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Daily和USA Today新闻报道的功能文体特征研究

2019-12-05 02:48马伊涵
现代交际 2019年19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

马伊涵

摘要:新媒体新闻英语是新闻英语的次语体,具有特殊的情景语境因素和独特的文体特征。从功能文体学理论视角,利用系统功能语法对China Daily和USA Today官网上的新闻语篇进行对比分析,围绕三大语言元功能之一的概念功能,探讨两种新闻媒体的词汇语法层面的及物性特征的差异。

关键词:功能文体学 新闻报道 及物性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9—0121—0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语篇类型进入了学者们的视野,对这些特殊类型语篇的研究也日渐增多,其中就包括了新闻报道、演讲、广告词等。人们逐渐开始关注并看到这种新闻报道独特的语言特征,发觉它具有重要的意义。新闻英语是一个具有很强概括性的语体,根据不同的语言内容,可以划分各种不同的新闻类型。

正因为新闻英语自身特征的复杂性,很难一概而论其文体特征。因此,本文从新闻英语的次语体入手,通过系统功能语法的研究框架,对其进行功能定义和文体分析,并根据所收集的语料进行分析,最终总结提取出其主要的文体特征,比较两种新闻媒体的文体特征,探讨两者的文体差异。以期对China Daily网站新闻的编写和中国英语学习者们提供借鉴,让英语学习者对新闻英语这一特殊语体有更多了解。

一、理论框架

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最早提出了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并成功地将这一理论运用到了文体分析当中。系统功能语法包括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两大分类,以使用过程中的语言为考察对象,分析这些语言的功能并同时强调语言是如何用来实现特定的功能。正因为强调语言的功能,系统功能语法在分析文本时,不仅停留在语义层面,更深入分析语篇的内部语言形式,并和社会和文化语境联系起来,共同构成了理论分析框架。Halliday进一步研究发展了语言的基本功能,即三大元功能(Halliday,1978):概念功能是指如何使用语言反映當下人们在主客观世界中发生的人和事;人际功能(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1989)是指当一个说话者在某个特定语言情景语境下试图表达自己的某种态度、想法、或判断,并试图改变或影响别人的态度时的行为;语篇功能指语言的使用者如何正确组织接收到的语言信息。

本文所涉及的功能文体学首先可以说是文体学的一个分支,它是指采用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对文本中的各种文体特征进行分析。韩礼德更是细化了这种分析方法,详细分析语言的三大元功能:即主要通过及物性系统论述概念功能;通过语气和词的情态关系论述人际功能;通过主位和衔接关系论述语篇功能。

二、语料及分析方法

本文分别从China Daily和USA Today的官方网站上下载5篇新闻语篇,且每篇都为两种新闻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时间跨度为2019年1月至2019年3月,建立起大约5500字的语料库,又从中抽取了涉及政治、经济、自然方面的报道各1篇作为样本进行手动分析。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为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的基础上,对语篇中的主要词汇和语法特征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选取及物性结构作为分析的重点。

三、研究结果分析

概念功能分析:概念功能是指通过语言对所有存在于客观和主观世界中所发生的事、所涉及的人和物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时间、地点等客观因素的具体表达,反映的是一个人在客观现实世界生活中的各种经历,主要由及物性概念来加以体现。及物性系统包括6种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对新闻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观察表1,我们可以看出这两种新闻媒体中物质过程占的比例都是最高的,各自占了70.3%和65%,这一结果和新语篇语场的要求一致。因为新闻报道的内容往往都是客观发生的事件,并对客观事件进行简单的描述,而这种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看法符合物质过程的定义。

言语过程所占比重在两种新闻媒体报道中都居于第二位,其中China Daily略高为17.8%,而USA Today为14.5%,并且两种新闻媒体的报道中都频繁出现了直接或间接引语。同时,新闻报道中的叙述者主要由有权威的政府机关、政府官员或事件的目击者来担当,这表明这些报道并不是记者主观想象或捏造出来的,而是客观且有根据的。这与新闻报道要求客观和准确的标准一致。10篇新闻报道中最多使用的言语过程动词为“reported” “said”和 “delivered”,此外,在不同的语境中,还包括suggest,told,respond。根据5篇报道在言语过程中的差异我们发现,China Daily言语过程比重高于USA Today,因此前者更加客观准确,报道内容基于事实依据。

关系过程位于第三位,占比分别为6.5%和5%,此过程主要反映多个事物之间的关系,出现的次数不高,这说明两种新闻媒体的报道都重视传达客观事实,而非事件或者人物之间的关系分析。此过程依然是China Daily略高于USA Today。其他三种过程在两篇新闻媒体报道中所占比例都较小,存在过程是对事物存在的静态描述,前者所占比例仅为1.6%,后者为4.5%。

心理过程通常反映的是一个人主观的心理想法、感受或想象,行为过程与反映一个人的具体的心理和精神世界密切相关,这些与新闻的语场不符。而两篇新闻报道的差异还体现在心理过程当中,China Daily中的心理过程占比为1.6%,USA Today为5%,这是因为USA Today中的发言人使用了hope,want等表达个人主观想法和希望的心理过程动词。如“Trump had written Pelosi a letter saying he wanted to give the speech in the Capitol Tuesday...”以及直接引用了民主党议员佩洛西的话 “Mr. President, I hope by saying ‘near future...”。这一系列的话语说明USA Today对报道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比如包含试图劝说特朗普早日结束政府停摆并发表国情资讯,以及对人民的期望。

四、结语

根据上述研究,两种英语新闻媒体具有以下特征:其一,通过对语篇的词汇和语法层特征的分析,在及物性的六种过程中,两种媒体都以物质过程为主,以言语过程为辅,其次主要是关系过程,并存在少量心理过程、存在过程和行为过程。其二,关系过程、存在过程和心理过程的差距较大,其中关系过程China Daily大于USA Today,而另外两种过程都是China Daily小于USA Today。因此,从保证新闻语篇的客观性角度来说,China Daily应该增加存在过程的运用,使新闻更加客观可信。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M].London:Edward Arnold,1978.

[2]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张德禄.语言的功能与文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赵慧敏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
浅析引语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
AR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研究
中国时政新闻报道中委婉语的语篇功能
新媒体时代经济新闻报道的发展策略
我国法治新闻报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思路探究
新闻报道中“正能量”的传递方式分析
“欧洲杯”有哪些新闻报道技术创新
新形势下区县级电视台新闻报道的方法探究
新时期农业新闻报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