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圆锥定位在产前超声诊断脊柱裂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12-05 06:22叶才为
医药前沿 2019年31期
关键词:扫查圆锥征象

叶才为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超声科 四川 成都 610000)

脊柱裂是为脊柱脊髓的先天畸形[1],胎儿在出生后会出现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手术难度大且难以恢复受损的神经组织。大部分脊柱裂经产前超声筛查可有效检出[2],少部分在婴幼儿时期、成人期才确诊,因此如何提高脊柱裂的产前诊断率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对脊髓圆锥定位在产前超声诊断脊柱裂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择取在我院经产前超声检查诊断为脊柱裂的24例病例开展本次研究,病例选取时间:2014年1月-2017年12月。孕妇均为单胎妊娠,年龄范围:20岁~40岁,年龄平均值(28.15±3.60)岁。孕周范围:14周至33周,孕周均值为(22.14±2.85)周。所有孕妇均无特殊孕产史,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

1.2 方法

检查方法:指导孕妇取仰卧位或是侧卧位,仪器选择美国GE公司生产的Voluson E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设置为3-5MHz。先进行二维超声扫查:对胎儿全身结构进行系统扫查,对胎儿双顶径、头围、股骨长度进行测量,扫查颅脑相关情况,对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并校正孕周;在扫查胎儿脊柱后,若是显示不良,则叮嘱孕妇适当走动,直至能够观察到脊髓圆锥和骶尾部,对胎儿脊柱及周围情况进行多切面(冠状切面、矢状切面、横切面)扫查,观察脊柱背侧皮肤的完整性及连续性,脊髓形态及回声、脊髓圆锥位置及相应椎体、椎弓椎体的形态等。采用三维容积探头对胎儿脊柱矢状切面进行扫查,并作为初始切面,在孕妇屏住呼吸的同时,将取样框调整至包括胸腰椎至尾椎范围的大小,进行三维容积扫查,对三维容积数据进行图像后处理。由一名超声工作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生分析三维容积数据,启动三维骨骼模式,A平面的绿线为Curve,脊柱在取样框范围内,选取脊髓圆锥清晰显示的A平面图像,移动图像使脊髓圆锥通过Y轴,选取B平面的图像。以水平虚线确定脊髓圆锥的位置,并将其所对应的椎体进行记录。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脊柱裂的超声分型诊断标准:开放性脊柱裂为病变部位无完整的皮肤覆盖;闭合性脊柱裂为病变部位有完整的皮肤覆盖。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诊断结果

24例胎儿经产前超声诊断为脊柱裂,其中开放性脊柱裂、闭合性脊柱裂分别为12例、12例,均经产后超声、引产或分娩后证实。12例开放性脊柱裂经超声显示存在皮肤连续性中断、骶尾部包块等情况,其中合并脊髓圆锥低置12例,脑积水12例,柠檬头和香蕉小脑征各8例,心脏畸形、腹部裂各2例。12例闭合性脊柱裂中包块型7例,无包块型5例,其中合并脊髓圆锥低置12例,肢体畸形、腹壁裂各3例,右室双出口、右锁骨下动脉迷走各1例。12例闭合性脊柱裂胎儿均未出现典型的颅脑声像改变。

2.2 开放性及闭合性脊柱裂的超声征象

开放性及闭合性脊柱裂胎儿的脊髓圆锥低置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性脊柱裂胎儿的典型颅脑征象、骶尾部包块检出率均比闭合性脊柱裂胎儿高(P<0.05)。见表。

表 对比开放性及闭合性脊柱裂的超声征象[n(%)]

3.讨论

正常情况下,胎儿脊髓的生长速度慢于椎管生长速度[3],早孕期胎儿脊髓同椎管一样长,脊髓末端的位置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会慢慢升高,且高于椎管末端。正常新生儿、成人的脊髓末端分别在L3下缘水平、L1-L2水平[4],脊柱裂患儿由于脊髓末端同椎管壁相粘连,随着生长发育无法上移,加上病理改变、神经功能受损,最终导致脊髓栓系综合征的发生[5]。

产前超声检查显示脊柱裂的影像特点在于:病变部位后方存在不连续的强回声,脊椎三角形骨化中心出现异常,位于后方的两个椎弓骨化中心开放,为“V”、“U”型,后方两个椎弓骨化中心之间的距离拉大。开放性脊柱裂的病变部位可观察到囊性或混合性包块[6],存在香蕉小脑征、柠檬头征、脑积水、脑室扩大等典型颅脑声像改变;无包块型闭合性脊柱裂存在骶尾部退化、尾端椎体缺如等情况,但脊柱声像改变不突出,通常情况下无典型颅脑部声像改变。

本次研究中,经产前超声检查显示,12例开放性脊柱裂胎儿的超声征象包括脊髓圆锥低置、典型颅脑征象、骶尾部包块,检出率均为100.00%,而12例闭合性脊柱裂胎儿的脊髓圆锥低置检出率为100.00%,典型颅脑征象、骶尾部包块的检出率均比开放性脊柱裂胎儿低,提示脊髓圆锥低置在诊断脊柱裂上比其他征象更具优势,典型颅脑征象、骶尾部包块在诊断开放性脊柱裂上的优势更加明显[7],本次研究采用产前超声定位脊髓圆锥位置,能够将椎体结构完整、清晰地显示出来[8],便于临床根据脊髓圆锥位置判断胎儿是否存在脊柱裂。

综上,产前超声能够准确定位胎儿脊髓圆锥位置,为临床诊断脊柱裂提供数据支持,可降低严重脊柱裂胎儿出生率,有助于落实优生优育政策。

猜你喜欢
扫查圆锥征象
核电厂辅助管道相控阵超声检测装置研制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圆锥摆模型的探究与拓展
钢板超声波自动扫查方式对探伤覆盖率的影响
圆锥截线与玫瑰线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计算法在圆锥保持架收缩模组合冲头设计中的应用
TOFD检测中初始扫查面盲区高度确定方法分析
基于RCC-M标准的对接焊缝超声波扫查工艺及其分析
Ki-67、p53、CerbB-2表达与乳腺癌彩色超声征象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