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等院校环境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研究

2019-12-06 07:39梁旭方徐莎
北方文学 2019年32期
关键词:环境设计校企合作互联网

梁旭方 徐莎

摘要:在“互联网 +”大背景下,高等院校环境设计专业如何通过校企合作推动专业教育全面深化,是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校企合作是高等教育本质的回归,更是与企业双方构建共同体的必由之路。本文依托“互联网 +”背景,针对高等院校环境设计专业校企合作现状,探讨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从而更好的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变革,开创校企深度融合的新局面,让我国高等院校环境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在信息化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关键词:互联网+;环境设计:校企合作

一、关于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在如今高校教学大变革的时期,艺术教育谋求多元化教学模式以及灵活务实的教学方法。现今的艺术教育需要跨学科合作、需要增加学生的参与度、需要培养学生的系统性思维以及协同合作精神等等,“环境设计”专业尤为如此。环境设计专业突出为实用性,通过将自身设计理念并结合巧妙的艺术手法对室内环境或室外环境进行规划设计。从这方面来讲,环境设计专业不单单为简单的线性设计,更多体现为复杂交叉的应用型學科[1],应更注重实践教学,传统的理论教学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因此,20世纪初美国一些高校提出了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上世纪末开始,国内学者针对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进行了诸多理论探讨与实验实践,目前已有多项成功案例。具体如表1所示。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国传统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产学研合作不畅、专业建设缺乏市场指导、就业创业能力及动力不足等。本文试图通过研究“互联网+”与环境设计专业的校企合作,从学校、企业及政府的角度,探寻我国高等院校环境设计专业融入移动互联网技术后,在教育教学模式、课程内容、实习实训环境等方面的变化,建构新型校企结合教学模式。

二、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现存问题

(一)校企合作,合而不作

校企合作是保证高等教育教育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难点。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已与企业签订了合作战略,但却不能够按协议有效实施。其原因,一方面是高等院校传授的知识理论性较强,缺乏实践环节,培养的人才在工作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积累工作经验,调整自身节奏来迎合所在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企业对待校企合作的态度不温不热,参与欲望不高。企业为市场经济主体[3],如果企业在校企合作不能够达到预期的经济目标甚至利益受损,会大大削减企业的主动性。难以建立企业与高等院校“双赢”的合作模式。

(二)师资力量不足

作为应用型学科,高校教育更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出拥有扎实理论基础与动手实践能力强的综合技能人才,以上理论就为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然而,高校教育师资更注重科研和教学,理论研究能力强,但与企业接触较少,缺乏实践经验。从而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出现力不从心、纸上谈兵的情况。

(三)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资源滞后

目前,许多高校建立的实训基地(校内或校外)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资金投入短缺,使用期限较短等,这使得很多基地形同虚设,不能迎合时代步伐。一些企业思想保守,不懂得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加之企业资金投入不足。

导致硬件设施不能够满足行业前沿教育需要。这严重阻碍了学生获取当下最先进的行业理念和前沿技能,影响人才培养。

三、“互联网+”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一)“互联网+”技术下学习资源共享教学模式

目前多数高校图书馆中环境设计专业的参考文献、学术论文、国内外最前沿的优秀设计作品等资源都极其有限,难以满足前沿性教学活动。“互联网+”技术的出现突破了这样的局限性,高校应鼓励使用专业性网站,如:我要自学网、马良中国、欧模网、网易云课堂、腾讯课堂等,形成学习资源无界限的共享模式。

(二)“互联网+”技术下的设计竞赛教学模式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互联网+的技术参与到各类组织、协会、学会和学术团体举办的各类竞赛当中,如“为中国而设计”、“CIID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等等。整个比赛过程中,学生们跨专业组建团队,进行方案设计,不仅提高自身设计能力,还增强了与其他专业学生协作性,每位参赛者可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各展所长,从而实现培养创新意识,开拓创新头脑,将创新、操作能力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目标。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学科竞赛或创新竞赛等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三)“互联网+”技术下网络实训实践教学模式

在当下互联网、大数据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不再仅仅是一名知识的传授者,更应当成为一名方向指引者、平台搭建者,让学生获取更多与校外联系的机会,通过建立工作室来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建立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可以帮助学校搜寻合作项目,并通过签约将企业项目或将参加的网络设计项目[4](如设计本、土巴兔、猪八戒、谷德设计网)引入课堂,同时贯穿课下工作室教学指导,教师可依据案例为学生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设计指导,学生可在此基础上依靠团队合作设计出自己的作品并能清晰展现出设计成果。通过以互联网为媒介建立出的工作机制,完美的避开了部分高校因教学资源匮乏造成的缺陷,更为关键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4]。

四、结论

伴随着“互联网+”教育改革的浪潮,原本的教育理念已不能迎合社会的需求,社会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其需求也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当今时代,在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模式的健康发展,使校企合作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并不断提高合作质量成为了高等院校环境设计专业面临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薛巍.“互联网+”背景下民办本科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方向课程教学模式与改革策略[J].现代装饰(理论),2016(06):270.

[2]李雪梅.校企协同创新驱动要素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2015.

[3]王艳.“互联网+”校企合作模式探索[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24):130-131.

[4]卢瑞光.“互联网+”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0):39+41.

猜你喜欢
环境设计校企合作互联网
乡村传统民居环境设计改造与保护略谈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