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分析

2019-12-05 06:22任程李洁廖秀清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9年31期
关键词:舒适性支气管镜插管

任程 李洁 廖秀清(通讯作者)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呼吸内科 重庆 408000)

支气管镜检查在呼吸系统疾病诊疗过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支气管镜目前已经广泛用于支气管肿瘤、感染性疾病、肉芽肿性疾病等。常规支气管镜检查在病人清醒的状态下进行检查,病人术中痛苦性大,术中配合不佳,导致手术取材质量不理想,且术后回忆痛苦,单纯芬太尼结合异丙酚的复合麻醉后行支气管镜检查,有报道显示可能导致操作中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不稳定[1]。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支气管镜检查前经静脉复合麻醉后,建立人工气道,然后连接呼吸机进行加压给氧保证通气,再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方法,本研究称之为改良无痛支气管镜技术。从2013年1月-2016年3月进一步探讨了这种改良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的安全性及舒适性。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入组患者共365例,其中男237例,女128例,年龄16~82岁,均为符合气管镜检查指征,患者本人及家属愿意检查,且排除气管镜检查的相关禁忌症后,将患者随机划分为常规支气管镜组(常规组)、复合麻醉+常规支气管镜组(复合组)、改良无痛支气管镜组(改良组)三组。

1.2 操作方法

1.2.1 常规组:2%利多卡因5ml雾化吸入15分钟,然后患者平卧检查台上开始支气管镜检查。

1.2.2 复合组:采用静脉复合麻醉+支气管镜:2%利多卡因5ml雾化吸入15分钟,患者平卧检查台上,静推芬太尼0.05mg+异丙酚1-2mg/kg诱导麻醉,待麻醉诱导成功(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支气管镜检查。

1.2.3 改良组:采用改良无痛支气管镜:在静脉复合麻醉基础上经口插入喉罩或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然后连接呼吸机进行加压给氧通气,支气管镜从呼吸机延长管的吸痰口处进入,经喉罩-声门-气管或气管插管-气管,进行检查。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各组支气管镜检查前的基本情况比较:三组患者术前在血压、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检查前的基本情况比较()

表1 三组患者检查前的基本情况比较()

组别 n SBP DBP R P SPO2常规组 146 121.95±16.2869.94±8.4915.94±1.2083.03±6.1496.04±1.76改良组 146 120.41±12.6070.75±7.4316.03±1.3582.25±5.8595.84±1.70复合组 73 120.66±8.68 70.66±8.0015.78±1.4881.14±7.7096.03±1.32

2.2 支气管镜术中不良反应及呼吸循环指标波动的比较

其中复合组有3例患者中途退出检查。术中的不良反应、呼吸循环指标波动情况三组间两两比较显示改良组的术中一般不良反应(呛咳、一般咳嗽)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术中呼吸参数波动情况(ΔR、ΔSPO2)明显小于常规组及复合组(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术中不良反应及术中呼吸循环指标的比较()

表2 三组患者术中不良反应及术中呼吸循环指标的比较()

注:#与常规组比较,P<0.05;*与常规组比较,P<0.05;Δ与改良无痛支气管镜组比较,P<0.05。

组别 n 呛咳 一般咳嗽 ΔSBP(mmHg) ΔDBP(mmHg) ΔR(次/分) ΔP(次/分) ΔSPO2(%)常规组 146 6.58±2.10 7.60±2.23 20.60±3.55 11.41±2.40 4.12±0.99 12.28±2.83 10.18±1.84改良组 146 2.31±1.48# 3.21±1.50# 23.59±3.36# 11.08±2.13 3.01±0.74# 9.17±2.00# 4.15±1.01#复合组 70 2.43±1.56* 3.97±1.76*Δ 23.47±3.57* 11.40±2.51 4.80±1.11*Δ 13.71±2.50*Δ 15.04±2.27*Δ

2.3 术后患者舒适性评价的比较

患者术后舒适性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对手术的恐惧感、咽喉部不适、发热等,有以上三点任意一点我们视为不满意、舒适性差,结果显示三组间两两比较,改良组及复合组的患者满意率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术后对患者术中舒适性的满意度调查情况[n(%)]

3.讨论

支气管镜技术在呼吸系统的临床工作中广泛使用,但支气管镜总归是一种有侵入性的操作。我们的鼻腔、咽喉部、声门、气道粘膜等结构对支气管镜操作中产生的刺激相当敏感,因此,常规支气管镜检查难免会引起刺激性咳嗽、咽部不适、干呕、憋气等不良反应,使得患者产生恐惧心理而拒绝反复支气管镜检查[2]。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改善优化支气管镜技术,遂有了复合麻醉结合支气管镜技术及改良无痛支气管镜技术的先后问世。

复合麻醉结合支气管镜技术虽然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性,但术中麻醉药物的副作用不能让医生顺畅的进行支气管镜操作,故一些辅助通气方式结合复合麻醉在手术中应用的研究陆续开展[3]我们设计的改良无痛支气管镜技术,解决了患者使用静脉麻醉后呼吸抑制所导致的低氧血症、循环障碍的问题。在本研究的结果中亦显示了改良无痛支气管镜技术的明显优势。

在研究中,我们也尝试了不同的气道开放方式,如鼻咽通气道、喉罩及气管插管,其各有优缺点。鼻咽通气道可连接呼吸机,可以改善患者术中的通气、供氧,但密闭性极差,漏气大;喉罩多适用于上气道疾病、气管扭曲、困难气道患者的术中通气,其对麻醉深度的要求较气管插管小,故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相对较小,通气的密闭性比鼻咽通气道好,但较气管插管差,且大咯血发生时安全性低,对放射治疗后导致解剖结构改变、上气道水肿、气道狭窄、口腔内病变的患者喉罩为相对禁忌[4、5];气管插管要求麻醉深度较前两种方式均高,故术中血压影响较大,但其通气的密闭性好,大咯血发生时安全性更高。故以上三种通气方式对患者术中呼吸、循环指标的波动影响各不相同,有待研究下一步的数据证实。

综上,改良无痛支气管镜技术提高了患者术中的安全性,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和医从性,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舒适性支气管镜插管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超声小探头引导下经支气管镜活检对于肺外周病变诊断价值
一种新型送风方式的送风参数对舒适性的影响
基于Airpak的教室热舒适性优化模拟研究
黛安芬、曼妮芬聚拢系列舒适性较差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经支气管镜活检联合刷检对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价值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
博世底盘控制系统 提升安全性和舒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