和中心负压吸引装置连接在仪器,进行负压参数的调整,术后一周左右拆除VSD装置[4]。

1.3 指标分析

(1)总有效率分析

显效:治疗后患者明显恢复,不存在异常反应。有效:治疗后不存在明显的异常反应,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无效:溃疡处依然存在[5]。

(2)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值分析

(3)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情况,乙组和甲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4.7%和73.7%,差异显著对比后乙组的优势突出(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析(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值分析

对比两组患者的溃疡面积、创面愈合时间、肉芽组织形成时间等,乙组的各项指标优于甲组,对比后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值分析()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值分析()

组别 例数 溃疡面积(cm2),肉芽组织形成时间(d)甲组 38 6.24±3.02 26.42±4.62 20.47±5.16乙组 38 3.60±2.45 17.15±3.05 12.02±2.89 t 7.7 6.1 7.7 P 0.047 0.08 0.017创面愈合时间(d)

2.3 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乙组2例患者感染,发生几率是5.2%,甲组中6例患者感染,发生几率是15.7%,对比后乙组的发生几率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

2.4 随访情况

对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2个月和3个月进行随访,甲组及乙组植皮区域皮肤生长良好,未见溃疡复发。

3.讨论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联合游离皮片植皮治疗方式是当前应用广泛的一种方式,在手术治疗中需要掌握注意事项,合理操作根据资料可知,下肢静脉性溃疡是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晚期的表现,其发生、发展及难愈的机制至今尚未被完全阐明,目前认为与下肢静脉高压有关,多伴有静脉反流性或回流性疾病[6]。在当前临床研究中,一般首先解决其静脉高压的问题,如合并静脉曲张者予以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或大隐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同时破坏溃疡基底的浅静脉;对合并深静脉系统病变的,予以腔内血管治疗解除病变。近些年来随着临床医学手术的不断应用,联合治疗方式有重要的作用。

NPWT是当前应用广泛的一种引流技术形式。其原理在于:(1)负压治疗技术能减轻创面水肿,去除过多的渗液,减轻渗出液中炎症介质、乳酸等物质对组织的损害,其形成的缺氧和微酸性的密闭环境有利于创面愈合,也减少了接触性感染发生的机率[7],避免了外科常见的因分泌物积聚导致的伤口感染[8];(2)能够提高创面微循环血流速度[9],扩张微血管,而且能显著增加创面毛细血管密度[10],促进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及刺激血管增长,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为植皮覆盖创面创造了条件,为上皮爬行提供了支持。

进而加快创面生长和愈合[11]。

在本次研究中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情况,乙组和甲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4.7%和73.7%。对比两组患者的溃疡面积、创面愈合时间、肉芽组织形成时间等,乙组的各项指标优于甲组。乙组2例患者感染,甲组中6例患者感染,对比后乙组的发生几率低,但无显著差异。说明对于下肢静脉性溃疡案例实施负压创面治疗技术联合游离皮片植皮治疗,整体效果突出。

综上所述,负压创面治疗技术联合游离皮片植皮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利于创面的愈合,降低创面感染率,临床有效率和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皮片性溃疡植皮
MEEK 微型皮片移植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儿科领域的应用
疼痛护理管理在VSD联合自体游离皮片植皮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创面中的应用
中药透皮技术对植皮术后坏死的临床应用
对接受烧伤植皮手术患者的植皮区进行术后负压封闭引流的效果研究
8例严重大面积热烧伤患者行Meek微型皮片移植术的护理配合
重度烧伤患者植皮术后应用烧伤专用翻身床与悬浮床对比效果分析
耳后游离皮片在修复鼻小柱与上唇粘连外翻畸形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切削痂植皮应用于手部深度烧伤中的效果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与治疗
ICU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与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