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对等理论视角来看亚洲两国成语翻译

2019-12-06 07:39亓昱
北方文学 2019年32期
关键词:转换对比成语

亓昱

摘要:本文主要从翻译的对等理论的视角出发,以动态对等和形式对等两大方面重点研究中日成语的翻译转换。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任何语言都不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而成语作为语言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中日在文化等诸多方面互相影响,但又存在着文化差异。众所周知,随着中国的汉字和儒学文化传入日本,大量的中国成语也随之传入,但是在查阅日文词典和相关资料以及日本人使用的成语的情况的过程中,由其自己创作的成语仍然占据着很大的比例,本文通过对中日成语之间的对比从而分析其中的语言转换。

关键词:对等理论;成语;对比;转换

一、对等理论的发展

在近代翻译理论的道路中,严复提出在翻译中应遵循的几个原则为信、达、雅,这几个原则与泰勒提出的翻译三原则是对等理论的另一表现形式。信,我们可以认为指的是形式和意义的对等;达,我们指的是不拘泥于起点文本(原文本)的形式,目的文本(也就是译文)通顺明了;雅,指的原文本和译文本之间的风格和修辞对等。在西方翻译理论中尤金·奈达提出了翻译的对等理论,在对等理论中又分为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两种情况。所谓的形式对等是指起点文本和目的文本之间在内容上和形式上的最大可能的一致。而动态对等指的是目的文本的读者对目的文本中信息的反应同起点文本接受者对该作品反应的等同性程度。简而言之,也就是目的文本的读者应该体会到和起点文本读者译文读者同样的感受和反应。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突出的都是等价原则。奈达舍弃了“直译”“意译”“忠实翻译”这些旧说法,取而代之,导入了“两个基本的志向性”或者“等价类型”的说法。也就是所谓的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奈达认为翻译是否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可以达成等价反应。这是“翻译的四点基本条件”之一。奈达所说的“翻译的四点基本条件”包括以下几点:1.言之有理。2.具有原汁原味的精神。3.自然流畅。4.产生共鸣。奈达认为在翻译的过程中将这几点融入进去,翻译出的“产品”才能算是成功的。

在中日成语的翻译转换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等价转换的原则,至于是要形式对等还是要动态对等,还要要根据不同的成语中表达的意思和情形进行分析。

二、成语在中日翻译转换中的形式对等表现

形式对等关注的两个方面主要是信息本身的形式和内容。这种翻译形式中,译者关注的是词与词、句与句、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对应。这种以形式为导向的立场,译者更注重的是,目的语文本应该尽可能的和起点文本中的各种因素逐次对应。这就意味着目的语(也就是译文)文化中的信息因素要不断地与起点文本的信息相对比,从而确定关系的精确。在一些中日对照的成语中,日语中表达出来的形式和汉语表达出来的形式和意思相近,可以让目的语一方的读者一目了然,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看作是对等理论中的“形式对等”,如下列例子所示:

①百闻不如一见(中)——百聞は一見に如かず(日)

②光阴似箭(中)——光陰矢の如かず(日)

③岁月不待人(中)——歳月人を待たず(日)

上述成语在形式上中日两种语言中基本是对等的,并且其中的含义从汉语转换为日语时也是基本对等的,上述例子在起点文本和目的语文本之间的转换中不仅达到了文体的对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意义的对等。以例句中的③为例,汉语里为“岁月不待人”,意思是指“时光流逝,不因人而停留”。形容时间过得很快,不因人们的主观意识而停留,告诫我们不要荒度岁月。这句成语在日语中相对应的语言也是译成了“岁月不待人”。说明在含义上达到了对等,但是日本人在读这句话的时候是否能将其中隐身的含义解读出来还得看其文化背景下对这种语句的理解。另一方面,这个句子在翻译转换的形式上基本与汉语一致,可以让读者一目了然。上述所呈现的是中日语言转换过程中表现出的目标文本和起点文本在形式上对等的情况。

三、成语在翻译中的动态对等表现

除此之外,有许多文本在转换为目标语言之后,所呈现的形式与目标语言中呈现的形式大有不同,此类翻译方法的目标是,以目的文本的表达自然为基础,并尝试目的文本的读者,与其自身的语言文化语境表达相联系。而不是读者先要去了解源语言的文化背景和表达模式,才能理解信息。而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翻译过程的动态对等。

著名翻译家王佐良先生曾指出:“翻译里最困难的是什么?就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在一種文化里有一种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里却要花费大力气加以解释。”汉语的成语出自中国本身的文化背景及语义背景,对于成长在中国汉语言环境下的人来讲,这类成语的含义是较容易被理解的,但是对于那些处于非汉语言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下成长的目的语文本接受者来说,用形式对等的方式按照汉语语言习惯进行翻译的话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引起他们的困惑,如下列汉日成语对照所示:

①渴望不可及(中)——高嶺の花(日)

②微乎其微(中)——雀の涙(日)

③画蛇添足(中)——月夜の提灯(日)

以上述对照的③为例,画蛇添足这个成语的原本意思是指在画蛇的时候给蛇画上脚,后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而这个词在从起点语言转换到目标语言的时候,表现的形式是“月夜の提灯”,直译出来便是“月夜里的灯笼”,两个词语中的词语从单单从形式上去看没有任何的关联,但是在奈达所说的翻译的四个条件下基本是符合的,第一点,所强调的是言之有理,虽说起点文本和目标文本在表现形式上不同,但不管是“画蛇添足”还是“月夜提灯”都比喻做事多此一举,因此在言之有理这一点上是符合的。第二点,所说的是要具有原汁原味的精神,这个成语的日语呈现形式所体现的语言特色就是其目标语言的语言特色。第三点所强调的自然流畅是没什么问题的。最后一点就是产生共鸣,所谓的产生共鸣就是译文读者也能体验到起点文本的读者的阅读感受,而这个词语在语言转换的过程中,所遵循的是动态对等,而动态对等侧重点在于目标文本读者的感受,这个成语在转换为日语时采用的是目标文本读者所习惯的词句表达方式,这样就可以让译文文本语读者在阅读时产生共鸣。如果这个成语用形式对等的方式进行字对字、词对词直译的话,日本人则会不明所以,对这个词的引申义感到困惑,因为他们不了解这个成语在汉语历史中的典故,便无法参透其中的意思。而用动态对等的方式则通过日本语言的习惯来诠释了这个词的隐身含义,更注重的是接受者一方的理解。可以更好地对源语言文本进行解读。不仅是汉语转换为日语过程中,我们会采用这些翻译方法,反之,我们也会根据接受的语言习惯进行适当的对等翻译方式的选择。例如日语中我们常说的“噂をすれば影が差す”、直译过来的大概意思是:人们在说到或者谈论别人的时候,恰巧此人就到了。而此话在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谚语——说曹操,曹操到。这句话在进行日→中的转换中也是符合了动态对等的原则,并没有按照形式对等的方式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而是运用了符合目的语言习惯的谚语说法进行翻译,让这个句子更好理解并且更有水平。

四、结语

翻译对等理论在翻译学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奈达提出的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在语言间的转换中有着极大的应用。从翻译对等理论上来看,近年来,翻译界的众多大家相对来讲,更支持于动态对等。特别是在文学领域,甚至会出现一些对形式对等翻译原则进行批判的观点和声音,认为这种选择不够自然和准确。然而,在对政治类文献的翻译原则的选择中,形式对等还是其主要选择。在不同语言之间翻译转换的过程中,无论是形式对等还是动态对等,译者都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去选择最符合、最能让目的语文本接受者理解、诠释源语言文本含义的方式去进行翻译。而想要做到这点,就需要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不断磨练和积累;由此才能依据两种文本的情况选出最合适的翻译方法。才能更好的将中日两国的文化更确切地传递,促进两国的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陈伯雨.“翻译对等”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3.

[2]陈宏薇.从“奈达现象”看中国翻译研究走向成熟[J].中国翻译,2001(6):46-49.

[3]林四郎,监修.宇留野一夫 编.吴珺译.[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9

[4]申丹.论翻译中的形式对等[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5).

[5]尤金奈达.翻译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转换对比成语
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模式的转换与创新
论英汉语翻译中语内翻译向语际翻译的转换
浅谈平面图与立体图的思维培养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猜成语