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志愿服务对高校励志生的影响与培育途径

2019-12-05 02:48赵瑞杰邓锋
现代交际 2019年19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志愿服务

赵瑞杰 邓锋

摘要:近年来,“励志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现象逐年增加,为高校运用志愿服务平台对励志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利的途径。然而,高校对志愿服务重形轻神。以励志生为对象,探讨志愿服务对励志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影响,并分析在志愿服务中对其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励志生 志愿服务 人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9—0013—02

随着社会发展,高校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现象逐渐增多,这促使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奉献爱心,励志生则是其中的群体之一。从近年来励志生参与志愿活动的数量来看,他们更愿意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成长环境的特殊性,加之进入高等学府后贫富分化的差异性,使多数励志生产生自卑心理,逐渐与群体分离。志愿团队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归宿,也让他们获得了平等感。因此,高校应积极鼓励励志生参与志愿服务,并适时引导,借助志愿服务平台对励志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这是促使其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励志生”概念的内涵

2007年,国务院在《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中首次设立了国家励志奖学金(National Encouragement Scholarship),并颁布了其管理办法。此奖学金的设立,旨在激励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勤学进取、自强自立、志存高远,实现其在德、智、体、美、劳等各项的全面发展。2010年,中央和地方再次共同出资设立了国家助学金。反观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设立和名称的制定,一方面,体现了国家坚决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贫困辍学的决心,志在培养当代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另一方面,又体现了国家兼顾贫困生内心感受的人文情怀。无独有偶,广州某高校于2010年首次公开废除“贫困生”称谓。不难看出,无论是从中央还是地方、抑或高校,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旨在使高校困难学生摆脱环境和心理的束缚,不再成为社会和高校中的弱势群体。

“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纬度,是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点,要加强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1]贫困生作为高校中的特殊群体,对他们的生活状况、学习环境尤其是心理状态给予人文关怀尤为重要。由此,笔者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冠以“励志生”之名,基于理论与现实的考量。高校虽重视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但多着眼于物质层面,对其心理和精神层面的关注较少;同时,对于贫困生出现的一些问题,也缺乏理论的深入剖析及相应实践,这是其一。其二,贫困生虽然在经济上处于劣势,但大多数人勤奋上进、乐观向上,他们求知求真求实的人生态度总会在无形中为自己点亮励志的光环。

励志生参与志愿服务,不仅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的需求,对其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未来的成长与发展也犹为必要。然而,高校志愿团体重形轻神,亟须实现其内在文化的构建及转型。

二、志愿服务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影响

人文素质是人的气质、修养、人格的集合体,即通过环境熏陶、知识传授等途径将法学、语言学等人文科学领域优秀的成果内化为气质、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精神品格。[2]换言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对大学生的人性教育。励志生受其成长环境的影响,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比较薄弱。志愿服务是高校对励志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1.志愿服务有利于深化励志生的知识结构

进入高校继续深造的大学生,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良好的道德素质。然而,当代大学生成长在高科技环境中,他们获取信息的途径通常依靠网络。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加之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学习的目的和目标带有功利性。在这一群体中,家庭经济贫困的励志生占据一定的比例。在此情况下,很多励志生都着重汲取专业知识,以求改变未来的生活状况,而忽略了对人文知识的学习、对人文素质的塑造。而实际上,目前,用人单位更看重求职者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高尚的道德修养。

励志生参与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形成的人生信念与文化内蕴,对励志生“何以为生”的人文精神教育和“以何为生”的人文行为教育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高校在关注励志生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的同时,更应注重加强励志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高校应以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质量为宗旨,积极推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战略部署,衔接志愿服务与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主体的人文知识结构,宣扬中华慈善文化“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孝悌忠信”的美德和礼仪风尚,培育励志生具备文化自觉意识、学科创新意识、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文素质,铸造大学生民族之魂和道德之魂。

2.志愿服务有利于实现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如前文所述,当代大学生重专业、轻人文,重职业方向、轻职业素质,这与我国实现“四有”新人的教育目标相违背。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高校学科设置多样,励志生学习涵盖的各专业正适应了社会各个领域的需求,然而,依然会出现用人单位求贤若渴和励志生難于就业的现象。究其原因,一些励志生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但在职场上缺乏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人文精神和为人处事的方法,换言之,他们缺乏人格魅力。可见,扎实的专业基础、优秀的人文素养及独到的人格魅力正是当今社会文化教育和科技进步的需要,这也应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即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当然,这就要求高校要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合,既培养励志生兼顾学习能力和专业知识,也不忘积极鼓励他们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在志愿服务中感悟责任和担当,体会团结、尊重和理解,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处事方法。通过志愿活动的“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实现对励志生人文精神和人文行为的人文素质教育。

三、高校“励志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途径

1.建立健全高校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高校应为志愿者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目前,在志愿者服务团体中,大学生志愿者通常是志愿服务的主体,而励志生作为大学生中的另一类群体,更是促进高质量志愿服务的坚实基础。励志生受其家庭环境和成长环境的影响,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很高。然而,由于受学业压力和经济实力的双重影响,一部分励志生参与志愿活动的时间有限,他们会将大多数业余时间投入到兼职工作中,因此,常常会出现空有热情而无专长的现象;尤其是当志愿服务与兼职工作时间发生冲突时,通常会弃前者而择后者,长此以往,会导致他们逐渐丧失社会责任感,同时,也会丧失社会各界人士对这一群体的认同感。这与高校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此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的终极目标相违背。大学阶段是树立青年人价值观的时候,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明确理想信念,能让一个人更好地克服困难,矢志不渝地为社会做贡献。[3]志愿服务也是励志生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强化的途径之一。高校应建立并重视对励志生的志愿服务培训机制。鉴于励志生的双重压力,可以以线上和线下两种模式进行培训,培训的形式应多样化。一方面,在线下,针对某些服务项目和服务主体,要为励志生志愿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并进行详细的讲解,诸如慰问孤寡老人、关心自闭儿童等特殊服务群体。另一方面,在线上,将已往成效显著的志愿活动制成宣传片,增强励志生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获知感和认同感;也可以动漫小短片的形式,向志愿者讲解服务形式、服务模式及注意事项等。当然,也应注重对志愿团体进行志愿活动中自身权益维护的相关培训。

2.创建线上线下志愿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

高校可在线上创建UCL(University and Community League)平台,意即大学团体联盟平台。它包含几部分,一是励志生可在网上注册为志愿者,并建立个人完整档案。二是高校应加强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及社区的沟通与合作,各单位根据所需在平台上发布志愿服务岗位及服务对象,供励志生在线报名,进行招募者与志向者之间的双向选择。三是各单位针对志愿服务,对志愿者在线予以评价。四是高校在线上为学生建立绩分银行,将学生线下参与志愿活动的次数、时间及内容适时更新,化作绩分管理。此平台既可以作为未来用人单位招聘时考核应聘者的平台,也是励志生为自己拓宽就业渠道的平台。

此外,针对志愿活动的单一性,高校应多方面、多角度增加志愿活动的趣味性,加强高校通识课与志愿服务的衔接。高校应积极拓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志愿服务渠道,引导学生将爱国主义情怀融入志愿服务,从而把持续的精神追求变成永恒的信仰。

3.健全志愿服务组织,注重教师的引领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当前,所谓的劳动教育就是以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为载体,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而教師则是活动主体中的引领者。高校应动员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志愿服务,教师的参与,既是对学生的一种鼓舞,也是提升教师素养和建设良好师德的手段。教师可以以思维创新、言行得体、关爱他人、诚信感恩等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带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深化高校在励志生志愿服务中自助育人的理念和功能,增强励志生的“文化参与感、获知感和认同感”,加强对励志生感恩教育、道德教育、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的教育。同时,师生互动,也可以深化社会对高校励志生的责任认同感、价值认同感。

四、结语

总之,高校应拓宽志愿服务的渠道和途径,改革志愿服务的参与模式,由单一演变为多样化,使励志生主动参与其中,从而使志愿服务真正演变成为高校加强励志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许冰.浅议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J].民族论坛,2005(6).

[2]张野,金疆.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分析[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8(23).

[3]马众,候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培育机制研究——基于高校志愿服务工作问题的分析与研究[J].时代教育,2015(10).

责任编辑:赵慧敏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教育志愿服务
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医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现状与对策研究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红十字建设
人文素质教育视角下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研究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凸显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在高校语文教学中的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